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失眠患者的全脑结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探讨慢性失眠患者大脑灰质结构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慢性失眠患者35例,选择同期就诊于本院的睡眠正常者35名作为对照,于16:00时在安静、舒适的神经内科心理咨询室对其进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失眠严重指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测评,之后对受试者进行结构MRI扫描,使用SPM8软件,通过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分析横断面T1WI-选择性水激励快速梯度回波成像序列、T2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等相关数据。结果与正常睡眠对照组相比,慢性失眠患者组的左背外侧额上回、眶额叶(左眶部额上回、右侧眶部额上中下回)、左楔前叶、左枕中回、双侧颞下回及左顶下缘角回的灰质体积减小,左枕中回、左楔前叶灰质体积与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分呈负相关(左枕中回:r=-0.482,P=0.003;左楔前叶:r=-0.358,P=0.035);左枕中回的灰质体积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348,P=0.040)。结论慢性失眠患者多个脑区的灰质体积发生变化,可能与慢性失眠患者的情绪、认知障碍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小儿亲体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超声影像学变化的特点。方法择期接受背驮式亲体肝移植术患儿96例,年龄3~24月,ASA分级Ⅱ或Ⅲ级,Child-Pugh分级B或C级,性别不限。于术前24 h(T0)、术后24 h(T1)和72 h(T2)时记录患儿肺部超声情况。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7~13 MHz行超声检测。将肺分为12区,依次对双肺各区进行扫查。采用超声评分法,记录肺各区评分,以评分最高的结果作为该区的超声检测结果。记录患儿一般情况各指标并计算单位时间体重净出入量。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侧区肺实变和肺水肿评分升高,T1,2时后区肺实变、肺水肿、胸腔积液评分及各区肺实变、肺水肿、胸腔积液评分总分升高(P<0.05);与T1时比较,T2时后区肺实变评分及各区肺实变评分总分降低,侧区、后区肺水肿评分及各区肺水肿评分总分降低(P<0.05);各时点前区超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前区比较,侧区各时点肺实变评分升高,T1,2时肺水肿评分升高,T1时胸腔积液评分升高,后区各时点肺实变、肺水肿、胸腔积液评分升高(P<0.05);与侧区比较,后区各时点肺实变、肺水肿、胸腔积液评分升高(P<0.05)。结论小儿亲体肝移植术后1 d时肺侧区和后区倾向于出现肺实变、肺水肿和胸腔积液,以后区为重;术后3 d时后区肺实变较前减轻,侧区和后区肺水肿较前减轻,但均未恢复至术前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大小恶性实性肺结节(MSPNs)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特点及其随生长的变化规律。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树兰(杭州)医院行手术治疗且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患者150例共151枚MSPNs。根据结节大小,将结节分为4组:直径≤1.0 cm组(21枚结节)、1.0 cm<直径≤1.5 cm组(40枚结节)、1.5 cm<直径≤2.0 cm组(48枚结节)、2.0 cm<直径≤3.0 cm组(42枚结节)。分析、比较4组MSPN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结节的CT影像学特点。结果4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既往肿瘤史、肿瘤家族史、临床症状、肺癌组织病理学类型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MSPNs中,CT影像显示大多数结节位于两肺上叶,不靠近胸膜且瘤肺边界粗糙。随着MSPNs直径的增大,形状规则(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空气支气管征、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牵拉征的结节比例增加(P<0.05),4组间钙化、空泡征、空洞、晕征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大小的MSPNs在CT影像上的表现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规律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恶性结节提供帮助。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37-02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食管癌患者在放射治疗前后的X线影响学变化。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放射法进行康复治疗,分析与研究试验对象在放射治疗前后的X线影像学变化,并且进行综合疗效评定。结果经过放射治疗后,患者的X线影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粘膜皱襞恢复,管壁在放射治疗后舒缩功能恢复,食管外软组织块影消失或者缩小;管腔增宽,粘膜皱襞在放射治疗下逐渐恢复;病变部位与病变长度对放射治疗没有影响(P>0.05)。结论放射治疗对于食管癌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医疗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遥感影像变化检测一直是国际遥感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随着遥感对地观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变化检测技术体系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化,已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地物变化、农林业的监测等领域。现有的遥感变化检测技术方法很多,分类方式也很多,目前的研究表明,没有任何一种变化检测方法具有绝对的优势。在实际的应用中,要根据具体的应用目的选取合适的变化检测方法。本文将对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的基本概念、主要检测流程以及不同分类体系下的检测方法及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简要阐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影像学参数的改变与膝骨关节炎(KOA)疼痛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14年9月到2016年9月因KOA就诊患者90例,入选患者均拍摄膝关节轴位片,在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上测量5个影像学指标,分别是髌股指数、髌股协调角(适合角)、外侧髌股角、髌股倾斜角、股骨滑车沟角;对KOA患者疼痛的程度进行模拟视觉疼痛评分(VAS),根据VAS评分结果分为VAS评分≥ 5分与VAS评分<5分两组,对两组的影像学指标进行比较;定义VAS评分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以VAS评分等级为因变量,各影像学参数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两组间髌股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P<0.05),其他指标未见统计学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髌股指数为中度疼痛的重要危险因素(比值比=1.345,P<0.05)。结论髌股指数与KOA患者疼痛程度有关,是引起中度疼痛的重要危险因素。髌股指数可作为评估KOA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观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