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位于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西南缘的国家级梭梭林甘家湖自然保护区,属于森林与沙漠过渡地带,起廊道作用的同时,也对防风固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的目的是对甘家湖地区梭梭植被恢复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通过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对比分析生长优势区梭梭、生长疏林区梭梭和退化区梭梭的呼吸率以及相应根部土壤分的变化对梭梭生长的影响。生长优势区梭梭12:00~16:00之间消耗水分值为10.55g.m^-2s^-1~11.57g.m^-2s^-1之间,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同时梭梭呼吸速率达到一天的最大值,在371.92mg.m^-2s^-1和367.52mg.m^-2s^-1之间,耗水与呼吸率成正比有利于梭梭生长。疏林区梭梭10:00~16:00之间消耗水分值为8.39g.m^-2s^-1~8.98g.m^-2s^-1之间,呼吸速率同时间达到一天的最小值,在373.68mg.m^-2s^-1和370.91mg.m^-2s^-1之间,梭梭在长时间大量消耗水分中使梭梭枯萎。退化区梭梭林12:00~18:00之间消耗水分处于波动期,而呼吸速率在12:00~18:00之间达到一天的最小值370.37mg.m^-2s^-1和367.46mg.m^-2s^-1之间,消耗水分与呼吸速率形成很大反差,对梭梭生长不利,加剧了退化。

  • 标签: 土壤呼吸 梭梭林 碳通量 呼吸速率 退化
  • 简介:本文通过对新疆吐鲁番的土壤进行了土壤分特征曲线的室内实验,并推导出了土壤分特征曲线的拟合方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从而得出Van--Genuchten(1980)模型预测土壤分特征曲线是切实可行的,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

  • 标签: 室内试验 土壤水分 特征曲线
  • 简介:湿地土壤依靠孔隙而发挥水源涵养功能,广义的湿地土壤源涵养功能是指湿地土壤内多个水文过程及其水文效应的综合表现,而狭义的湿地土壤源涵养功能仅指湿地土壤蓄水。主要从土壤源涵养的机制、计算方法、土壤蓄水量及其对径流调节、影响土壤蓄水的因素等几个方面对当前湿地土壤源涵养功能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土壤涵养水源是由于水分能在土壤孔隙中的存储、持留和运转。从力学的角度看,水分主要依赖于吸附力、毛管力和重力作用而持留。湿地土壤蓄水能力的3种计算方法各有优缺点,计算时应结合湿地水文波动的实际情况而选择。不同类型湿地的土壤蓄水能力因土壤本身性质而异。湿地土壤蓄水能力受土壤粒径组成、结构、孔隙、有机质和含水量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受自然及人为因素的调控。针对当前湿地土壤蓄水能力研究的不足,指出应加强对湿地蓄水能力的定量研究及计算方法的探讨;同时,土地利用对湿地土壤源涵养功能影响的研究也需进一步加强。

  • 标签: 湿地土壤 水源涵养 蓄水能力
  • 简介:土壤分是陆地表面参数化的一个关键变量.土壤分含量随时空的转换而变化,对地面、大气间的热量平衡、土壤温度及农田墒情等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传统的土壤分测量方法采样速度慢、费用高、代表性差,无法满足实时、大范围监测的需要.遥感监测土壤分克服了以上的缺点,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壤分是目前定量遥感研究的前沿和难题之一.总结了目前国内外遥感计算土壤含水量的主要方法和研究进展,同时进行了对比研究,对不同方法的原理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指出这些方法的适用条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 标签: 土壤水分 遥感监测 模型
  • 作者: 王勇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9-11
  • 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测试中心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6
  • 简介:摘要:土壤溶性盐是盐碱土的一个重要属性,是限制作物生长的障碍因素,盐碱土壤中的水溶性盐一般含量较高,多为氯化钠、氯化镁、碳酸氢钠、硫酸钠等,是严重阻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的有害成分,分析土壤中水溶性盐的含量,可以判断土壤盐漬化状况,为盐碱土的开垦利用和改良提供良好的依据。文章就盐碱地水溶性盐常见的处理方式进行优化。

  • 标签: 水溶性盐 振荡 离心
  • 简介:为定量评价沙棘造林后的水土保持效益,文章以沙棘造林的典型县域为研究对象,基于3S技术与RUSLE土壤侵蚀模型,分析评价了该县沙棘造林前后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吴起县实施沙棘造林后10年来,水土流失明显减少,较高强度土壤侵蚀的土地面积大幅度减少。①沙棘造林后土壤侵蚀分布以中度侵蚀最多,其面积占吴起县国土总面积的43.62%,而沙棘造林前土壤侵蚀以极强烈侵蚀为主,占吴起县国土总面积的42.76%。②沙棘造林后全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5285t/km2a,属于强度侵蚀,其沙棘造林前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9779t/km2a,属于极强烈侵蚀,为沙棘造林后的1.85倍,沙棘造林后全县每年可减少土壤侵蚀量1402万t。

  • 标签: 沙棘造林 水力侵蚀 定量评价
  • 简介:摘要:关中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其土壤能量状况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土壤能量是指土壤中水分和能量的储存和转移情况,是土壤中水分和能量供给的基础。研究关中平原区的水能量状况对于农业生产直至关重要。

  • 标签: 关中平原区 土壤 水能量 农业生产
  • 简介:摘要:土壤溶性盐作为盐碱土属性中的重要属性之一,其含量普遍较高(多为氯化钠、氯化镁、碳酸氢钠、硫酸钠等),对作物的生长造成了严重影响,所以在对盐碱土壤进行改良之前,应先分析其水溶性盐的含量,并选取合理、经济且有效的方式促进作物的健康生长。基于此,本文选取了两种常用的盐碱地水溶性盐测定方法进行了对比,随后还探讨了其中的不足与各自的优势,望能为今后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盐碱土 改良 水溶性盐 测定方法
  • 简介:摘要:在社会经济与各项技术不断发展的趋势下,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但是为了满足需求,各项工程在不断开发的时候,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周边环境,降低了土壤土结构的稳定性,对生态环境与平衡产生了较大影响[1]。科学的土壤土保持措施是提高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措施,通过控制水土流失,进而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2]。

  • 标签: 生态环保 理念分析 土壤水土 保持措施
  • 简介:摘要对于土壤分的动态模拟及预测是防旱抗旱、调控植被生长与土壤分关系的基础,同时也是解决干旱问题的科学依据。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学研究,以寻找土壤分的动态变异特征,重点讨论了土壤的周期性变异特征。然后用深度学习的Seq2Seq模型对数据进行了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基于Seq2Seq模型的土壤分动态模拟和预测效果较好。

  • 标签: 土壤水分 时间序列 Seq2Seq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风沙区煤矿高强度开采对于矿区复垦及生态恢复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文章以某煤矿区为例,通过监测点布设,系统对某一开采面进行了观测取样,针对表层、20~40cm、40~60cm、60~200cm四个土壤层位在降雨1小时和5小时条件下不同区域土壤分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风沙区煤矿复垦及生态恢复过程中应根据条件综合考虑,采取针对性修复措施,便于有效控制成本同时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降雨条件 风沙区 高强度开采 剖面土壤水分
  • 简介:土壤分是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与农林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明确主要农林用地土壤分变化特征及其干化现状,利用CNC503B(DR)中子仪,于2014年4—10月,对长武塬区19龄果园、9龄果园、玉米地及小麦地0~600cm的土壤分进行长期监测,并利用土钻法进行校准。结果表明:1)0~600cm土壤贮水量表现为9龄果园〉玉米地〉小麦地〉19龄果园,均值分别为186.5、183.6、158.6和132.8cm,除9龄果园与玉米地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外,其他农林用地土壤贮水量两两比较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2)4块样地浅层(0~200cm)土壤含水量波动程度为中等变异(10%600cm;4)19龄苹果园土壤干化最严重,0~200cm土壤干化程度呈季节性变化,200~250和250~320cm土层分别为严重干燥化与强烈干燥化,320~600cm呈极度干燥化,形成永久性土壤干层;其次为小麦地,0~100cm产生临时性干层,250~300cm发生强烈干燥化;玉米地与9龄果园干化程度较轻,在水分补给不足情况下,只在土壤浅层产生临时性土壤干层。长武塬区农业结构由大田作物转向苹果经济林建设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但是,随着苹果林达到盛果后期,土壤贮水量亏缺,土壤干化严重,苹果经济林的经济价值及生态作用等都将受到限制,需要采取合理用水措施及调整林分密度等科学方式,完成长武塬区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黄土塬区 苹果园 土壤含水量 消耗和补充深度 土壤干层
  • 简介:摘要:环境污染检测与土壤质监测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提供了有力支持。传统方法如化学分析与生物监测法,虽简单可行,但存在时间长、成本高等缺陷。而现代技术如传感器与智能监测系统的应用,则实现了监测的实时、精准与高效。新兴技术如纳米技术与生物传感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监测的灵敏度与选择性。未来,多模态技术整合、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设,以及国际合作与标准化推进将成为发展的主要趋势。然而,监测技术仍面临着数据处理与隐私保护等挑战,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共同努力。

  • 标签: 环境污染 土壤水质 监测技术
  • 简介:流动沙丘迎风坡与丘间低地过渡带的植被过程制约着沙丘区植被的自然恢复.利用7块迎风坡过渡带的出土幼苗分别与土壤种子库和土壤分进行二元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月份出土幼苗与不同深度土壤种子库(0~5cm,5~15cm,15~30cm)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是各月份出土幼苗与不同深度土壤分(0~5cm,5~15cm,15~30cm)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土壤分是制约植被侵入迎风坡过渡带裸沙的主要因素,而土壤种子库的制约作用并不明显.

  • 标签: 流动沙丘 过渡带 土壤种子库 土壤水分
  • 简介:通过渭北西部旱原小麦不同栽培模式、播量与施肥量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土壤分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土壤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平覆膜与垄上覆膜垄沟种植均有良好的保墒和集水作用;覆草具有一定的保墒作用,在小麦生长前期及40cm以上的土层中效果明显.

  • 标签: 小麦栽培 栽培模式 土壤 水分变化 动态变化
  • 简介:摘要通过对咸阳市庞西村不同人工植被0~6m深度范围土壤含水量的实验测定,研究了该地区2008年0-6m深度范围内农田和苹果林土壤含水量的垂向变化和苹果林土壤分的消耗过程等问题。利用轻型人力钻采取6m深度范围的土层样品,利用可靠的烘干称重法测定土层含水量。所选咸阳人工植被包括10龄和15龄苹果林,麦地和玉米地。研究结果表明,咸阳庞西村麦地和玉米地0-6m平均含水量为16.95%,10龄苹果林地平均含水量为14.61%,比农田低2.34%。6m深度范围内不同树龄苹果林地土壤分随深度变化特点相似,呈波动减小趋势。由于受丰水年降水的影响,农田秋季土壤含水量最低,春夏冬三季基本持平。庞西村15龄苹果林土壤含水量较低,4m以下土壤含水量普遍小于12%,表明咸阳15龄苹果林地普遍存在土壤干层。本区农田土壤含水量都很高,无土壤干层发育,正常降水年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求。咸阳地区年降水量为700mm的丰水年之后经过1年的水分消耗就会再次出现土壤干层。利用最小二乘法对研究地区不同人工植被0~6m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进行模拟,发现5次多项式对土壤含水量模拟结果最好。

  • 标签: 农田 苹果林 土壤分动垂向变化 土壤水分季节变化 土壤水消耗 咸阳庞西村
  • 简介:以苏南丘陵区杉木、马尾松、栎林、毛竹等4种林分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区域内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层的水文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的蓄水能力、渗透性能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毛竹林地土壤蓄水能力最好,为2096t/hm^2,渗透性能也以毛竹林最好,为17.56mm/min;通过测定4种林地土壤的入渗速率与入渗过程,对其入渗曲线进行拟合,得出土壤渗透速率与渗透时间呈乘幂函数关系,复相关系数为0.93-0.97,说明方程拟合效果较好,可以较好地描述各林地的土壤入渗过程;土壤理化因子与土壤渗透性能的相关分析显示研究区土壤渗透性能受多个因素影响,其中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初渗、稳渗速率相关性最高,为首要影响因素;基于主成分分析,各样地土壤综合水文效应优劣依次为:毛竹〉栎树〉杉木〉马尾松。

  • 标签: 林分类型 土壤水文 土壤蓄水 土壤入渗
  • 简介:超旱生半灌木红砂主要是分布在降雨量为60-300mm的区域,它也是这个区域中的建群种,在人工辅助植被恢复的过程中它也是主要的树种,对红砂育苗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于人工辅助植被恢复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本文就主要对红砂育苗的土壤分管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 标签: 红砂育苗 土壤水分 人工辅助植被恢复
  • 简介:摘要随着“三农”专项建设工作的开展,基层气象部门陆续建立起了土壤分自动站,增强了土壤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基于此,本文结合临洮县气象局使用土壤分自动站的实际,首先简要概况了土壤分自动站构成,接着分析了土壤分自动站常见故障,并提出了相关的处理对策,最后给出了几点土壤分自动站日常维护,仅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

  • 标签: 土壤水分自动站 构成 常见故障 日常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