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论文探讨了国企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主要论点在于,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面临一定风险,包括财务不正当行为、权力滥用、职务侵占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规范国企领导人的行为,保障企业和社会的利益,有必要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审计监督、加强道德教育和加强法律法规的约束等。通过对国企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深入分析和防范措施的提出,有助于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简介:审计风险是指会计资料及其他取证资料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或错误审计结论或意见,从而导致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承担法律责任和相应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审计人员的意志为转移,审计活动自始至终存在着审计风险,具有潜在性。在现实中,由审计人员非故意行为所引发的风险,称之为可控风险,例如审计抽样误差、判断失误,或是被审计单位故障提供虚假资料,使审计结论与审计事项事实不符等。不可控风险则是指由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不能直接加以控制的不确定性因素所引发的风险,包括被审计单位内外两种因素,外部因素即审计环境,如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内部因素如被审单位内控系统的健全程度等。
简介: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极具中国特色的审计制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促进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洁勤政、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与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界定不全面,责任审计评价方法不规范,评价指标不统一,评价结果不具有可比性因而评价结果实用性较弱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对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进行了梳理,同时设计了针对国有企业性质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运用模拟数据综合评价了国有企业领导人责任履行情况,以期将新建指标体系与模糊层次分析法相结合,使得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考评结果更具整体性与客观性。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呈现出持续发展的状态,该审计模式作为较为新颖的审计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审计模式,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审计模式,是指国家审计机关或者是委托相关社会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行为履行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具有保护我国国有资产安全性、完整性的作用,也可监督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政建设,减少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贪污腐败问题。日益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给国有企业发展带来了挑战,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贪污腐败问题逐渐加重,这也说明国有企业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并对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进行控制,提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性。
简介:一、处理好审计内容完整性与审计时间局限性之间的矛盾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内经济责任情况履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价。如果我们只审计企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或只审查当年的经济情况,都不能全面、完整地评价领导人员的工作业绩。因此,保证审计内容的完整性显得十分必要。但是,限于审计力量和审计时间上,在实施审计中很难做到对所有审计内容都进行详细审计。解决这一矛盾要贯彻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要针对各企业的不同情况,如对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应把重点放在审查财务成果的真实性、合法性上,有否存在盈实亏;对经济效益较差的企业,特别是亏损的企业,应把重点放在企业经营管理上,是否存在管理不严、人财物没有充分利用、损失浪费严重等问题。只有抓住重点,分清主次,才能在审查时层次分明,既保证审计内容的全面完整,又能在有限的审计时间内顺利完成审计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