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考察蒙古苍耳草乙醇提取物对屋尘螨诱导的小鼠过敏性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低、中、高剂量组灌胃蒙古苍耳草乙醇提取物100、200、400 mg/kg,阳性对照组灌胃1.56 mg/kg沙丁胺醇溶液,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溶剂,1次/d,连续8 d。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于给药后第3、4、5天以屋尘螨致敏建立小鼠哮喘模型。给药结束后观察小鼠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灌流液中总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变化情况;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gE水平,支气管灌流液和肺组织中IL-4、IL-5、IL-10和IL-13水平;采用HE和过碘酸雪夫染色(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 PAS)观察小鼠支气管平滑肌病理和炎症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组血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下降(P<0.01或P<0.05),支气管灌流液中总细胞和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降低(P<0.01),支气管灌流液中IL-4[(142.59±16.51)ng/L、(70.47±20.63)ng/L比(212.18±58.51)ng/L]、IL-5[(57.49±5.49)ng/L、(47.47±6.30)ng/L比(72.65±19.11)ng/L]、IL-10[(98.51±18.31)ng/L、(71.85±9.15)ng/L比(120.16±23.35)ng/L]、IL-13[(85.81±23.66)ng/L、(39.99±17.37)ng/L比(149.07±33.19)ng/L]水平降低(P<0.05),肺组织中IL-4[(154.55±25.70)ng/L、(143.30±22.19)ng/L比(214.68±31.95)ng/L]、IL-5[(87.49±5.95)ng/L、(61.84±8.14)ng/L比(97.65±12.10)ng/L]、IL-10[(91.28±18.69)ng/L、(62.04±9.39)ng/L比(117.80±20.72)ng/L]、IL-13[(196.48±15.90)ng/L、(132.02±6.86)ng/L比(238.42±28.41)ng/L]水平降低(P<0.05),高剂量组血清中IgE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蒙古苍耳草对屋尘螨诱导的过敏性哮喘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抑制肺部巨噬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发挥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尘螨滴剂应用于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作为研究时间段,抽取期间本院收治的合计8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分组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分别开展常规治疗和加用尘螨滴剂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相关症状缓解时间更短、免疫指标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量患儿在治疗期间发生口唇瘙痒、鼻腔干燥、腹痛等不良反应,但经过临床处理后显著改善,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尘螨滴剂应用于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疗效突出,能够显著缓解患儿症状、改善免疫指标,用药安全性值得肯定,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鼻炎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儿童过敏性鼻炎患儿6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0例,口服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及氮卓斯汀喷鼻治疗组;研究组,300例,口服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及氮卓斯汀喷鼻治疗基础上舌下含服尘螨滴剂治疗组,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用药评分、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临床疗效、免疫球蛋白水平、机体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用药评分、Eos计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用药评分、Eos计数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用药评分、Eos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6.7%(290/30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250/300)(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特异性IgE(sIgE)、总IgE(T-IgE)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sIgG4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sIgG4、sIgE、T-IgE水平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血清sIgG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sIgE、T-Ig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CD8+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前两组患儿的CD3+、CD4+、CD8+、CD4+/CD8+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7%(20/300)、10.0%(30/300)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尘螨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机体免疫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哮喘应用屋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效果及有效率。方法:本次研究纳入对象为哮喘患儿(n=74),均为本院2020.4~2021.6月收治。回顾患儿的相关资料,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37,常规治疗)、实验组(n=37,屋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就两组肺功能、症状评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FEV1水平、哮喘症状评分相比,前者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后者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
简介:摘 要:探讨人工释放捕食螨(胡瓜新小绥螨Neoseiuluscucumeris)防治水稻跗线螨的可行性,验证生物防治效果,开发田间应用技术,为进一步开展试验提供科学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舌下脱敏治疗对螨虫致敏过敏性鼻炎患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3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490例螨虫致敏过敏性鼻炎患儿,并依据患儿的临床情况,将其分成低龄儿童组、脱敏治疗时长组、个体化剂量调整组及多重过敏疗效评估组,记录患儿在首诊、治疗12个月、24个月及36个月时的鼻部总症状评分(TNS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及总用药评分(TMS),并计算症状药物联合评分(CSMS)。结果共有374例(76.32%)患儿完成了本次研究。其中低龄儿童用药组中,≤3岁组与>3岁组在用药12个月后的CSMS(2.20±1.61、2.50±1.78)、TNSS(2.80±2.32、3.60±2.71)及VAS(3.50±1.16、3.90±1.43)显著低于首诊时的评分CSMS[(4.50±1.44、5.30±1.32)、TNSS(6.20±1.89、7.50±2.19)、VAS(5.40±2.33、5.90±1.61)];此外,在脱敏治疗不同时间组中,完成36个月脱敏治疗患儿,仅在3年组中,评分分别为TNSS(0.90±0.97)、VAS(1.30±1.19)和CSMS(1.70±1.28),完成24个月脱敏疗程患儿在2年组和3年组的评分分别为TNSS(2.10±0.95、2.00±0.97)、VAS(3.00±1.56、3.10±1.68)、CSMS(3.10±1.15、2.90±1.19),完成12个月脱敏治疗患者在1年组、2年组和3年组中评分为TNSS(3.20±1.27、3.10±1.41、3.20±1.41)、VAS(4.50±2.11、4.70±2.19、4.50±2.17)和CSMS(4.20±1.39、3.70±1.32、4.10±1.39);脱敏治疗疗效不佳患儿在进行个体化增量后6个月(即治疗后12个月)达到与对照组相近的评分,即4号4滴组、4号5滴组和对照组的评分CSMS(2.90±1.56、2.90±1.88、2.40±1.69)、TNSS(4.70±2.98、3.90±2.77、3.80±2.45)和VAS(4.20±1.29、4.50±1.62、4.20±1.14);多重过敏患者脱敏2年后最终达到与单一过敏患者相近的疗效,单一过敏组、合并1~2种过敏原和合并3种以上过敏原组评分分别为CSMS(2.30±0.50、2.10±1.01、1.90±1.01)、TNSS(3.50±2.62、3.70±2.62、3.20±2.82)和VAS(4.50±1.00、4.10±1.57、3.80±1.54)。结论脱敏治疗在低龄儿童用药、多重过敏等方面均可发挥疗效,部分患儿在剂量调整后获得更好疗效。
简介:摘要:随着煤矿生产水平的日益增强,粉尘灾害作为煤矿五大灾害之一在煤矿井下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矿用自动喷雾降尘技术在井下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大多数应用仅是通过粉尘或热释传感器实现简单联动应用。没有充分考虑应用场景及开闭阀的时机,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及粉尘控制滞后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智能粉尘监控系统,实现多种传感器融合联动的同时还能实现远程监控等功能,杜绝了水资源的浪费,提高了降尘效率,提高了智能粉尘监控系统的整体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