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基底动脉末段动脉瘤显微外科术中采用基底动脉临时阻断(TBAO)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92例基底动脉末段(基底动脉分叉部和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非巨大动脉瘤显微外科术中采用TBAO与非TBAO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单次阻断不超过5min比较安全,超时或重复阻断则病残和死亡率增加;TBAO应慎重地用于术前不良分级、老年和多发性动脉瘤的患者,阻断的同期使用低血压(平均动脉压<70mmHg)应视为禁忌.结论基底动脉动脉瘤早期外科治疗中采用TBAO较非TBAO疗效好.

  • 标签: 基底动脉动脉瘤 临时阻断 显微神经外科
  • 简介:患者女,47岁,因眩晕、双眼视物模糊、行走不稳5d于2004年1月28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60/90mmHg(1mmHg=0.133kPa),心、肺功能正常,神志清楚,神经系统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 标签: 动脉瘤 基底动脉尖部综合征 入院 栓塞 神志 查体
  • 简介:基底动脉(basilarartery)由双侧椎动脉汇合而成,其末端分叉为双侧大脑后动脉(posteriorcerebralartery,PCA),属于后循环系统(或称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供应脑干、小脑、丘脑、部分颞叶及枕叶的血流,这些结构大多位于后颅窝.许多影像学检查难以显示,

  • 标签: 基底动脉 动脉闭塞 脑梗死
  • 简介:基底核区是靠近脑底的大脑半球内神经核团,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在种系发生上,尾状核与壳核是新的结构称新纹状体,苍白体称旧文状体,其功能属锥体外系.

  • 标签: 脑血管 基底核区动脉 解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将此次所收治的36例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并对患者进行造影观察。结果根据改良GOS预后进行评分。优良则为22例,较好为4例,重度残疾为8例,死亡2例。在术后6~24个月,对10例患者进行复查,瘤颈部残留少量造影剂充盈患者为2例。结论在临床上治疗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如果患者的自身条件允许,一般是采用介入治疗。然而对于此部位的宽颈动脉瘤,要尽量地简化操作流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基底动脉 分叉部 动脉瘤 介入治疗
  • 简介:80%的卒中为缺血性的,缺血性事件中有20%累及后循环(椎基底动脉)供血的组织(图1)。椎基动脉卒中引起的瘫痪可能是破坏性的,某些卒中类型的病死率极高。有许多椎基底动脉疾病患者被误诊或漏诊。

  • 标签: 动脉 疾病 概念 破坏性 病死率 瘫痪
  • 简介:动脉左右各一,起源于锁骨下动脉,向上穿行上6个颈椎的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入颅后2茶椎动脉行于延脑的腹侧面,在桥脑下缘汇合成一条基底动脉,故统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从椎基动脉系发出分支,分别供应脑干,小脑及内耳等处血液。椎基动脉系血管本身病变或行走过程中受压等

  • 标签: 缺血性眩晕 内听动脉 椎基动脉 基底动脉 前庭支 耳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55例(共64个动脉瘤)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动脉瘤的大小、指向以及瘤颈与后床突的位置关系选择手术入路,分别采用经翼点入路(25例)、经眶颧入路(5例)、经颞下入路(19例)及颞前-经颧-经海绵窦入路(6例)夹闭动脉瘤。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预后;采用CT血管成像(CTA)评估手术夹闭效果。结果55例患者中,动脉瘤完全夹闭46例(83.6%),部分夹闭9例;手术时长为(4.4±1.1)h(2.8~7.1 h)。11例患者术后出现脑缺血症状,其中1例死亡;21例患者出现动眼神经麻痹,其中4例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共4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0.8~9.7年(中位时间为4.7年)。42例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mRS 0分32例,1分4例,2分2例,3分2例,4分1例,6分1例(随访期间因肺栓塞死亡)。CTA随访结果显示,完全夹闭的动脉瘤未见复发,载瘤动脉血流通畅;部分夹闭的动脉瘤均未见瘤体明显增大。结论开颅夹闭手术仍是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式。选择个体化的手术入路处理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基底动脉 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入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55例(共64个动脉瘤)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动脉瘤的大小、指向以及瘤颈与后床突的位置关系选择手术入路,分别采用经翼点入路(25例)、经眶颧入路(5例)、经颞下入路(19例)及颞前-经颧-经海绵窦入路(6例)夹闭动脉瘤。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预后;采用CT血管成像(CTA)评估手术夹闭效果。结果55例患者中,动脉瘤完全夹闭46例(83.6%),部分夹闭9例;手术时长为(4.4±1.1)h(2.8~7.1 h)。11例患者术后出现脑缺血症状,其中1例死亡;21例患者出现动眼神经麻痹,其中4例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共4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0.8~9.7年(中位时间为4.7年)。42例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mRS 0分32例,1分4例,2分2例,3分2例,4分1例,6分1例(随访期间因肺栓塞死亡)。CTA随访结果显示,完全夹闭的动脉瘤未见复发,载瘤动脉血流通畅;部分夹闭的动脉瘤均未见瘤体明显增大。结论开颅夹闭手术仍是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式。选择个体化的手术入路处理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基底动脉 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入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急性基底动脉闭塞(acute basilar artery occlusion, ABAO)是缺血性卒中的一种亚型,其起病急、预后差,因此如何选择治疗方案显得极为重要。早期开通闭塞血管是治疗ABAO的关键。再灌注治疗(静脉溶栓、动脉溶栓、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桥接治疗)对于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证实。然而,迄今尚未针对后循环卒中的再灌注治疗进行过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文章就ABAO再灌注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基底动脉 血栓溶解疗法 血管内手术 血栓切除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患者,男性,74岁。因突发头晕、头痛、双眼失明伴恶心、呕吐2天入院。患者于2天前夜间起床时突感头晕、头痛、双眼前漆黑,疑为停电点蜡烛,至天明时家人发现其双目失明,无四肢活动障碍及意识障碍、二便失禁等。在当地就诊发现血压180/100mmHg,给予利血平、速尿、卡托普利、丹参、灯盏花等药物治疗后症状无缓解,伴恶心、呕吐、嗜睡、记忆障碍而转我院就诊。

  • 标签: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TOBS 心律失常 扩张型心肌病 血液循环
  • 简介: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97例患者中女性63例,男性34例.年龄34~79岁,平均50.78岁.分别进行椎动脉MRA及TCD检查.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结果97例患者中椎动脉MRA异常61例(占62.88%),TCD异常83例(占85.56%).结论椎动脉本身退变因素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一个主要因素.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椎动脉MRA表现 诊断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 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夹闭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策略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4月十堰市太和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19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未破裂动脉瘤4例,余15例均为破裂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及其与后床突的关系等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其中10例采用经额眶颧入路,5例采用经翼点入路,4例采用经颞下入路。术中采用吲哚箐绿荧光造影观察手术夹闭的效果,术后次日行CT血管成像复查;术后6个月开始进行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19例患者中,动脉瘤完全夹闭17例,动脉瘤包裹加固2例。术后6例患者出现动眼神经麻痹,2例因小脑梗死导致眩晕和小脑性共济失调,1例偏瘫,1例昏迷。其中3例破裂动脉瘤患者术后2个月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围手术期无死亡患者。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0.0±8.1)个月(6~50个月),1例患者于术后37 d因肺部感染死亡。18例患者6个月随访时的mRS 0~1分10例,2分3例,3分3例,4分2例。结论开颅夹闭手术是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临床根据动脉瘤的具体形态学特征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基底动脉 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夹闭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策略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4月十堰市太和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19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未破裂动脉瘤4例,余15例均为破裂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及其与后床突的关系等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其中10例采用经额眶颧入路,5例采用经翼点入路,4例采用经颞下入路。术中采用吲哚箐绿荧光造影观察手术夹闭的效果,术后次日行CT血管成像复查;术后6个月开始进行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19例患者中,动脉瘤完全夹闭17例,动脉瘤包裹加固2例。术后6例患者出现动眼神经麻痹,2例因小脑梗死导致眩晕和小脑性共济失调,1例偏瘫,1例昏迷。其中3例破裂动脉瘤患者术后2个月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围手术期无死亡患者。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0.0±8.1)个月(6~50个月),1例患者于术后37 d因肺部感染死亡。18例患者6个月随访时的mRS 0~1分10例,2分3例,3分3例,4分2例。结论开颅夹闭手术是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临床根据动脉瘤的具体形态学特征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基底动脉 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溶栓后即刻置入支架的方法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卒中溶栓术后血管重新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宣武医院2003年7月-2004年12月采用动脉内溶栓加支架置入治疗的7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尿激酶超选择动脉溶栓,溶栓后对血管狭窄行支架成形术。结果7例溶栓后均再通。基底动脉尾段狭窄1例,主干狭窄4例,头段狭窄2例.动脉狭窄率平均为85%.即刻置入冠脉支架。置入支架后造影显示血管形态良好.残留狭窄率小于20%。术后复查点片状脑出血2例。术后症状好转或消失6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结论超选择动脉溶栓联合支架治疗能够防止血管再闭塞及卒中复发,改善病人预后。

  • 标签: 基底动脉血栓 动脉溶栓 支架
  • 简介:据国外报道,由耳石漂浮导致的眩晕综合征很常见,占所有占眩晕病因的40%左右。但国内常常忽视这种综合征,而且在李焰生教授的讲座中也未提及,请问这种综合征是否包括在良性阵发性变位性眩晕中?另外,Dix-Hallpike检查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如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治疗方法吗?

  • 标签: 动脉 综合征 敏感性 椎基底动脉缺血 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将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人,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奥扎格雷钠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用复方丹参静脉滴注,用药15d后观察临床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达莫、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银杏达莫 奥扎格雷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护理经验。方法总结2008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与综合ICU收治的14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并分析。结果4周后,好转6例,恶化5例,死亡3例。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重专项护理,对提高TOBS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护理 缺血性脑血管病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