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患者男,66岁,因胆囊癌并胰头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于2001年2月27日入院.因病情已失去手术时机,故入院后予清开灵及中药疏肝利胆活血祛瘀治疗.后因患者腹痛较重,予吗啡止痛,第1次吗啡10mg,im后约20min,患者觉周身皮肤瘙痒,并且下肢出现散在红色粟粒样丘疹、约5h后丘疹及瘙痒逐渐消失.因吗啡肌注后疼痛逐渐减轻,故继续给予吗啡镇痛.第2次肌注吗啡后同样出现丘疹和瘙痒,程度较第1次略重,丘疹主要分布在下肢及胸腹部,怀疑是药物过敏,予扑尔敏8mg口服后逐渐缓解.为验证确属吗啡过敏,除外其他因素,翌日予美施康定(硫酸吗啡控释片)30mg口服,结果同样出现丘疹和瘙痒.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硫酸吗啡药用研究。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本品镇痛作用强大而持久。用于解除难以消除的疼痛和严重疼痛,均具有强效、长效以及使用简便的特点。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盐酸吗啡片与盐酸吗啡缓释片在儿童镇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异同观察。方法在2014年2月到2015年5月就诊的病人中,年龄小于14岁的患儿,按随机原则抽取了盐酸吗啡片止痛的病人54人,标记为A组;抽取盐酸吗啡缓释片止痛的患者44人,标记为B组。比较两组的止痛效果,自理患者及非自理患者的遵医嘱率。结果盐酸吗啡片(A组)与盐酸吗啡缓释片(B组)在止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吗啡片(A组)盐酸吗啡缓释片(B组)在遵医嘱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理患者和非自理患者均为盐酸吗啡缓释片(B组)的遵医嘱率较盐酸吗啡片(A组)的高。结论盐酸吗啡片(A组)与盐酸吗啡缓释片(B组)止痛效果相当,但是在患者使用时的遵医嘱方面,盐酸吗啡缓释片明显优于盐酸吗啡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氢吗啡酮对比吗啡皮下注射镇痛用于癌性爆发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8例癌性爆发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氢吗啡酮皮下注射镇痛组(观察组)和吗啡皮下注射镇痛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数字分级法疼痛(NR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疼痛缓解效果、血清β-内啡肽、P物质、5-羟色胺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R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2.4±0.4)分比(3.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9,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但两组治疗后QOL评分比较[(46±7)分比(43±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2,P=0.109);观察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88%(46/49)比79.59%(3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P=0.037);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β-内啡肽、P物质、5-羟色胺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β-内啡肽(85±15)ng/L比(98±17)ng/L、P物质(2.1±0.3)μg/ml比(2.4±0.4)μg/ml、5-羟色胺(0.31±0.05)ng/L比(0.38±0.0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5、3.63、6.27,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发生率更低(均P<0.05)。结论与吗啡皮下注射镇痛相比,氢吗啡酮能够更好地缓解癌性爆发痛患者疼痛,同时能够降低疼痛介质水平,降低皮肤瘙痒、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盐酸吗啡片与盐酸吗啡缓释片在儿童镇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异同观察。方法在2014年2月到2015年5月就诊的病人中,年龄小于14岁的患儿,按随机原则抽取了盐酸吗啡片止痛的病人54人,标记为A组;抽取盐酸吗啡缓释片止痛的患者44人,标记为B组。比较两组的止痛效果,自理患者及非自理患者的遵医嘱率。结果盐酸吗啡片(A组)与盐酸吗啡缓释片(B组)在止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吗啡片(A组)盐酸吗啡缓释片(B组)在遵医嘱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理患者和非自理患者均为盐酸吗啡缓释片(B组)的遵医嘱率较盐酸吗啡片(A组)的高。结论盐酸吗啡片(A组)与盐酸吗啡缓释片(B组)止痛效果相当,但是在患者使用时的遵医嘱方面,盐酸吗啡缓释片明显优于盐酸吗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