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051323中国35~64岁人群血压水平与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前瞻性研究;20051324蛋白质Z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20051325B型尿钠肽在心力衰竭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20051326GM—CSF与P-选择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研究;20051327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尿钠肽与肝功能异常的临床意义;20051328快速测定脑利钠肽预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循环系统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试验对照方法。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选取接受内科循环系统疾病教学的北京大学医学部2014级和2015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试验组学生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辅助教学方式,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授课教学方式。教学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和系统知识考试方法评价两组学生不同教学方式的实施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学生相比,试验组学生对其教学方式更感兴趣、更有学习积极性,并认为虚拟现实技术的辅助教学方式对理解知识更有帮助,且更有助于解决临床问题[(4.15±0.67)分比(3.40±1.09)分,(3.85±0.74)分比(2.90±0.97)分,(3.85±0.75)分比(3.25±1.07)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学生系统知识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85.65±6.11)分比(80.05±9.08)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循环系统疾病的学习兴趣、培养临床思维、增加学习主动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简介:目的分析近十年老年住院患者循环系统疾病谱构成、治疗结果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05~2014年我院以循环系统疾病作为出院第一诊断的老年患者病案资料7193例,将老年患者分为4个年龄段,即60~69岁730例,70~79岁1057例,80~89岁3583例,≥90岁1823例;根据出院时间分为2个时间段,即2005~2009年3199例,2010~2014年3994例。按心血管病常用分类法统计疾病谱构成比和治疗结果,分析年龄及不同时期疾病谱构成、顺位及死亡情况。结果7193例老年患者中,总死亡人数182例(2.5%),以80岁以上患者居多,占死亡人数的95.6%。2010~2014年总住院患者平均年龄较2005~2009年明显升高[(84.46±8.91)岁vs(82.38±8.43)岁,P〈0.01]。冠心病是老年患者各年龄段、不同时期住院和死亡的首位单病种疾病。随着住院患者高龄化趋势的加剧,近5年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住院和死亡构成比呈增长趋势,而因高血压住院和死亡构成顺位下降。结论冠心病是老年患者循环系统疾病首位住院和死亡原因。近年来,高龄患者脑血管病的住院和死亡构成比上升应引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