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头部CT螺旋扫描和轴扫描两种不同扫描模式的影像质量对照,探讨常规头部CT采用螺旋扫描模式取代轴扫描模式的可行性。方法40例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6岁。分别接受头部CT螺旋扫描和轴扫描两种不同模式扫描,轴扫描参数:140kV、170mA用于颅底部;120kV、150mA用于颅脑部,每周2s。螺旋扫描参数:120kV,150mA,每周0.6s。扫描剂量直接取自设备剂量指示值(CTDI和DLP)。影像质量分别由2位专家采用双盲法,对头部CT的颅底、脑灰-白质层面及全部影像逐层进行CT值测量评估。结果常规头部CT螺旋扫描模式较轴扫描模式可有效去除颅底部伪影,并能减少扫描时间和扫描剂量(轴扫描模式与螺旋扫描模式对比,CTDI55.43mGy/37.80mGy;DLP662.10mGy.cm/498.28mGy.cm;扫描时间12.0s/7.2s)(P〈0.001)。结论常规头部CT螺旋扫描模式的影像质量完全可与轴扫描模式相媲美,并可取代轴扫描模式。同时常规头部CT螺旋扫描模式还具有可减少扫描时间和辐射剂量,并可进行影像的二维和三维后处理,有利于提高微小病灶正确诊断率的优越性。

  • 标签: 螺旋扫描CT 轴扫描CT 头部CT影像 辐射剂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头部摔伤,CT检查没事,并不代表就一定安然无恙。医学上有一种“脑内延迟性血肿”,最长延迟3个月才会出现症状。近日,家住湖北汉口56岁的秦师傅就被检查出了这病。

  • 标签: CT检查 摔伤 头部 延迟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人体为三维的立体结构,而传统的X线检查只能将其显示为二维的平面图像,致使各层面结构的影象相互重叠,如果相邻的器官或组织间对X线的吸收差别小,则不能形成对比而构成图像。断层摄影可以解决影象的重叠问题,造影检查可使普通X线检查不能显影的结构成影,

  • 标签: CT影像 人体 三维立体结构 扫描装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头部 CT扫描对患儿轻微头部外伤后行外科手术的指导意义 ,以及相关预测因素。方法  68例轻微头部外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均进行头部 CT扫描。观察患儿头部 CT阳性情况以及行神经手术操作 (NSP)情况 ,并记录治疗性干预、诊断性干预及 CT阳性患儿死亡情况 ,分析性别、年龄、受伤原因与 CT阳性和行 NSP的关系。结果  68例患儿 ,经 CT检查后显示阳性 26例 ,占 30.24%;此外 ,行 NSP10例 ,占 14.71%。采用治疗性干预 22例 ,占 32.35%,其余 46例患儿均采用诊断性干预 ,占 67.65%。 CT阳性中 2例患儿死亡 ,占 7.69%。不同性别、年龄、受伤原因患儿 CT阳性、行 NSD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男性、年龄≥ 6岁以及跌落伤与 CT阳性和行 NSP有密切关系。结论 头部 CT扫描对患儿轻微头部外伤后外科手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而男性、年龄≥ 6岁、跌倒伤可能是患儿轻微头部外伤后头部 CT扫描阳性以及需要行 NSP治疗的重要预测指标 ,在临床上根据上述特征可确定哪些群体的轻微头部外伤患儿受益于头部 CT扫描及 NSP治疗 ,可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

  • 标签: 头部 CT扫描 患儿 轻微头部外伤 外科手术指导 预测因素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医学影像技术是临床辅助科室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从1895年伦琴发现X线后,并应用于辅助检查,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间,设备和技术日新月异。CT影像新技术不断更新,对设备和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 CT新技术 影像设备 技术人员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腔隙性脑梗死(LI)的影像学特点,探讨影像学检测结果对LI个体化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连续收集我院收治的LI患者100例,完善头部核磁共振(MRI)检查,包括常规MRI序列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分析其影像特点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本组LI患者合并存在血管周围间隙46例(其中间隙扩大10例);存在脑白质疏松54例;存在微出血31例(SWI阳性31例,T2*WI阳性仅13例)。LI可合并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白质疏松、脑微出血等;SWI对合并脑微出血的检出率高于常规MRI。

  • 标签: 腔隙性脑梗死 磁敏感加权成像 血管周围间隙打一大 自质疏松 脑微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头部CT对脑血栓疾病进行检查以及诊断,探究其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本次研究相关疾病患者总计71例,分为两个实验小组,即实验A组(35例)和实验B组(36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情况。比较两组检查符合的情况。结果:实验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例数比实验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例数较多,实验B组的治疗效果较好。实验B组患者的符合情况例数比实验B组患者的符合情况有效例数较多。结论:头部CT在本次研究中的作用效果较好,对患者的疾病可进行准确的诊断,对患者的疾病治疗有较多的帮助,值得推崇。

  • 标签: 头部CT 脑血栓 应用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型特异性辐射剂量(SSDE)在儿童头部CT辐射剂量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9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GE Discovery CT750HD 64排机器上行头部CT平扫的252例儿童患者的图像资料,记录其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通过自主开发的软件测量头部中间扫描层面的头围、面积及CT值,利用美国医学物理学会(AAPM)293和220报告计算水等效直径(WED)、体型转换系数(f293和f220)和吸收剂量(SSDE293和SSDE220)数值。根据头围大小按照四分法分成3组(<47.8、47.8~52.7、> 52.7 cm),按照年龄分为4组(0~2、3~6、7~10和11~14岁)。比较不同组患者f220和f293、SSDE220和SSDE293、SSDE293和CTDIvol的差异性,并分析头围与f293、SSDE293的相关性。结果f220比f293高估11.11%(t=252.61,P<0.05),SSDE220较SSDE293高估10.31%(t=228.21,P<0.05),SSDE293较CTDIvol低估了9.60%(t=-31.34,P<0.05)。按头围分组时,所有组的SSDE220较SSDE293分别高估了8.41%、10.37%、11.57%(t=73.73、438.58、275.52,P<0.05);SSDE293较CTDIvol分别低估了1.30%、9.79%、14.61%(t=-1.91、-60.95、-47.64,P<0.05)。按年龄分组时,所有组的SSDE220较SSDE293分别高估了8.45%、10.00%、10.57%、11.36%(t=63.58、232.29、247.84、302.95,P<0.05);SSDE293较CTDIvol分别低估了1.49%、8.27%、10.63%、13.78%(t=-1.83、-28.27、-37.30、-49.80,P<0.05)。头围与f293、SSDE293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2=0.88、0.76,P<0.05)。结论在儿童头部CT扫描中,AAPM 293报告能更准确地评估其所受辐射剂量,CTDIvol会高估实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AAPM 220报告相较AAPM 293报告会明显高估辐射剂量,并且头围与f293、SSDE293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利用头围能够准确估算SSDE,精确地评估儿童头部CT扫描时所接受的辐射剂量。

  • 标签: 体型特异性辐射剂量 儿童 头部 计算机体层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头部 CT检查诊断脑血栓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 2019年 3月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脑血栓患者 41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使用头部 CT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准确性的分析。结果 头部 CT检查结果准确率为 97.56%,其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头部 C T检查脑血栓患者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同时可以有效的发现其脑部梗塞的症性,而且在操作上较为简单便捷,对患者基本不会产生损伤,检查的重复性很强。

  • 标签: 头部 CT 检查诊断 脑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16排移动CT在直升机运载条件下进行头部扫描成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空军某部服役的健康官兵88人,随机分为飞行组与对照组。飞行组为直升机在空中飞行状态下进行头部扫描,对照组为直升机在着陆状态下进行头部扫描。分析对比2组扫描成像质量、运动伪影、数据采集及信息传输情况。结果骨窗成像:2组受检者颅骨、眼眶、鼻蝶窦等成像清晰;脑组织窗成像:2组受检者均可清晰显示眼球、视神经、脑干、脑皮质及脑白质等结构,但在颅底部分层面存在运动伪影,其中飞行组88.89%的受检者有较明显的运动伪影,而对照组26.58%的受检者有较轻微的线状运动伪影,2组的运动伪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96,P=0.001)。飞行状态下,移动CT数据采集及信息传输正常,2组辐射剂量CTDIvol均为36.27 mGy。结论16排移动CT在飞行状态下扫描成像稳定,数据采集及信息传输正常。

  • 标签: 移动CT CT扫描 头部成像 直升机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头部CT扫描对急诊晕厥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我院急诊收治的晕厥患者共80例,80例患者均接受头部CT扫描。总结分析头部CT扫描的诊断结果。结果 脑源性晕厥患者的CT异常率84.44%,高于非脑源性患者的57.14%,差异明显(P<0.05)。结论 头部CT扫描可以在急诊晕厥患者的诊断中发挥一定作用,但临床要结合多种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综合诊断,以明确患者病因。

  • 标签: 头部CT 急诊 晕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全面分析临床上腔隙性脑梗死医学影像中的特点与具体的相对应的治疗方法,指导性的分析影像学检测结果。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 2014年 1月至 2015年 10月间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 80例,综合性的分析并完善核磁共振检查资料,全面分析这 8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头部核磁影像特征,分析对临床治疗及用药方面的指导性意义。结果:

  • 标签: 浅析 腔隙性 脑梗死 核磁共振影像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16排移动CT在救护车运载条件下进行头部扫描成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陆军某部训练基地的志愿者健康官兵95人,随机分为3组:Ⅰ组(77人),救护车在停止行驶状态下进行头部扫描;Ⅱ组(11人),救护车在行驶状态下进行头部扫描;Ⅲ组(7人),设置电磁波干扰环境。分析对比3组受检者在不同状态下,移动CT扫描成像质量、运动伪影、数据采集及信息传输情况。结果骨窗成像:3组受检者颅骨、眼眶、鼻蝶窦等成像清晰。脑组织窗成像:3组受检者均可清晰显示眼球、视神经、脑干、脑皮质及脑白质等结构,但颅底部分层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伪影,其中Ⅰ组16.88%(13/77)受检者有较轻微的线状运动伪影,Ⅱ组81.82%(9/11)受检者有较明显的运动伪影;Ⅲ组14.29%(1/7)受检者有轻微线状运动伪影。经χ2检验,Ⅰ组、Ⅲ组分别与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645、7.901,均P<0.05);Ⅰ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1,P>0.05)。在电磁干扰状态下,移动CT数据采集及信息传输正常,3组辐射剂量CTDIvol均为36.27 mGy。结论16排移动CT在救护车行驶及电磁干扰状态下扫描成像稳定安全,数据采集及信息传输正常。

  • 标签: 移动CT CT扫描 头部成像 救护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移动头部诊断CT临床诊断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0月本院68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移动头部诊断CT检查,分析病情诊断和预后状况。结果 经CT检查,脑干、小脑、丘脑和基底节区检出率分别是4.41%、5.88%、17.6^%和72.06%,不同部位死亡率分别是1.47%、1.47%、1.47%、2.94%。<30ml、30-60ml、>60ml占比分别是35.29%、45.59%、19.12%,死亡率分别是1.47%、2.94%、2.94%。结论 脑出血临床诊断过程中,移动头部诊断CT的应用能够将脑出血部位清楚的显示出来,同时也可以对出血量进行计算,掌握患者预后状况,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 标签: 脑出血 移动头部诊断CT 预后 出血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