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帕金森症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患者共计84例,均来源于2021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症患者。将入院后的患者分入2组,对照组分入42例,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42例,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从精神状态、生活能力与护理满意度3方面评估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前2组MMSE、ADL评分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过干预,2组MMSE、ADL评分均比干预前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经过干预MMSE、ADL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95%,2组对比,观察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帕金森症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精神状态与生活能力具有显著作用,并能提升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中枢神经系统的蛋白聚集被认为是引起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特征。越来越多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帕金森症(PD),都是由特殊病原蛋白的包涵体导致发病的,这些包涵体是由巨大的不溶性蛋白组成,并且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然而,蛋白质包涵体的形成和细胞毒性具有不相关性,这就暗示,可能存在其它形式的病原蛋白质可能导致神经恶化,光学显微镜下所不能观察到的可溶性的蛋白寡聚体,这些小分子蛋白的聚集体,可能是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在原因,α-synuclein(α-syn)被认为是导致PD的发病机理,这种蛋白同时也是路易神经突和路易包涵体的主要成分。然而,α-synuclein同样会形成特定的对细胞具有毒性的寡聚体结构,这些蛋白寡聚体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可能成为研究PD及相关混乱的新的临床诊断和处理策略。本文中,我们将讨论α-synuclein寡聚体在PD细胞死亡中的作用,并且讨论其潜在的临床治疗中的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 对帕金森症患者采用规范化心理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患者的睡眠障碍及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帕金森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日常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给予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情况、睡眠质量情况、运动功能情况、心理弹性水平以及认知功能情况,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随访,同时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总满意例数及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96.00%VS84.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护理前,两组在NIHSS评分、PSQI评分、MDRSPD评分等比较上无差异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在NIHSS评分、PSQI评分、MDRSPD评分上显著低于对照组,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在焦虑评分、ADAS-cog评分比较上无差异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ADAS-cog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帕金森症患者采用规范化心理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患者的睡眠障碍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分析芪芍益肾平肝方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症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帕金森症患者为研究对象。200例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旋多巴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芪芍益肾平肝方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发现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研究对象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价值(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水平治疗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芪芍益肾平肝方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症效果显著,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酪氨酸羟化酶缺乏症导致的小儿型帕金森伴运动延迟患儿家系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基因变异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6月就诊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1例酪氨酸羟化酶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点,提取患儿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DNA,对患儿多巴反应性肌张力不良相关基因三磷酸鸟苷环水解酶1基因(guanosine triphosphate cyclohydrolase Ⅰ,GCH1)、酪氨酸羟化酶基因(tyrosine hydroxylase,TH)、墨蝶蛉还原酶基因(sepiapterin reductase,SPR)全部外显子进行深度测序,对变异位点进行分析并通过Sanger测序验证。结果该患儿7月11天,因"翻身不灵活、不会独坐"就诊。运动功能减退,动作延迟,肌张力稍低,肢体僵硬,头有抖动,轻微斜颈,智力发育稍微落后,自3个月大开始有肢体不自主抖动,持续约十几秒自行缓解,情绪激动时和睡前该动作较多。头颅MRI提示双侧额颞部蛛网膜下腔增宽,颞部增宽明显,被误诊为脑性瘫痪。基因变异分析发现其TH基因c.457C>T(p.R153X)无义变异和c.720C>G (p.I240M)错义变异,分别来源于其父亲和母亲,属于复合杂合变异,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中c.457C>T(p.R153X)为国内外已报道致病变异,c.720C>G (p.I240M)未见报道。结论报告一例1岁以内发病的因酪氨酸羟化酶缺乏症引起的婴儿型帕金森伴运动迟,TH基因变异是导致酪氨酸羟化酶缺乏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结果发现的c.720C>G (p.I240M)变异进一步丰富了TH基因的变异谱。
简介:摘要抗突触蛋白-3α抗体相关脑炎临床罕见,多有前驱感染史,以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意识水平下降、认知及睡眠障碍、运动障碍、中枢性低通气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为主。其中,运动障碍主要为口面部及肢体的不自主运动、肌张力障碍、肌阵挛样发作等运动增多表现,表现为运动减少的帕金森症状罕见报道。现报道1例抗突触蛋白-3α抗体阳性的脑炎患者,为青年女性,以运动迟缓、行走不稳、起步及转身困难、双上肢持物不能的帕金森症状为主要表现,伴精神行为异常、认知功能障碍,经甲泼尼龙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后,预后良好。
简介:为例更好的探讨帕金森病并发抑郁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特点,本次研究院将抽取4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来作为评定帕金森病患者是否与出现并发抑郁症状,以及帕金森病的种类和出现并发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资料显示研究资料中的40例帕金森病患者中没有出现抑郁症状的有24例,有初步抑郁症状表现的有16例患者,患有轻度抑郁症的有9例患者,5例中度抑郁症患者,2例重度抑郁症患者;患病的时常没有超过5年的患有并发抑郁症的患者有4例,患病时常小于5年患有伴发抑郁症的有10例,年龄在60岁以下的患者患有并发抑郁症的共有7例,9例患者患有有伴发抑郁症;震颤强直型伴发抑郁症的患者有10例,少动强直型办法抑郁症患者有6例。从研究资料结果可以得出帕金森并发抑郁的发生率要高于无躯体性疾病患者出现并发抑郁症的发生率许多。抑郁症的发生和患者所患疾病的时间、类型等都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帕金森并发抑郁症的临床医师在为患者治疗帕金森病的同时也要重视治疗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