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索肝癌聚集分布和分布特点与遗传的关系。方法:以1988-01/1999-05手术切除的318例系列肝癌患者为先证者,对其中二系三代一级亲属和二级亲属中肝癌曾患情况作分析,研究肝癌聚集分布特点。结果:318例肝癌先证者中,男254例,女64例。年龄24-75a。有2例以上肝癌的占37.11%(118/318)。118个家族中曾患肝癌224例。包括先证者本人共为342例。即每个家族平均为2.9个肝癌。其中5例以上有11个家族。最多—个家族中出现10个肝癌。一级亲属(父母、同胞、子女)163例,二级亲属(伯、舅、姑、姨等)61例。有80个家族一级亲属连续二代发生肝癌(单、双亲患肝癌后子女发生肝癌);3个家族连续三代发生肝癌;4个家族隔代发生肝癌。结论:研究结果对照文献报告,显示肝癌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认为肝癌高发与遗传有密切相关性。遗传因素可能是启东肝癌重要的病因之一。
简介:<正>一个山一样壮阔、古朴、粗犷、奇特的大型音乐舞蹈——“舍把”,正激动着人们的心潮。“噢——喂——”。“梯玛”(土老司)一声喊,山在应,壑在应,人在应。祭祀队走来了,唱着《梯玛神歌》。摆手队走来了,唱着《摆手歌》。司仪队走来了,唱着《龙凤歌》。社旗队走来了,唱着《出战歌》。炮仗队走来了,咚咚喹、唢呐配着溜子敲打。每年正月,这个民族都沉浸在音乐、舞蹈的海洋中,创造着无字的音乐史诗。1983年正月初九,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马蹄寨,我们有幸参加了土家族隆重的“舍把”节,被壮美的歌舞场景所感动,便产生了遨游这个民族音乐历史长河的狂想。
简介:明清徽商研究揭示,徽商家族采用“贾儒分任其责”的家族策略以及与精英文化建立联系的多种方式实现了社会身份的蜕变,影响遍布扬州与江南文化中心一带。近年以《明清安徽妇女文学著述辑考》出版为标志,具有徽商家族背景的女性作者大量进入研究视野。同时,明清妇女著述的整理和文献数字化使得具体考察这些女性作者的著述及其与家族蜕变的关系成为可能。本文以清扬州闺秀汪嫈(1781~1842)的诗文著述为核心,与传记、笔记、诗话及相关诗集相互参证,勾勒其父族汪氏和夫族程氏“皆歙望族,侨居扬州”的迁移历史和身份蜕变的活跃历程。其中尤其关注汪嫈获取文化资源、将之运用于程氏一族身份蜕变中的方式。汪嫈为《扬州画舫录》所录汪大黉之女,师承黄文旸、张因夫妇,与阮元、孔璐华夫妇渊源颇深,夫程鼎调为盐商,子程葆为阮元、曹振镛同取之进士。汪嫈塑造程氏一族重学、仁善的家族传统,并以其复兴者自任,广泛介入家族、乡里事务,展露这一时期的女性在夫族中罕见的威望。作为徽商家族史的呈现,汪嫈著述尤能深化对妇女在徽商家族蜕变中所扮演角色的认知,也能为目前以诗词研究为主的明清妇女著述研究拓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