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1例61岁女性患者电子结肠镜检查前行肠道准备,分6次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Ⅳ)(A剂24袋+B剂24袋溶入3 000 ml温水、口服,500 ml/30 min)。肠道准备期间,患者5.5 h尿量约4 500 ml,腹泻8次,呕吐2次。患者于当日14:00昏迷,伴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实验室检查示血钠从治疗前140 mmol/L下降至120 mmol/L,血钾从治疗前4.0 mmol/L下降至2.7 mmol/L,氯化物87.2 mmol/L、碳酸氢根11.5 mmol/L;血气分析示酸碱度7.29 mmHg(1 mmHg=0.133 kPa)、二氧化碳分压31 mmHg、氧分压105 mmHg、剩余碱-10.4 mmol/L,头颅CT及MRI检查均未见异常,考虑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Ⅳ)导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和低钠血症性脑病。立即给予吸氧、持续心电监护、纠正电解质紊乱、纠正酸中毒、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4 h后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处于昏睡状态。治疗第3天,患者意识清醒,血清电解质恢复正常,未再出现癫痫发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前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PGEP)与甘露醇进行肠道准备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84例,遵循时间先后顺序分为PGEP组(n=42)与甘露醇组(n=42),分别使用PGEP散剂与甘露醇,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准备效果。结果:PGEP组患者的术前肠道清洁度明显优于甘露醇组(P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用药方案在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 2019年 1月 -12月期间到我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中选取 56例,将之随机分 2组:一组在肠道准备中应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 清肠颗粒 ,纳入观察组(28例);一组在肠道准备中应用单纯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纳入对照组( 28例);对两组患者的 BBPS评分、肠道准备充分率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 BBPS评分显示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 P< 0.05)。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准备充分率显示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 P< 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示无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在肠道准备中应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用药方案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主要针对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莫沙必利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进行有效的观察及其分析。 方法: 选择科室 2018 年 9 月 -2019年 7 月接纳的 326例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及联合组,每组各 163例,常规组服用常规药物,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莫沙必利,两组患者均参照肠道清洁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耐受程度进行有效对比。 结果: 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有效率对比,常规组为 93.2% ( 152/163 )例,联合组为 9 8 . 1 % ( 16 0 /163 )例,联合组显著优于常规组( P< 0.05),组间对比意义显著;此外,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耐受程度对比中,联合组均显著优于常规组 ( P< 0.05),组间对比意义显著。 结论: 给予将要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莫沙必利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并且还具有一定的便捷性,患者的不良反应有所降低,患者接受程度相对较高。
简介:【摘要】 目的 : 分析不同时间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小儿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肠镜检查的患儿 97 例分成两组,给予常规组 48 例患儿实施术前 6h 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给予观察组 49 例患儿实施术前 12h 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比两组接受肠镜检查患儿的效果。 结果: 两组接受肠镜检查患儿之间对比的检查依从性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肠镜检查患儿之间对比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肠道准备清洁合格率、肠道准备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 P > 0.05 ),无统计学意义 。 结论: 针对实施小儿肠镜检查的患儿在术前 12h 即手术前一晚实施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效果更为显著,能提升患儿的依从性,提高肠道准备效率。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注射液(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诊疗的慢性丙肝患者 55例,依据随机分配的原理,将其中 27例患者作为 A组,实施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治疗; 28例患者作为 B组,实施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 70.37%, B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 96.43%, A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低于 B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为 55.55%, B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为 32.14%, A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虽高于 B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慢性丙肝临床治疗中,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段的运用,既可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又可降低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丙肝)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26例慢性丙肝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 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肝功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早期病毒学应答( 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 ETVR)、持续病毒学应答( SVR)率分别为 33.33%、 93.65%、 88.89%,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15.87%、 66.67%、 58.73%, 无应答( NR)率为 7.94%,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5.4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分别为( 71.94±9.87)、( 82.08±6.42) U/L,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17.32±9.91)、( 110.42±10.32) U/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2.70%与对照组的 9.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针对慢性丙肝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改善肝功能水平, 且安全性高, 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卡波姆眼用凝胶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 8 年 7 月 至 201 9 年 7 月收治的干眼症患者 96 例( 192 眼) , 随机分为 观察 组和对照组 两组 ,每组 48 例( 96 眼) ; 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 观察 组在 与 对照组 相同 治疗的基础上 联合 卡波姆眼用凝胶治疗。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 30d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眼表疾病指数( OSDI )、泪膜破裂时间( BUT )、基础泪液分泌试验Ⅰ( SIT )、角膜荧光素染色( FL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6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患者各有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 年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68%(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巯基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thiol,PEG-SH)修饰的GNPs/miR-29纳米微粒诱导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氧化还原法制备PEG-SH修饰的GNPs/miR-29纳米微粒,检测紫外吸收光谱、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选取15只成年雄性SD大鼠,以改良Allen法构建脊髓损伤模型;在脊髓损伤区域分别植入人工合成的miR-29和PEG-SH GNPs/miR-29纳米微粒,采用凝胶电泳法分析miR-29表达的稳定性。取SPF级SD乳鼠10只,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使用Nestin、GFAP及NSE抗体鉴定细胞。以CCK-8法检测人工合成的miR-29、PEG-SH GNPs及PEG-SH GNPs/miR-29纳米微粒对神经干细胞活性、增殖的影响。将人工合成的miR-29、PEG-SH GNPs及PEG-SH GNPs/miR-29纳米微粒与神经干细胞共培养1周,观察神经元突起的密度、长度及数量。结果PEG-SH修饰的纳米金呈棕红色;透射电镜下为均匀分布的球形;紫外吸收光谱呈现单峰波,在523 nm附近出现吸收峰值;Zeta电位随PEG-SH含量增加而逐渐增大,峰值为(22.5±5.2) mV;粒径随PEG-SH含量增加早期迅速达峰值后下降维持至稳定水平。脊髓损伤区域植入miR-29及PEG-SH GNPs/miR-29纳米微粒0~6 h,人工合成的miR-29组可见清晰的表达条带,但12~24 h表达条带迅速消失;PEG-SH GNPs/miR-29微粒组,始终能观察到清晰的表达条带。接种细胞第1、3、5、7天,miR-29组OD值分别为0.34±0.17、0.78±0.31、1.28±0.68、1.64±0.38,与DME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NPs组、PEG-SH GNPs组以及PEG-SH GNPs/miR-29组的OD值与DMEM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EG-SH GNPs/miR-29纳米微粒组神经元突起的密度为(56.38±3.65) μm2、长度为(78.25±3.72) μm、数量为(356±34.52)个/1 000倍视野,均大于miR-29组[分别为(12.53±3.26) μm2、(11.35±3.36) μm、(158±32.85)个/1 000倍视野]、PEG-SH GNPs组[分别为(14.12±3.45) μm2、(12.56±3.57) μm、(160±32.52)个/1 000倍视野]和生理盐水组[分别为(10.25±3.52) μm2、(9.35±3.28) μm、(152±32.28)个/1 000倍视野],但与胎牛血清组[分别为(56.48±3.56) μm2、(76.85±3.65) μm、(350±35.26)个/1 000倍视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EG-SH修饰的GNPs/miR-29纳米微粒具备良好的生物学性能,可诱导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对miR-29有一定程度的保护效应。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护理干预。方法 通过对 33例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及对干扰素的不良反应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结果 1例患者因发现肺癌而停止干扰素的治疗, 32例患者都能以积极的状态接受干扰素治疗,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 通过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提高了患者心理应对能力,减轻了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 关键词:聚乙二醇干扰素;病毒性肝炎;护理干预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polyethylene glycol interferon (PEG-IFN) in the treatment of viral hepatitis. Methods 33 patients with viral hepatitis treated with pegylated interferon were given psychological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dietary nursing and positive measures were taken to deal with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interferon. Results One patient stopped interferon therapy because of lung cancer. 32 patients received interferon therapy in a positive state, which strengthened their confidence in conquering the disease. Conclusion Active treatment and meticulous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coping ability of patients and alleviate the influ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n patients.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130例慢性乙肝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编号后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辅助恩替卡韋治疗,两组患者接受相同的治疗时间,通过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以及丙氨酸转氨酶水平( ALT)、 HBeAg转阴率以及 HBV-DNA转阴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 93.8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 75.38%,较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27, P<0.05) ;治疗后观察患者 ALT水平为( 157.47±14.52) U/L低于对照组( 211.42±14.67) U/L( t=14.329, P<0.05) ;观察组的 HBV-DNA转阴率以及 HBeAg转阴率分别为 87.69%, 83.0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43.08%, 47.69%,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44、 6.72, P<0.05)。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良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的肝功能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 ] 二醇干扰素 ;慢性乙肝 ;恩替卡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