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某县级基层医院多学科联合干预下抗菌药物全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数量,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使用率的前后变化情况,为促进医院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某县级基层医院HIS系统导出医院 2020年9月—2021年8月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各指标(使用数量、使用率、使用强度及 I 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和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会诊量发生的数据为干预前组;另选取导出2021年9月—2022年8月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各指标数据和临床药师抗菌药物会诊量为干预后组;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数量、使用率、使用强度差异以及 I 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临床药师抗菌药物会诊量。结果:多学科联合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由46.09%降至37.72%,使用强度由干预前的 49.59 DDD/(100人·d) 降至34.11 DDD(100人·d),I 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由16.70%降至11.55%,临床药师抗菌药物干预会诊量由干预前的282例上升至459例。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干预后全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各项评价指标得到显著改善,抗菌药物使用量明显减少,提高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参与度和参与水平,增强了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医院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合理性。
简介:随着低剂量肺部CT筛查的普及和民众体检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肺结节被检出。现从肺结节的概念和原因、如何提高肺结节诊断水平、肺结节处理在不同专科中的认识、肺结节的随诊以及肺结节的多学科诊治这五个角度,针对目前肺结节在多学科诊治过程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简介:摘要患儿 女,1岁2月龄,因“认知、运动及语言发育迟缓”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康复科,生后有畏光、睁眼困难,行肾脏超声检查发现体积尚小的肾母细胞瘤,确诊为肾母细胞瘤、虹膜缺失、泌尿生殖系统畸形、智力发育迟缓(WAGR)综合征。多学科会诊确定诊疗方案,儿科研究所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明确基因诊断,肿瘤外科行微创手术,血液肿瘤科给予化疗,并继续康复干预和定期随访。该病较罕见,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可辅助临床明确诊断,多学科协作机制有助于WAGR综合征患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早期干预。
简介: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诊治下护理干预在肝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40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多学科联合诊治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d血清学指标[C反应蛋白(CR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前白蛋白(PA)以及总胆红素(TBIL)]、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与输血量)、术后恢复情况(肛门排气时间、引流时间、进食时间、术后3d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各时间段疼痛(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d,观察组患者CRP,A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BIL、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与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引流时间、进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d下床活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医疗费用、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多学科联合诊治下的护理干预,可促进肝功能恢复,缓解术后疼痛,降低各种并发症风险,优化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诊疗在先天性束带综合征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5例先天性环形束带综合征患儿,从胎儿期起经妇产科、超声科、骨手外科等联合诊断并跟踪治疗。结果1例在胎儿期监测发现环形束带逐渐加重,影响患肢远端血液循环,及时在胎儿镜下予部分束带切除松解术;5例患儿在出生时均存在PattersonⅠ型环形束带,束带远端肢体无明显畸形,择期行环形束带切除术,术后均获得8~13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6个月,皮肤环形凹陷均消失,外形及功能满意。参照Moses评分标准评定:优4例,良1例,优良率100%。结论先天性束带综合征的多学科联合诊疗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各学科医师的专业优势,早诊断,早治疗,以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形束带对肢体的压迫,避免严重的肢体发育畸形,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