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运动疗法对脑梗死后偏瘫运动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将60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运动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采用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估量表(Barthel)将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治疗显效与有效人数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行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幅度明显增强(p<0.05)。结论:运动疗法能够帮助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提升肢体运动功能。

  • 标签: 头针运动疗法 脑梗死后偏瘫 运动功能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4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及镜像疗法,对照组则辅以假治疗及镜像疗法。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集2组患者偏瘫侧胫前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MS)及伸膝位踝背伸角度;同时采用Fugl-Meyer量表(FMA)下肢部分及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并记录患者在水平地面行走10 m所需时间。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胫前肌RMS值、伸膝位踝背伸角度均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胫前肌RMS值[(47.66±8.04)μV]、踝背伸角度[(11.05±2.11)°]亦明显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者BBS评分、下肢FMA评分及10 m步行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BBS评分[(41.73±7.84)分]、下肢FMA评分[(25.33±5.07)分]及10 m步行时间[(65.50±8.27)s]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联合镜像疗法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功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头针 镜像疗法 脑卒中 偏瘫 下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麻木不适等症状的疗效。方法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1选取我科2013年6月-2014年3月共80例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且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配合运动疗法)和对照组(体、推拿、中药薰药治疗),每组各40例。两组均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共治疗10天,治疗结束后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3.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麻木疼痛,效果显著。

  • 标签: 头针 运动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2-0115-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头阵运动以及电针联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对近两年本院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40例患者进行医学调查,基于患者接受治疗的方式进行两组划分,有电针治疗的单一治疗组以及电针、联合治疗的实践治疗组,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身体指标的变化,总结最佳治疗方式。结果:单一治疗组患者优良率为82.9%,小于实践治疗组91.3%,p<0.05;治疗结束,实践治疗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项目均值(85.63±2.63)mg/L、C反应蛋白项目项目均值(8.44±0.32)μg/L、肿瘤坏死因子项目均值(1.13±0.05)ng/L,均优于单一治疗组(100.33±1.67)mg/L、(15.28±0.34)μg/L、(1.52±0.44)ng/L,p<0.05。结论:临床领域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治疗,要重视运动疗法和电针的结合,更好地缩短患者恢复健康时间,提高临床治疗优良率。

  • 标签: 头针运动疗法 电针干预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用结合药物治疗眼运动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88例眼运动神经损伤患者分为针刺组56例,药物组58例,药组74例。针刺组取的颅底带前1/3、颅底带中1/3、额中带、额顶带后1/3、顶枕带下1/3,体取太阳、四白、攒竹、足三里等穴;药物组用甲钴胺注射液0.5mg、甲硫氨酸4ml肌肉注射,红花注射液30-40ml静滴;药组采取针刺组和药物组相结合的治法。治疗30天统计疗效。结果药物组有效率为53.4%,针刺组有效率为62.5%,药组有效率为89.2%,经统计学分析,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并用配合药物治疗眼运动神经损伤疗效确切,疗效优于单纯药物及针刺治疗。

  • 标签: 眼运动神经损伤 头针/体针 药物疗法/针灸疗法
  • 简介:【摘要】脑卒中后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发病后,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其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针灸是除药物及康复训练疗法外,另一主要治疗方法。作为针灸疗法中的支脉,在治疗脑源性疾病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检索知网,旨在综合评价在脑卒中后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头针 中风后遗症 运动障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益智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脑性瘫痪患儿中抽取80例,根据其治疗方式分组,其中40例接受综合疗法(对照组),另40例接受益智康复疗法(研究组),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疗效95%高于对照组62.50%(P<0.05)。比较DQ水平,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DQ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脑性瘫痪接受益智康复疗法,可显著改善其智力水平,疗效明显。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益智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 2016年 5月至 2018年 10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脑性瘫痪患儿中抽取 80例,根据其治疗方式分组,其中 40例接受综合疗法(对照组),另 40例接受益智康复疗法(研究组),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疗效 95%高于对照组 62.50%( P<0.05)。比较 DQ水平,治疗前 P>0.05,治疗后,研究组 DQ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小儿脑性瘫痪接受益智康复疗法,可显著改善其智力水平,疗效明显。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结合体治疗脑鸣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2月~2014年10月住院治疗的32例脑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体疗法,观察组患者采取结合体疗法,每天一次,十天一疗程.四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7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鸣患者实施结合体的治疗方式,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脑鸣症状,缓解患者痛苦.

  • 标签: 头针 体针 脑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脑梗死早期运用对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运用常规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肢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早期运用对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显著,可促进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进而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头针 早期 康复训练 脑梗死 上肢运动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方法选取50例2010年1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5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言语训练、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分别采用汉语失语症成套测验(ABC)和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评定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言语功能。结果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ABC评分中的口语表达、听理解、阅读能力、书写能力得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联合治疗组治疗后上述4个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均优于治疗前(P<0.01) ,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患者失语症严重程度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与常规的康复训练结合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言语功能。

  • 标签: 高压氧 头针 脑卒中 运动性失语
  • 简介:是针刺、艾灸等刺激在头部分布的经络腧穴,以调节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的治疗方法。有的是根据脏腑经络理论,在头部选取相关经穴进行治疗;有的是根据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在头皮上划分出相应的刺激区进行针刺。其理论基础目前比较成熟的有经络学说、大脑功能定位原理和全息生物学原理。笔者在临床上,或单用,或配合体、灸法等,不仅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病症,还可用于各种疾病和症状以及皮质一内脏功能失调的治疗,疗效显著。本文列举了尿失禁、失明、口水过多3个病案,运用同时配合体和各种针刺手法有助于提高疗效。

  • 标签: 头针 头针疗法 针灸 临床 气血运行
  • 简介:摘要与Brunnstrom技术结合与单纯、Brunnstrom技术在治疗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中的临床比照研究。采用组、Brunnstrom组及结合组三组患者对照观察,得出结论为与Brunnstrom技术结合在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疗效显著。

  • 标签: 头针 Brunnstrom技术 脑卒中 运动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浮疗法配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25例颈椎病患者全部采用浮(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代替)治疗,首先找出痛点(肌筋膜触发点),在其周围进针并作浮扫散动作,同时主动或被动运动患部,治疗完毕后坚持每天活动患部或进行导引运动。结果125例颈椎病患者经过1疗程(10次)治疗后,颈椎病引起的各种症状明显好转,总有效率94.4%。结论浮疗法配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浮针 针刺运动疗法 扫散 肌筋膜触发点 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互动式结合振动疗法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于济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治疗的70例痉挛型双瘫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35例,男性患儿18例、女性患儿17例,年龄(3.43±1.02)岁;对照组35例,男性患儿19例、女性患儿16例,年龄(3.51±1.06)岁。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振动疗法,35例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互动式治疗,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儿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脑动脉收缩期峰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阻力指数(RI),给予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研究组治疗后NSE、UCH-L1水平低于对照组[(13.15±4.12)μg/L比(19.41±5.87)μg/L,(12.36±3.11)μg/L比(19.51±4.15)μg/L],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5.92±1.56)μg/L比(4.57±1.29)μg/L](均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Vm、Vs高于对照组[(140.18±4.24)cm/s比(133.14±3.17)cm/s,(126.97±7.29)cm/s比(114.71±6.21)cm/s],RI低于对照组[(0.61±0.11)比(0.74±0.15)](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GMFM量表A区、B区、C区、D区、E区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动式结合振动疗法治疗脑瘫患儿,可减轻神经损伤,改善患儿脑血流循环,提升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

  • 标签: 互动式头针 振动疗法 脑瘫患儿 脑血流动力学 粗大运动功能 平衡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脑卒中运动性失语应用、语言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接诊的72例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根据硬币法进行分组,36例/组,对照组提供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提供、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语言功能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听理解能力(7.12±1.63)分、书写能力(7.05±1.05)分、阅读能力(6.02±0.42)分、复述能力(7.65±1.21)分和朗读能力(7.56±0.25)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运动性失语采用、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能够提升疗效,改善语言功能,具有使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运动性失语 头针 语言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采用配合体治疗失眠40例,同时设药物组40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5%,药物组有效率77.5%,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P<0.01)。

  • 标签: 失眠 头针 体针
  • 简介:摘 要 目的 : 对头配合体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 选取 1994年至 2016年 我院收治的 210例 急性腰扭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中的双侧顶颞前斜线上1/5以及顶旁 1线较长时间留,再配以循经取穴 开展 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 有效率达100%。 结论 : 提示配合体治疗急性腰扭伤,方便易行,康复迅速。

  • 标签: 急性腰扭伤 针灸疗法 头针 体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