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在中国汉族小耳畸形核心家系中评估基因新生突变模式在散发小耳畸形中的作用,寻找可能的致病性新生突变。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的24个中国单纯小耳畸形核心家系。其中小耳畸形患者24例,年龄6~10岁,男15例,女9例,均为单侧小耳畸形,包括左侧15例,右侧9例。获知情同意后,抽取患者及其未患病双亲的外周血,对24个单纯小耳畸形患者及其未患病双亲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筛选位于基因编码区及经典剪接位点的新生突变,观察每例患者外显子区的新生突变数量。对筛选到的新生突变依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会变异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使用ExAc数据库、VarCards数据库、Human Splicing Finder 3.1在线软件分别对丧失功能突变、错义突变和同义突变进行变异特征判断,结合小鼠基因组信息数据库查询同源基因在小鼠鳃弓部位的表达情况、使用David6.8生物信息数据库对候选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析,使用在线人类孟德尔疾病遗传数据库查询候选基因与人类疾病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对不同变异进行变异功能和基因功能2方面的致病性评估。结果24个小耳畸形家系中共检测到23个新生突变,每个患者检测到0~3个外显子区新生突变,与正常人相比未见明显增加。突变类型包括错义突变12个、同义突变8个以及无义突变、起始密码子突变、整码插入突变各1个。其中LRP12基因无义突变依指南分类为致病变异。使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及数据库对所有新生突变进行分析,未见明显的致病性特征。结论小耳畸形患者中并没有发现明显的新生突变负担加重,尽管致病基因可能通过新生突变模式在小耳畸形中致病,但新生突变模式可能不是小耳畸形致病的主要遗传模式。
简介:利用四川盆地内750口单井资料和26条露头剖面资料,采用单因素编图、多因素综合分析的方法,重现了四川盆地小塘子组的岩相古地理,为正确评价其天然气资源状况和龙门山的演化过程奠定了基础。研究认为,川中和川南地区小塘子组发育障壁砂坝—潟湖沉积,川西坳陷北部和南部发育三角洲沉积,中部发育浅海陆棚沉积。晚三叠世早期,龙门山北段开始隆升,并为盆地提供物源,从而形成川西北部的三角洲沉积;川中和川南地区由于地势平缓,波浪和潮汐改造强烈,从而形成障壁砂坝—潟湖沉积;川西南部物源来自于康滇古陆。小塘子组烃源岩大面积分布,厚度较大,有机碳含量和成熟度均较高,以Ⅱ型至Ⅲ型干酪根为主,泥质烃源岩具有较高的成熟度且有机碳含量范围较宽,为小塘子组的大面积生烃提供了物质保障。
简介:摘要:方法篇:1、集中学习、分享这个小组的成功做法;2、给差组派第一组长(由老师和该小组双向选择);3、小组之间进行人员交流;4、培育有力的竞争者;5、扩大奖励面,尽可能给所有人以机会和希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TS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探索MTSCC全外显子突变、微卫星稳定性及肿瘤突变负荷(TMB)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2008年1月至2020年5月存档的5例MTSCC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形态学资料、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对5例MTSCC病例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并对其中3例MTSCC病例行微卫星稳定性及TMB分析。结果5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37~76岁,肿瘤最大径3.5~6.0 cm,界限清楚,镜下以小管结构、梭形细胞及黏液样间质为特征,肿瘤细胞核级别低,细胞异型性小,偶有核仁,核分裂象罕见。术后随访平均15个月,均未发现复发和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显示5例患者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细胞角蛋白(CK)7、CK19、波形蛋白、PAX8、P504s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Ki-67阳性指数均较低。5例MTSCC的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示NF2、PTPN14基因表现出较高的突变比例,分别为3/5和2/5。微卫星稳定性分析结果提示3例MTSCC均为微卫星稳定型(MSS),TMB分析结果显示3例MTSCC的TMB均<9 mut/Mb。结论MTSCC是一种独特的、低度恶性的多形性肾脏肿瘤。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提示NF2、PTPN14基因存在较高的突变率,提示MTSCC的发生发展可能与Hippo通路密切相关。微卫星稳定性分析提示微卫星稳定性与MTSCC的发病无明显关系,TMB结果提示MTSCC患者在免疫治疗中获益的优势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