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晚期子宫平滑肌肉瘤(ULMS)术后辅助治疗对患者生存影响,进一步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在美国癌症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的SEER数据库中经过筛选收集2010—2015年间诊断的晚期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393例,Log-rank单因素、Cox模型多因素分析与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结果术后辅助治疗患者分别为化疗组265例,放化疗组41例,87例患者只接受观察。中位随访时间为19个月(1~8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分期、治疗、人种与患者的生存有关(均P < 0.05),但年龄、肿瘤大小、肿瘤类型、远处转移及手术有无切除双侧输卵管卵巢与患者生存无关(均P > 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人种、术后辅助治疗和分期(均P < 0.05)。术后辅助治疗放化疗患者与化疗组患者生存相近(HR=0.844,95%CI为0.570~1.250),患者术后进行观察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期(HR=1.391,95%CI为1.052~1.839)。结论术后化疗是晚期子宫平滑肌瘤肉瘤术后一种更佳的治疗手段,可以提高子宫平滑肌肉瘤的生存期,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避免放疗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肌肉训练对子宫脱垂悬吊术后的影响。方法将186例悬吊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96和对照组90例,实验组术后一天采取系统盆底肌肉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干预,不参与功能训练。观察盆底的综合肌力、总排尿量(TV)、总排尿次数(TOV)、和总漏尿次数(LT)。结果实验组盆底肌力基本恢复正常(肌力IV级)及完全恢复正常(肌力V级),恢复率87.5%,与治疗前比较,P<0.01;疗效显著增强。不同干预方法对膀胱功能改善的比较,手动组患者总排尿次数(TOV)和总漏尿次数(LT)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1,疗效显著增强。结论子宫脱垂盆腔悬吊患者术后及时进行系统盆底肌肉训练,采取不同干预方法,有助于恢复悬吊术后患者盆底的综合肌力,降低总排尿次数(TOV)、和总漏尿次数(LT)。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肌肉电刺激对顺产后子宫复旧进程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与本院接受顺产后子宫复旧的84例初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神经肌肉电刺激,n=42)和对照组(常规盆底肌锻炼,n=42)。对比两组顺产妇子宫复旧情况、产后出血量及机体恢复情况指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宫底高度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恶露量更多、子宫体积更小,且观察组产妇出血量更少,泌乳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更早,差异可比,P<0.05。结论:传统盆底锻炼子宫复旧法需产妇恢复体能后坚持训练,产妇不仅难以坚持还存在产妇产褥期恶露加重的问题,而神经肌肉电刺激通过磁脉冲能穿透组织刺激子宫收缩,此外电流刺激子宫平滑肌还可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强度和频率,从而加快产后子宫复旧减少产妇出血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PFNES)治疗,对于薄型子宫内膜(TE)患者子宫内膜厚度(ET)与血流灌注及妊娠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与生殖内分泌科接受门诊治疗、有生育需求的96例T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接受PFNES治疗,将其分为研究组(n=51,采取雌激素+PFNES治疗)和对照组(n=45,仅采取雌激素治疗)。2组患者治疗前、后ET与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子宫动脉收缩期与舒张期持续时间比值(S/D)的组间与组内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与配对t检验。2组患者自然妊娠率、流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与所有患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审批文号:2015026)。2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基础雌二醇、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水平,治疗前ET与子宫动脉PI、RI、S/D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治疗后,研究组TE患者ET值为(9.2±1.1)mm,显著厚于其治疗前的(5.4±0.8)mm与对照组的(7.9±0.7)mm,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27、4.352,均为P<0.001)。②治疗后,研究组TE患者子宫动脉PI、RI及S/D分别为(0.52±0.16)、(0.23±0.06)与(2.05±0.29),均显著低于其治疗前的(0.89±0.23)、(0.79±0.22)与(4.86±1.02),以及对照组的(0.78±0.12)、(0.67±0.14)与(3.92±1.02),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78、6.743、7.246、6.583、5.235、5.932均为P<0.001)。③治疗1年后,研究组患者自然妊娠率为43.1%(22/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3%(6/45),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79,P=0.001);而2组患者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PFNES治疗可增加TE患者的ET,提高子宫内膜血流灌注及其容受性,进而提高自然妊娠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筛选子宫平滑肌肉瘤(UL)患者发生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远处转移的风险。方法利用美国NCI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收集共计810例UL患者相关临床信息,按7∶3比例随机分成训练组(567例)及验证组(243例)。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变量,确定UL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构建远处转移预测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曲线下面积(AUC)和校准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一致性。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化、肿瘤大小、手术及化疗为UL患者发生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应用上述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内部验证C-index为0.736,模型预测性能良好。结论UL患者远处转移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有助于临床医师评估患者远处转移风险,有针对性地实施个体化诊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肌肉训练对全子宫切除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全子宫切除术的50例妇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同为25例。观察组采用盆底肌肉训练方法进行恢复,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恢复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术前肌肉进行测定,并进行1h尿垫试验与性生活质量调查。结果两组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肌力较术前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漏尿量和对照组相比有所减少(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性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盆底肌肉训练应用到全子宫切除患者当中,发现患者盆底肌肉收缩能力增强,尿失禁情况减弱,性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