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family social-economic status, SES)是一个综合性的多维度概念,是对家庭拥有的如教育、财富、社会地位等有价值资源的具体描述,已有研究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的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本研究以559名城乡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测量家庭社会经济地、外语学习兴趣、学习自我效能感和父母教育价值观的基础上,探讨其相互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以家庭收入为代表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儿童自我效能及儿童自身的教育价值观与儿童英语学习兴趣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以父亲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为代表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及儿童自身自我效能感能够显著预测英语学习兴趣,家庭收入越高及自我效能感越高的儿童,英语学习兴趣越高。
简介:本文使用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中的云南省样本,考察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迁移特征对流动儿童教育机会的影响。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迁移特征对流动儿童入学机会的影响非常显著。(2)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流动儿童进入公立学校的影响并不显著,家庭迁移特征方面只有"户主迁移至本地年数"这一因素对流动儿童进入公立学校有显著影响。(3)与就读幼儿园的流动儿童相比,就读于义务教育或高中阶段的流动儿童更有可能进入公立学校,这表明流动儿童能否进入公立学校,更多受制于当地公立学校资源配置与流动儿童教育需求匹配的情况。模型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意义。
简介:国外学者的研究显示,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有助于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而社会资本对于身心健康虽然更多地具有积极影响,但也存在消极影响和无显著影响。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社会资本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研究发现: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资本都可能对于身心健康产生影响,但是不同形式的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资本对于身心健康的影响存在差异。在体现社会经济地位、社会资本的指标中,职业地位、社会信任对于身心健康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社团参与对于身心健康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关系网络对于身心健康不产生显著影响。最后,本文简要讨论了研究发现产生的原因以及与已有研究的异同。
简介:基于WVS(2012)数据,通过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发现:(1)社会阶层认同感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在考虑到人们所处的相对经济地位后,其净效应不再显著;(2)人们自评的相对经济地位对幸福感具有显著且稳健的正向影响作用,这进一步说明相对经济地位是居民幸福感的基本影响因素,也印证了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越幸福的命题;(3)地区回归结果显示基本的物质诉求是西部地区居民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精神诉求对东中部地区居民的幸福感影响效应更大。这就意味着要提高我国居民的整体幸福感水平,必须针对西部地区和东中部地区采取不同的措施,而不能采取"一刀切"式的政策手段。
简介:通过分析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所收集的10~15岁青少年样本,本文考察了父母参与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青少年教育期望”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这种作用的城乡差异。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都通过父母参与这条路径间接作用于子女时自身的教育期望。分城乡来看,本文所关注的父母参与的两个维度——学业期待和日常关怀——有效解释了城市家庭中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影响;而在农村家庭中,父母参与也部分解释了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影响。本文还对父母参与在城乡样本中差异化的中介作用给出了可能的解释。
简介:该研究采用531名中国汉族健康大学生为被试,综合考察了5-HTTLPR(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连锁多态区)基因型、性别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之间交互作用与面孔表情识别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性别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面孔表情识别上有显著的主效应。总体来说,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和女性的被试具有较好的面孔表情识别能力。5-HTTLPR基因型、性别、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它们在面孔表情识别上的三因素交互作用也显著。该三因素交互作用主要是源于,在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背景下,女性携带有5-HTTLPR长片段等位基因比短片段纯合子表现出稍差的面孔表情识别能力。该结果体现了基因与环境多因素交互作用对面孔表情识别能力的重要性。
简介:为检验黎族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及其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的关系,采用家庭教育资源与教育促进活动调查问卷(SRHOME)和SES的3项指标,对琼南243名5-7岁黎、汉族儿童的家长调查显示黎族儿童的家庭教育资源投入较少,家庭教育促进活动比较单调;低SES黎族儿童拥有的家庭图书、电脑等教育资源的数量及课外读物的花费相对更少,难以在认知和语言、情绪和社会性以及动作技能领域获得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建议:加快对琼南贫困黎族家庭的教育扶贫,建立政府、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扶贫联动机制,帮助贫困家庭增加家庭教育资源投入,提高家长实施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
简介: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投入量表,调查了953名初中生,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在控制学生性别、年级,以及先前学习成绩的影响后,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就越多;(2)学业自我效能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习投入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组成成分与学习投入的关系中,家庭收入可以显著预测学习投入,而父母亲职业、父母亲教育水平对学习投入均无直接预测作用,它们是通过家庭收入的中介作用,再经过学业自我效能而影响学习投入。
简介:运用元分析技术探讨社会经济地位与久坐行为的关系。来源于13项研究的47个独立样本满足了元分析的标准,被试总人数479670名。结果表明,纳入研究不存在发表偏差,且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准确,保证了元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基于随机效应模型的元分析表明,社会经济地位与久坐行为并未呈现出显著性负相关。调节效应分析表明,社会经济地位指标不影响社会经济地位与久坐行为之间的关系,久坐测量方式显著影响社会经济地位与久坐行为之间的关系,但影响较小。在今后的研究中要重视对久坐行为测量工具的选择,一方面多选择更加科学、客观的用于测量身体活动水平的测量工具;另一方面可开发更加全面,且生态学效度高的久坐生活方式和久坐时间的测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