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帕洛诺司琼与阿扎司琼预防化疗引起呕吐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化疗患者775例随机分为帕洛诺司琼组与阿扎司琼组,分别在化疗前30min静脉应用帕洛诺司琼0.25mg或阿扎司琼10mg。观察化疗后呕吐程度、止吐疗效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完全控制率统计情况如下急性期呕吐帕洛诺司琼组为73.4%,阿扎司琼组为71.1%,无显著差异(P>0.05);延迟期呕吐洛诺司琼组为65.2%,阿扎司琼组为43.0%,有显著差异(P<0.05);全期帕洛诺司琼组为68.5%,阿扎司琼组为53.6%,有显著差异(P<0.05)。帕洛诺司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2%,阿扎司琼组为6.25%,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帕洛诺司琼与阿扎司琼均能有效控制中高致吐性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帕洛诺司琼对于延迟性呕吐的疗效更好,两种药物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患者均可耐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帕洛诺司琼在胃肠癌化疗过程中止吐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选取我院在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90例胃肠癌化疗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中,对患者进行帕洛诺司琼治疗,在对照组组中,对患者进行恩丹西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止吐效果方面的临床效果,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在急性呕吐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迟发性呕吐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本质上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帕洛诺司琼对治疗胃肠癌化疗患者的止吐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盐酸帕洛诺司琼与托烷司琼预防含顺铂方案化疗中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含顺铂方案化疗的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为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对照组为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观察二者预防呕吐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盐酸帕洛诺司琼治和盐酸托烷司琼治疗后急性恶心呕吐发生程度有差异(P<0.05);延迟性呕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性恶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帕洛诺司琼在防治含铂方案化疗所引起的急性恶心、急性及延迟性呕吐的疗效优于盐酸托司琼,且使用方便、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对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将58例接受含顺铂化疗药物的患者随机分组,试验组(29例)应用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对照组(29例)应用昂丹司琼。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化疗过程中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完全控制率,急性期内两组均分别为96.55%、93.10%,延迟期内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79.31%、55.18%;全呕吐期分别是86.21%、62.27%,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对预防化疗引起的急性期呕吐、恶心效果与昂丹司琼相当,对于延迟期呕吐、恶心,效果优于昂丹司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两种止吐药预防儿童髓外白血病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2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帕洛诺司琼组65例、昂丹司琼组60例,均采用大剂量甲氨碟呤-四氢叶酸钙(HDMTX-CF)化疗方案治疗,并分别给予帕洛诺司琼、昂丹司琼,观察2种药物预防呕吐的效果。结果急性期防治呕吐的有效率帕洛诺司琼组为96.92%,昂丹司琼组为95%;延迟期有效率分别为89.23%、75%,帕洛诺司琼组与昂丹司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止吐药的不良反应均为便秘、腹泻、头晕,且反应轻微。结论盐酸帕洛诺司琼效果明显优于昂丹司琼,帕洛诺司琼预防儿童髓外白血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效果较昂丹司琼更优,安全性相似,且临床应用更方便。
简介:摘要目的对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含顺铂方案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肿瘤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为19-72岁。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7例,男性10例,女性7例;对照组19例,男性10例,女性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进行化疗防呕吐时,治疗组静注盐酸帕洛诺司琼,对照组为静滴昂丹西琼。记录患者化疗后急性期、延迟期和全期的完全缓解率和呕吐病发率。结果两组急性期及延迟期因化疗而引起的CRR没有显著较差,而全期呕吐CRR则差异明显;化疗后急性期呕吐病发率没有显著差异,而全期和延迟期的呕吐病发率则差异显著;两组患不良反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对预防和控制顺铂方案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帕洛诺司琼在预防乳腺癌患者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盐酸托烷司琼进行对照。方法采用随机自身交叉对照,120例乳腺癌患者分别为AB组60例和BA组60例,AB组第一周期应用盐酸帕洛诺司琼,第二周期应用盐酸托烷司琼;BA组则相反。结果可评价患者120例,在化疗后0~24h盐酸帕洛诺司琼和盐酸托烷司琼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引起的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的有效率相似,在0~120h和24~120h,盐酸帕洛诺司琼对乳腺癌化疗引起的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的有效率优于盐酸托烷司琼,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相似,主要为头痛和便秘。结论盐酸帕洛诺司琼对延迟性恶心、呕吐的有效性优于盐酸托烷司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5-HT3受体拮抗剂盐酸帕洛诺司琼与托烷司琼预防神经外科开颅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60例ASAI~II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帕洛诺司琼组(A组)和托烷司琼组(B组),每组30例。各组于缝合至硬膜时分别静脉缓慢注射帕洛诺司琼0.25mg,托烷司琼5mg。术后观察并记录一下指标1、术后24h、48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2、镇静评分(OAA/S)3、恶心发生率,4、呕吐发生率,5、其他不良反应如腹胀、头痛等。结果两组术后24h及48h的VAS评分及OA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术后24h的恶心及呕吐发生率为8.0%和4%,B组分别为10%和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术后48h的恶心及呕吐的发生率为4%和6%,B组为12%和16%,A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有2例(6.6%)轻微头痛,B组有3例(10%)轻微头痛,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洛诺司琼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24h与托烷司琼相当,但术后48h预防恶心呕吐的效果明显优于托烷司琼,是值得推荐的防治PONV药物。
简介:目的探讨帕洛诺司琼不同给药方式对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妇科手术并行术后镇痛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其中A组仅在麻醉前静脉给予帕洛诺司琼75μg;B组仅在镇痛泵中加入帕洛诺司琼75μg;C组在麻醉前静脉给予帕洛诺司琼75μg,并且在镇痛泵中加入帕洛诺司琼75μg。记录术后12、24、36、48h时静止和咳嗽时的疼痛VAS评分;同时记录0~12、12~24、24~36、36~48h时间段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次数以及术后48h内发生头痛头晕、便秘、腹泻、嗜睡、口干、皮疹及锥体外系症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组内不同时间点和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0~12、12~24和24~36hA组和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均无头痛头晕、便秘、腹泻、嗜睡、口干、皮疹及锥体外系症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术前单次静脉注射帕洛诺司琼75μg能够较好预防妇科手术术后48h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简介:目的观察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高、中度致吐性化疗方案引起的恶心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应用高、中度致吐性化疗方案的患者,化疗前30min静脉注射盐酸帕洛诺司琼0.25mg,观察患者化疗后出现急性呕吐、延迟性呕吐和恶心的控制情况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影响盐酸帕洛诺司琼疗效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379例患者中接受高度致吐性化疗方案化疗者555例(高致吐性组)、中度致吐性化疗方案化疗者824例(中致吐性组)。在高致吐性组盐酸帕洛诺司琼对急性呕吐、延迟性呕吐以及0~5d呕吐的控制率分别为68.1%、64.7%及60.9%,Ⅰ、Ⅱ、Ⅲ度恶心的发生率分别为40.1%、20.2%及9.5%,中致吐性组盐酸帕洛诺司琼对急性呕吐、延迟性呕吐以及0~5d呕吐的控制率分别为85.2%、72.1%及68.2%,Ⅰ、Ⅱ、Ⅲ度恶心的发生率分别为29.9%、16.5%及5.6%。多因素分析结果:性别、年龄、化疗药物、电解质紊乱、既往化疗呕吐史和合并使用其他止吐药物等是影响盐酸帕洛诺司琼疗效的主要因素。不良反应腹胀11例(0.8%)、便秘36例(2.6%)和头痛68例(4.9%)。结论盐酸帕洛诺司琼对高、中度致吐性化疗方案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好。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帕洛诺司琼对微创胆囊切除术后预防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间收治的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将其分为Ⅰ组(30例)、Ⅱ组(30例)和Ⅲ组(30例);Ⅰ组患者给予帕洛诺司琼0.25mg,Ⅱ组患者给予帕洛诺司琼0.5mg,Ⅲ组患者给予帕洛司琼0.75mg;比较3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推注帕洛诺司琼注射液不同剂量后,不同时段(0~3h、3~24h、24~48h和48~72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以及完全缓解率(completeresponserate,CRR)。结果:3组患者在0~3h、3~24h和24~48h时间段内恶心呕吐症状明显缓解;Ⅲ组患者在各时间段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Ⅱ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在前3个时间段内,Ⅱ组与Ⅰ组比较,完全缓解率较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前3个时间段内,Ⅲ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结论:采用静脉推注0.5mg帕洛诺司琼可有效预防微创胆囊切除术后的恶心呕吐,其疗效优于0.25mg和0.75mg帕洛诺司琼。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盐酸帕洛诺司琼不同使用时间预防PDD化疗所致延迟性恶心、呕吐的效果分析。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患者分成两组,A组203例第一天化疗前30分钟应用盐酸帕洛诺司琼0.25mg静脉+托烷司琼4mg推注。B组229例第一天化疗前30分钟应用托烷司琼4mg静脉推注,第三天结束后应用盐酸帕洛诺司琼0.25mg静脉推注。患者出院时发放调查问卷,21天后返院进行第二次化疗时收回调查表。结果对所有患者发放调查表共627份,收回541份,有效432份。第三天化疗结束后应用盐酸帕洛诺司琼B组比第一天化疗前30分钟应用盐酸帕洛诺司琼A组预防延迟性恶心、呕吐第48小时72小时5天7天缓解率更为有效。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化疗第三天结束后应用盐酸帕洛诺司琼比第一天化疗30分钟应用更能有效预防化疗所致延迟性恶心.呕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预防性使用帕洛诺司琼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术后恶心呕吐(PONV)效果的遗传相关因素。方法75例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诱导前抽取外周全血,对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进行评分,54例患者术后完全未发生恶心呕吐即为CR组,21例患者出现恶心或呕吐即为NV组。外周全血DNA进行Sanger测序,对SLC6A4 rs1042173,ABCB1 rs1045642和CYP3A5 rs776746 3个位点的等位基因进行分型,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3个等位基因携带频率,评估遗传位点多态性对使用帕洛诺司琼预防PONV效果的影响。结果突变型rs1042173 C→A基因型显著富集于CR组,携带等位基因A的术后患者对帕罗诺司琼的完全有效有效率高于野生型,为野生型的11.36倍[比值比(OR)=11.36,P<0.01];突变型rs1045642 G→A基因型显著富集于NV组,野生型G/G的患者对帕罗诺司琼的完全有效有效率高于携带等位基因A的患者,为后者的20.16倍(OR=20.16,P<0.01);突变型rs776746 C→T基因型显著富集于NV组,野生型C/C的患者对帕罗诺司琼的完全有效有效率高于携带等位基因T的患者,为后者的7.91倍(OR=7.91,P<0.01)。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预防性使用帕洛诺司琼的效果受SLC6A4 rs1042173、ABCB1 rs1045642和CYP3A5 rs776746多态性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帕洛诺司琼联合小剂量氟哌利多止吐对患者QT间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氟哌利多组(F组)和帕洛诺司琼联合氟哌利多组(P+F组),每组50例。F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5 min静脉注射1 mg氟哌利多,P+F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5 min静脉注射0.075 mg帕洛诺司琼和1 mg氟哌利多。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T0)、给药后5 min(T1)、给药后10 min(T2)、给药后20 min(T3)时的MAP、心率、BIS以及12导联ECG,测量QT间期并根据矫正公式计算出校正QT间期(correct QT interval, QTc间期)。记录患者术后24 h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MI、ASA分级、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3时,两组患者心率、MAP、BIS、QTc间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点两组间QTc间期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点比较,两组患者T1时点QTc间期略微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组术后24 h恶心呕吐严重程度低于F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氟哌利多相比,帕洛诺司琼联合小剂量氟哌利多止吐并没有进一步延长患者的QT间期,且两种药物合用发生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