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早期临床诊断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2月诊治的早期冠状动脉病变患者61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1例为对照组,行常规体检、化验、胸片、心电图、超声等检查。结果早期冠状动脉病变与合并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室射血分数关系密切(P<0.05)。早期冠状动脉病变与年龄、性别、吸烟、合并高血压、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电图、放射线检查、心脏超声关系不密切(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室射血分数均是早期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冠状动脉造影是疾病诊断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 要:针对现有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图形界面标准不一致、呈现效果差别大、无法实现系统联动效应等问题,采用WebGIS数据发布和WebService、OPC数据交互技术,将煤矿不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数据集中在统一的GIS平台上展示,并通过关联各系统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实现多系统融合联动。
简介:目的探讨TCSS对DPN(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价值。方法对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TCSS检查,以神经肌电图检查为诊断DPN的标准,将患者分为DPN组和非DPN组,采用诊断试验和ROC曲线分析的方法,评价TCSS的诊断价值,并找出合适的截断点。结果TCSS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5,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评分合适的截断点为5分;TCSS评分的重测信度系数r值为0.985,有统计学意义(P〈0.01);TCSS≥5分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77.88%、91.23%、8.77%、22.12%、8.88、0.24、94.63%、67.51%、0.69,与神经肌电图检查的一致性较好(κ=0.636,P〈0.01)。结论TCSS具有较高的DPN筛查价值,适合糖尿病专科护士对住院患者进行DPN的筛查。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与结节样病变多模态的鉴别及其诊断。方法本次所选甲状腺结节与结节样病变患者98例入天津宝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时间均是选取2015年06月-2018年06月,全部患者都实施多模态的鉴别和诊断,观察诊断情况。结果采取US检查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分别是72.0%、79.0%以及28.5%,采取多模态的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准确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分别是87.5%、94.6%以及54.0%,相较于US诊断而言,多模态超声诊断准确率、灵敏度以及特异性比较高,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与结节样病变多模态诊断准确率、灵敏度以及特异性比较高,值得应用。
简介:0引言急性后部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acuteposteriormultifocalplacoidpigmentepitheliopathy,APMPPE)由Gass于1968年首先报道。本病发病急,目前临床并不多见。本文报道1例双眼急性后部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的病例,就其发病原因、病情演变及治疗、愈后进行简要的分析总结。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9例MSCT诊断回盲部肿瘤及非肿瘤性病变患者的CT、手术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回盲部病变中,肿瘤性病变20例,其中恶性肿瘤16例,CT表现为回盲部不规则软组织肿块或囊实性肿块,肠管壁不均匀增厚,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肠周脂肪间隙模糊并多发淋巴结;良性肿瘤4例,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增强扫描无强化或轻度强化。感染性病变28例,CT表现为肠管壁水肿、增厚,管腔不同程度狭窄,部分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并见小淋巴结。1例为回肠末端异物合并肠套叠。结论多排螺旋CT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多模态超声对乳腺非肿块样病变(NML)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07月到本院治疗NML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全部患者实施常规超声诊断、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US)诊断、多模态超声诊断,分析诊断价值。结果:100例患者中,良性病变70例,占比70.00%,恶性病变30例,占比30.00%,三种诊断结果都和病理诊断结果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kappa值分别为0.334、0.488、0.52,依次逐步升高,而多模态超声诊断下kappa值>0.5。加之,多模态超声诊断效能均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运用多模态超声诊断NML价值较高,值得运用。
简介:目的观察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感染后,病毒特异性免疫复合物(IC)在不同时间、不同组织的沉着情况,初步研究其与AIDS多系统病变的联系.方法对8只不同时间感染SIV的恒河猴及1只未感染SIV的猴进行尸检以获取多系统组织标本,进行连续切片和IgG、C3、SIVp27免疫荧光染色,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IgG、C3、p27在多个猴、多种组织的相同位置出现相同模式的荧光表达,证明存在IC的沉着;其中脑血管周(8/8),心肌间微血管(6/8)、和淋巴结副皮质(6/8)及生发中心(5/8)是阳性率最高的部位,肾小球及肾间质、肠黏膜固有层也有较多IC的沉着,且在感染中、晚期IC出现的比例更高.结论SIV感染后出现广泛的SIV-IC沉积,且随病情的进展而加重;IC可能是SIV导致AIDS多系统病变的主要形式.针对此过程进行研究,可帮助了解AIDS并发多系统器官病变的机制及研究新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模式影像技术在Stargardt病不同病变阶段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云南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5月至2019年8月确诊的28例(56眼)Stargardt患者进行眼底彩色照相、自发荧光、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炫彩眼底成像、血流成像OCT(OCTA)等多模式检查,总结各类影像检查在疾病不同阶段的特征。结果:眼底彩色照相可显示,随病变进展黄斑区的萎缩病变逐渐扩大,伴后极部眼底色泽改变。炫彩成像通过多波长的组合,可用更好的对比度和层次感显示出萎缩的细胞和范围。眼底自发荧光通过自发荧光的高低变化提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的受损情况,同时能清楚直观地显示黄斑区萎缩病灶的大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Stargardt病中的观察可直接反映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脉络膜血管的损伤程度。随着Stargardt病的发展,黄斑区RPE层萎缩范围扩大,视网膜及脉络膜毛细血管继发进行性萎缩。OCT提供了断层眼底的影像信息,随病变进展,中心凹周围神经上皮层变薄,光感受器不同程度萎缩、消失,RPE层不同程度萎缩,反光减弱,脉络膜层毛细血管萎缩,从层次深度和范围的广度都体现了病变的发展。OCTA中本研究观察到随着病变的进展,各层次血管密度呈减少趋势。扫描视网膜深层血管时,透见了下方的脉络膜血管,随着萎缩加重,透见的脉络膜血管的范围扩大。结论:不同的眼科影像技术在Stargardt病的不同阶段表现有各自特点和优势,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更多角度的追踪随访、病情评估的手段。
简介:目的:评价养心氏片治疗冠脉多支病变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诊断为冠脉多支病变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养心氏组,每组38例,疗程为12周。观察2组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LVEF、Hcy、6min步行实验结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养心氏组心绞痛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7.74%,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心电图改善有总效率75.0%,高于照组的6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养心氏组LVEF为(59±6.7)%,高于对照组的(5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养心氏组Hcy为(8.34±0.46)μmol/L,高于对照组的(9.73±0.4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养心氏组6min步行距离为(526±57)m,高于对照组的(481±52)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养心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1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氏片联合西药治疗冠脉多支病变比常规西药治疗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