简介:歌妓是唐诗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她们演述唐诗建构的口头传播方式与书面传播方式截然不同,却又与唐诗的书面创作密切相关。审视唐诗书面创作与口头演述的互动,以及口头演述唐诗的特质和动态传播的文学现象,可以推动唐诗创作和接受研究的深入。
简介:达成了史诗叙事传统及其演述方式(说/唱)之间的交互关系,但史诗演述传统的,从民间鲜活的口头史诗演述活动去复归文本背后的史诗传统
简介:论辩这个传统的史诗演述场域中,这样才能在田野观察中从具体的表演事件来投射史诗演述传统,史诗本身的演述场域又是如何与其他民间叙事场域(如
简介:如果在阅读教学的对话中加强学生的演述训练,让学生读进去,想开来,还能说出来,阅读教学才真正扎实有效,课堂才算真正的和谐。而这必须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智慧、正确的教育理念、尊重儿童,在知识、技能、情感上适时予以引导、帮扶,让孩子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简介:哆耶是一种流行于侗族地区群众自娱性的舞蹈,在侗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文化功能意义和浓厚的文化习俗色彩。侗族历史文化悠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特别是现代文化观念的冲击,哆耶的外显方式、演述行为、怎么表达等都呈现出集体自娱性的崭新样式,其民间听赏发生变化就是明证。哆耶的发展与人们的民俗生活、宗教信仰、审美取向密切相关,而且透视着侗族原始宗教变迁的多种形态和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哆耶不仅是对侗族远古传统文化的记忆与传承,还体现了丰富的侗族人文精神,其中包含的文化符号则构建了侗族独特的文化艺术,同时使其获得了一种新的文化身份。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对民众生活世界的逐步渗透,许多少数民族口头传统及其代际传承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迁。虽然新疆柯尔克孜族的口头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依然保有强韧的生命力,但以《玛纳斯》为代表的活形态史诗演述出现了复杂的发展走向。本文以近年来的田野调查材料为依据,关注从传承人群体数量的骤减到年轻一代习艺从师的动机选择,从“玛纳斯奇”的非职业化到老龄化,从口头叙事资源的萎缩到印刷文本的背诵,从演述技艺的退化到史诗韵体叙事的故事化等方面的内容,尝试对当下柯尔克孜族史诗的存续力量及其显见的式微趋势加以探讨。
简介:布洛陀神话是壮族早期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布洛陀神话的演述者有其特定的群体和文化语境。其中,布麽在各种仪式场合上演唱布洛陀经诗,是布洛陀神话叙事的传承主体。
简介:天台山位於浙江中東部,地處寧波、紹興、金華、温州四市的交接地帶,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享譽海内外。晋代之後,劉、阮天台遇仙的故事流傳,而文人墨客接踵而至,探仙徑,覓仙迹,有感於仙山奇幻的人文景觀,寫下了大量的詩、賦、詞、曲及筆記、話本、戲曲等。其中僅神仙道化劇可考者計有12種,包括宋(金)、元、明、清四朝。按劇種分,則可分爲戲文、院本、雜劇、傳奇四類,今按朝代先後,逐一考證。
简介:摘要:基于新时期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学科育人的过程当中,要优化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打造教学高效课堂的同时,更为培养学生认知、德育、美育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行性。而对于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来说其本身多是借助各类丰富多样的童话形式,启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由此,对塑造学生认知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因此践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当中的本质要求,内化学科工具性和人文育人特性是必要的。本文就述-评-演:第一学段童话教学策略,展开分析论述,希望以此可以给广大相关工作者以建议和启发。
简介:《闡道除邪》爲清宫内廷端午節時常搬演之月令承應戲。本文對其在演出過程中形成的總本、題綱和角本等25種演劇用本作逐一考述,通過比較各本異同以見其在内廷演出之發展變化,同時根據其中標注的承應人員對該劇題綱本的使用年代進行判定。
简介:<正>导语:一个信封、一张卡纸、一把剪刀,可爱的信封纸偶就做成啦!小朋友们,赶快行动起来,和爸爸妈妈动手做一做,再选择喜欢的角色演一演吧!
简介:“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常常流于形式。要真正做到以演促读,就应让学生融入角色、品析角色、延展角色,唤醒他们对文本语言的亲切感,引导他们紧扣关键词和提示语,拓宽言语表现的空间,从而在角色体验中实践语用。
简介: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既融入了天神创世、人类产生、万物起源、日月形成、洪水泛滥等神话内核,也吸纳了口传叙事与佛经文学的诸多要素。通过文本比较,可以探查该史诗的叙事结构和基干情节母题,从而印证这一史诗传统的形成和发展是本土神话故事和外来佛经故事结合的产物,也是傣族地区本土宗教与小乘佛教和谐并处的结果。傣族村寨佛寺有大量的创世经本供僧人阅读,或者民间歌本由章哈自己保管和使用。史诗的主要传承人有歌手章哈和僧人康朗,他们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共同参与了史诗的创编、演述和传承。
简介:安顺地戏是一种有着突出的“述演”特征的仪式性戏剧。这一特征的形成既源于它承袭了明清历史演义小说、古典词话与古典戏曲剧本体例的“身世”,也与它佩戴面具、平地围场、集体演出的表演形态有关。通过对述演特征及其成因的考察,可以看出,安顺地戏是经由“引戏入仪”的路径形成的。由是可知,“引戏入仪”应是一些被认为是“戏剧活化石”的剧种形成的路径。
简介:知道爱情的越来越多,知道艾青的越来越少;知道比尔的越来越多,知道保尔的越来越少;知道关之琳的越来越多,知道卞之琳的越来越少;知道
简介:
简介:蝗虫在天上飞,农业部门要管;落在树上,林业部门要管;趴在草丛里,畜牧部门要管;飞到公园,城建部门要管。——多头管理不仅造成资金渠道上的分散,还造成使用上的浪费
简介:[摘要]考虑到概念的规范化,考虑到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存在的两种不同的形式,考虑到口语中有报告讲演体的存在,考虑到书面语中有文学语言的作用,以及科技语体和公文语体的存在,考虑到口语能力和书面语能力发展的不平衡,考虑到语言的规范化,我认为“口头作文”的提法不妥,因为容易使人误以为口头训练就是作文训练,或者以为口头训练是作文训练的一种形式。
简介:在口传文学文本化及文本观念演进的过程中,与之相关的文本理论形态不一,其与口传文学研究的理论建构与学科建设有着密切关联。20世纪后期,口传文学的文本观念逐渐由书面文学的文本观念转向以演述为中心的文本观念,直接催生口传文学的研究观念和研究范式的转换,口传文学的存在方式、口传文学的文本制作等成为民俗学与民间文学学界重新审视和研究的新论题。
试论歌妓演述唐诗的口头传播方式
叙事语境与演述场域——以诺苏彝族的口头论辩和史诗传统为例(1)
叙事语境与演述场域——以诺苏彝族的口头论辩和史诗传统为例(2)
让阅读对话因演述而精彩
哆耶的演述行为及民间听赏
《玛纳斯》的当代传承与史诗演述传统的发展走向
试析布洛陀神话叙事的演述者——布麽
演述天台山故事的神仙道化劇考
述-评-演:第一学段童话教学策略探究
清宫承應戲《闡道除邪》演劇用本考述
活动2 演一演
演!演?演……——以《鹬蚌相争》为例谈以演促读教学
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文本形态与演述传统
安顺地戏的“述演”特征与“引戏入仪”的剧种形成路径
口头文学
口头禅
质疑口头作文
演砸了
口传文学文本化观念的演进:转向以演述为中心的学术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