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在心脏停博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我院心脏停博患者64例,根据其是否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两组患者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在监测工作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结果 经比较可知,器质性心脏病组的各项生理参数均显示异常,迷走神经阻断后各项数据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患者的HRV处于中度降低的状态。无器质性心脏病组在治疗结束后心生理参数发生了显著的变化,P

  • 标签:   动态心电图监测 停博 心电生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马尾综合征(CES)的神经生理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经临床确诊为CES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神经生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资料无一例运动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减慢,腓肠、隐神经无一例感觉神经动作电位异常。F波、H反射、神经传导阳性率低于针极肌电图阳性率;针极肌电图阳性率高达100%。外伤起病者位置偏高(第2腰神经根),腰椎间盘突出症起病者位置偏低(第5腰神经根)。CES可双侧对称或不对称,与发病机制相关,但二者间统计数据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肌在第3~4骶神经根功能检查中应用简单、便捷,可有效保护患者隐私。结论神经生理检查判断CES简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真实性,对神经根损伤的定位、定性诊断意义重大。

  • 标签: 马尾综合征 神经电生理 肌电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马尾沉降征
  • 简介:摘要心血管系统生理功能受自主神经系统的调控,其中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常导致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及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心脏神经消融术是通过对心脏自主神经节丛的标测及导管消融,抑制亢进的迷走神经,从而对自主神经反射异常导致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及血管迷走性晕厥起到显著疗效。基于前期发表的文献及本中心前期的手术经验,我们对心脏神经消融术的技术发展做出述评。这一生理领域的创新疗法将有望改变自主神经失衡导致的晕厥和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模式。

  • 标签: 自主神经系统 心脏神经消融术 自主神经节丛 缓慢性心律失常 血管迷走性晕厥
  • 简介:用冠状动脉Harris二期结扎并部分再灌注及吻合支缝扎法造成犬急性心肌梗塞,5-8天后,辅以心脏程控刺激技术(PES)进行生理检查及复制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研制成犬在体心脏生理-药理学实验模型,并观察了普鲁卡因胺(PA)对该实验模型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PA能显著延长QTc间期、RERP、NEBP及IERP,缩小IDR和VDR,抑制心室PES诱发的室速和室颤,并能有效地预防犬心肌梗塞后再次急性缺血所导致的自发性室颤,表明PA有抗缺血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生理-药理作用.结果同时表明,该生理-药理学实验的犬模型具有根高的可靠性、重复性及临床相关性,是一种有价值的评价抗快速室性心律失常药物的生理-药理学方法.

  • 标签: 普鲁卡因胺 心律失常 心电生理学 心肌梗塞 心肌缺血
  • 简介:房室传导阻滞(简称AVB)在体表心电图(简称ECG)上无法判断其精确部位,只有依赖希氏束图才能确诊,而希氏束(简称HBE)阻滞合并束支复合系统病变报道甚少,我院自1985~1999年共做了444例心内生理检查,其中386例是AVB、束支阻滞(RBBB)的病人,但希氏束阻滞只有28例(7.2%)。1资料与方法

  • 标签: 希氏束电图 复合系统 心电生理 四川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病 束支阻滞
  • 简介:目的:探讨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disease,CMT)的临床与神经生理特征;方法:应用肌电图仪检测和分析21例腓骨肌萎缩症患者的生理特征,包括肌电图和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分析生理特征与临床之间的关系;结果:16例患者肌电图出现纤颤电位和(或)正锐波,17例患者运动单位(MUP)时限延长。11例腓总神经、13例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未引出,1例正中神经、2例尺神经MCV未引出,3例正中神经、2例尺神经MCV正常,其余均有不同程度减慢;15例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未引出,3例正中神经、6例尺神经SCV未引出,7例正中神经、5例尺神经SCV正常,其余均有不同程度减慢。结论:CMT患者的神经生理特征大多数呈神经原性损害,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有不同程度的受累,下肢的神经病变重于上肢,临床表现结合神经肌电图检查有助于CMT的确诊。

  • 标签: 腓骨肌萎缩症(CMT) 肌电图(EMG) 神经传导速度(NCV)
  • 简介:目的探讨麝香保丸对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心脏生理的影响。方法100例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治疗基础疾病,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在应用倍他乐克治疗基础上给予麝香保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参数[连续24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分钟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ms的搏数所占比例(PNN50)]的改变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总早搏次数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DNN、SDANN、RMSSD、PNN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DNN、SDANN、RMSSD、PNN50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24h总早搏数分别为(6345±623)、(3451±504)次/24h;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24h总早搏数分别为(6347±498)、(4981±447)次/24h;治疗前,两组患者的24h总早搏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h总早搏数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丸能够减少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室性早搏次数,有助于改善此类患者的心脏生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麝香保心丸 频发性室性早搏 心脏电生理 心率变异性
  • 简介:目的探讨插入性早搏的散点图特征及其形成原理,为快速分析动态心电图奠定基础。方法选择插入性早搏的典型病例,分析其散点图形态特征。借助几何画板的动态作图功能与轨迹跟踪功能,建立相应的散点图模型。结合实际记录的散点图与数学模型特征,总结插入性早搏的散点图特征。结果实际记录的散点图与数学模型十分相似。结论插入性早搏的散点图特征明显、规律性强。Lorenz散点图与差值散点图相互配合,不仅可以快速识别动态心电图中插入性早搏的有无及多少,而且可以发现它所引起的干扰性PR间期延长及其延长量。

  • 标签: 插入性早搏 心电散点图 动态心电图 几何画板 数学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动态心电图和生理检查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效果。方法从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中选取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并从医院其他部门选择健康的心脏没有任何疾病的人群中选取50例进行对比分析,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人群运用动态心电图和生理检查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人群最低心率与平均最低心率以及生理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差异非常明显,符合统计学差异标准,P<0.01。结论运用动态心电图和生理检查联合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比较有效的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电生理检查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诊断效果 对比
  • 简介:Poems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多系统损害的临床征侯群,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病变、脏器肿大、内分泌病变、M蛋白和皮肤病变.其他临床症状有全身水肿、多汗、杵状指、低热等.自1993年2月到2001年12月以来,临床确诊为Poems综合征8例,现将其临床症状及肌电图表现报告如下:

  • 标签: POEMS综合征 肌电电生理 肌电图检查 诊断
  • 简介:临床心脏生理是研究、诊断和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它包括心脏内生理、食道心脏生理、程序刺激、心脏内膜与心脏外膜标测。心脏内生理是以腔内希氏束图为主的临床心脏生理,除描记体表心电图外,还同步记录腔内不同部位的电位图,包括希氏束图,必要时给心脏以特定的刺激,观察心脏内诸电位图的变化,以了解心脏的传导顺序,传导速度及心律失常,它是一项操作复杂的有创性检查方法,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并由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医师从事该项工作。

  • 标签: 有效不应期 希氏束电图 电生理检查 室性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 窦房结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正常大鼠和梗大鼠离体心脏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的特点.方法用离体灌流吸附电极记录单向动作电位,常规生理方法测量最大动作电位幅度(APA)、复极90%(MAP90)、复极50%(MAP50)、复极20%(MAP20)、有效不应期(ERP).结果(1)和正常大鼠相比,梗大鼠离体心脏左心房生理参数MAP90(56.3±2.7vs.64.5±8.7,P<0.05)显著延长,ERP/MAP90(0.89±0.2vs.0.78±0.3,P<0.05)减小,基础周期为250ms;右心室的生理参数MAP90(67.6±14.1vs.134.1±26.7,P<0.001),ERP(55.0±3.53vs.69.0±8.9,P<0.05)明显延长,ERP/MAP90(0.79±0.1vs.0.60±0.1,P<0.05)减小,基础周期为250ms;左心室的生理参数MAP90(87.2±15.7vs.168.8±31.2,P<0.001)也呈显著延长,ERP(59.0±4.2vs.90.0±17.7,P<0.001),ERP/MAP90(0.65±0.081vs.0.54±0.090,P<0.05)呈显著减小基础周期为250ms;(2)与正常大鼠相比,梗大鼠的MAP90离散度[(LVMAP90-RVMAP90)(17.0±6.5vs.51.4±28.7,P<0.001)]、ERP离散度[(LVERP-RVERP)(4.0±2.2vs.20.0±7.9)P<0.001]显著增加,基础周期为250ms.结论梗大鼠心脏不同部位的MAP的复极时间都显著性延长,MAP90和ERP离散度增加,这些生理特点是促进折返形成、造成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动作电位 离体心脏 不应期 大鼠 生理研究 生理参数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不同剂量比索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3月-2021年3月选定为本研究时间范围,择取样本共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抽签方案划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组内样本n=38。对照组患者行小剂量比索洛尔治疗,研究组患者行大剂量比索洛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后心生理指标,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对比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大剂量比索洛尔治疗可显著改善心生理指标,临床疗效优于小剂量比索洛尔,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可全面推广。

  • 标签: 比索洛尔 剂量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