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文学理论的嬗变不单与文学自身息息相关,也受到来自深层的文化传统的制约和哲学思潮的诱导。从理论的自身形态、关照对象范围、指导功能和流派与争鸣诸方面对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理论与戏曲批评理论做宏观横向比较,便会发现在理论形态上,小说理论主要散见于历代笔记、序跋、评点中,至今尚未发现一篇或一部综合阐述小说创作、欣赏的理论专论和专著(那是近代才有的事),尽管这些内容驳杂的批评形式中不乏一些颇有价值的真知灼见,但毕竟显得零星散碎,非需近来的理论工作者做一番勾稽爬梳系统条理的工作不可。而戏曲批评虽也有笔记、序跋和评点,但主要形式是总结戏曲创作
简介:<正>人物创造是小说艺术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历来的小说家、评论家都对这一问题做过许多富有启发性的理论探讨。英国著名小说家、评论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就说过:“我相信所有的小说都得与人物打交道,都要去表现人性——小说的形式之所以发展到如此笨重、累赘而缺乏戏剧性,如此丰富、灵活而充满生命力的地步,正是为了表现人物,而不是为了说教,讴歌式颂扬不列颠帝国。”我这篇论文的写作力图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从小说中的人物理论角度切入,来分析、研究中国20年代小说理论。为我们探索20年代小说创作的精神结构找到一条理论途径。同时,对于我来说,这样的研究过程,也是一次对自我灵魂的理解、反省的理性批判的过程。一20年代小说理论的建构是认同于现代启蒙主义思想的。从理论内涵上看,小说艺术开始做为一种独立的审美样式采加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