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脏经皮介入封堵术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 2019年1月—2020年4月在我院心内科行心脏经皮介入封堵术的4例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包括术前评估,术中密切配合,术后预防并发症,观察病情,完善出院健康指导。【结果】4例心脏患者均手术顺利,恢复良好出院。【结论】对心脏患者行经皮介入封堵术全过程给予精心护理、严密观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心脏瓣周漏 经皮介入封堵术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介入和外科两种治疗方式对心脏瓣膜替换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筛选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因心脏瓣膜替换术后漏接受介入或外科治疗患者,对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成本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连续14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介入组65例患者年龄大于外科组的76例患者[(56.8±12.8)岁比(50.1±12.8)岁,t=-3.124,P=0.002]。外科组的手术成功率更高[83.1% 比 98.7%(χ²=10.960,P<0.001)],残余分流的发生率更低(33.3%比13.3%,χ²=-2.525,P=0.012),而手术时间[(93±38)min比(395±132)min,t=19.065,P<0.001],重症监护病房(ICU)使用时间[0 h比 28 (21,74) h,Z=-10.738,P<0.001],住院时间[7(4,10)d 比21(15,25)d,Z=-8.075,P<0.001],以及住院总费用[46 073(36 837,52 448)元 比 130 798(104 048,186 188)元,Z=-10.059,P<0.001]介入组更具优势。对数据资料矫正后,介入组和外科组30 d死亡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中位21(11.5,32.0)个月的随访后,全因死亡风险介入组优于外科组(OR=0.054,95%CI:0.007~0.445,P=0.007)。结论介入和外科两种治疗方式均是的有效治疗手段,外科治疗的即刻效果更好,而介入治疗中期效果更令人满意,且能减少医疗费用。

  • 标签: 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外科 心导管
  • 作者: 杨泉林 吴巧燕 刘欢 孙晓宁 王春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心外科,厦门 361015,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心脏超声诊断科,厦门 361015,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上海 200032 上海市心血管疾病研究所,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心外科,厦门 361015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上海 200032 上海市心血管疾病研究所,上海 20003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心包补片"袖状"重建技术在白塞病合并主动脉环严重毁损再次手术中的应用,总结报道临床应用经验及早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22年5月白塞病合并主动脉根部病变的患者资料,共60例患者接受66次主动脉根部手术,其中19例术后的再次手术患者入选研究。其中15例行常规全根置换术,4例主动脉环严重毁损的采用心包补片"袖状"重建技术行全根置换术。查阅病历资料记录人口学及围术期临床资料。出院后电话随访收集资料。结果19例患者中位年龄为39(36,42)岁,其中5例为女性,术后发生距前次手术中位时间间隔为5(3,14)个月。全组无围术期死亡。15例行常规全根置换,5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1例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置入体外膜肺氧合,1例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置入IABP,1例术后置入永久起搏器。中位随访55.00(29.25,71.25)个月。2例失访,1例术后3年因感染死亡。1例再次出现。2例出现远端吻合口假性动脉瘤再次手术。4例心包补片"袖状"重建者,1例行气管切开,中位随访5.50(5.00,11.25)个月,未观察到及假性动脉瘤,心功能(NYHA分级)均为Ⅰ-Ⅱ级。结论白塞病合并主动脉环严重毁损再次手术中,使用心包补片"袖状"重建技术进行全根部置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白塞病 主动脉瓣置换 瓣周漏 再次手术
  • 简介:摘要1例55岁男性患者经皮穿刺心尖路径微创封堵双机械置换术后二尖,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本文就患者一般病情、既往史、检查资料、创新手术过程、治疗及随访效果、技术讨论等总结报道。对于双机械置换术后的二尖,经皮心尖穿刺微创封堵可能是创伤小、节省时间、并发症少的优选技术。

  • 标签:
  • 简介:摘要(PVL)是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术(TAVR)的常见并发症。该文报道1例TAVR术后发生PVL的老年患者,再次行TAVR联合PVL介入封堵术,手术成功,术后超声心动图显示无人工反流,轻度。“”技术是TAVR人工瓣膜衰败的有效治疗手段,在有经验的中心可以选择介入封堵处理严重PVL。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瓣周漏 介入封堵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肱动脉入路介入治疗外科瓣膜置换术后人工瓣膜(PVL)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于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接受经肱动脉入路介入治疗的外科瓣膜置换术后PVL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穿刺肱动脉,进行造影和经导管封堵操作,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监测下进行介入手术。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资料及手术前后TTE检查结果,记录术后并发症,出院后门诊随访手术相关不良事件。计算手术成功率,手术成功定义为封堵器置入后30 d内不影响瓣膜运动和冠状动脉血流,且TTE显示反流程度下降1级及以上。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例患者,年龄(57.5±14.6)岁,其中男性6例。主动脉PVL 7例,二尖PVL 3例。除1例患者改为股静脉-房间隔入路外,其余9例患者成功经肱动脉入路置入封堵器,手术时间为(103.3±34.0)min,术后无需卧床制动。住院时间为7.5(3.0,9.8)d,经肱动脉入路的手术成功率为9/10。患者手术前后的PVL反流程度、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例术后第2天新发溶血伴肾功能不全,经透析治疗后顺利出院;1例术后肱动脉假性动脉瘤,经瘤体内注射凝血酶好转后出院。随访(14.3±7.9)个月,随访期间9例患者心功能维持在Ⅰ/Ⅱ级,无严重手术相关不良事件。结论经肱动脉入路介入治疗外科瓣膜置换术后PVL是一种可行、有效、安全的操作,可简化操作流程、减少术后卧床制动时间。

  • 标签: 心脏瓣膜疾病 瓣周漏 经肱动脉入路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术(TAVR)置入Venus-A瓣膜后发生中/重度(PVL)的危险因素。方法该研究为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7年10月至2021年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行TAVR治疗且植入Venus-A瓣膜的主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依据出院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测得的反流束长度与环周长之比(院内死亡患者参考术中瓣膜释放后的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中/重度PVL组和轻度/无PVL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主动脉根部及全主动脉CT扫描与分析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术后中/重度PVL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观察各影响因素对中/重度PVL的预测价值。结果该研究共纳入82例患者,年龄(70.9±6.5)岁,其中男性46例。中/重度PVL组16例,轻度/无PVL组66例。中/重度PVL组的男性占比、瓣膜植入深度、环和左心室流出道(LVOT)长短径、LVOT覆盖指数均大于轻度/无PVL组(P均<0.05)。主动脉成角有大于轻度/无PVL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因环短径、LVOT长短径及LVOT覆盖指数之间均存在较强的共线性(偏相关系数R 0.251~0.779,P<0.05),未将前二者带入多因素模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瓣膜植入深度(OR=1.239,95%CI 1.036~1.442,P=0.023)、主动脉成角(OR=1.128,95%CI 1.044~1.312,P=0.038)及LVOT覆盖指数(OR=1.123,95%CI 1.003~1.315,P=0.032)是TAVR术后中/重度PVL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瓣膜植入深度可预测TAVR术后中/重度PVL的发生[曲线下面积(AUC)=0.697,95%CI 0.554~0.851,P=0.039)],而LVOT覆盖指数(AUC=0.683,95%CI 0.512~0.853,P=0.056)及主动脉成角(AUC=0.590,95%CI 0.397~0.783,P=0.346)的预测价值有待进一步验证。结论行TAVR植入Venus-A自膨胀瓣膜的主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瓣膜植入深度、主动脉成角及LVOT覆盖指数是其术后中/重度PVL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瓣膜植入深度对预测术后中/重度PVL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瓣周漏
  • 简介: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医疗水平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改善。心脏瓣膜置换术,简称为换术,是一种采用合成材料制成的人工机械瓣膜或是生物组织所支撑的人工生物瓣膜进行替换的一种手术方式,主要用于治疗心脏方面的疾病。临床中有很多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经过此种方式进行治疗后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换术成功并不意味着治疗已经完全结束,也可以说这是另一种开始。因为患者经过这种大型手术之后人体的各项生理会发生巨大的转变,而且患者所承受的心理和生理的双重负担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沉重,在术后难免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在住院期间尚有医护人员可以针对患者的问题做出处理,然而在回家之后患者能够依靠的只有亲人和朋友,为了确保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获得有效的保障,这就需要家属做出家庭护理,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

  • 标签: 心脏换瓣术后 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单纯心脏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0例单纯心脏术的成功与不足之处。结果120例中早期死亡3例,死亡率为2.5%。其他病例手术成功。结论把握好手术适应症、时机,做好术前、术中、术后处理。这类病员手术成功率较高。

  • 标签: 单纯心脏换瓣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常见误诊与诊。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394 例 进行心脏超声诊断的孕产妇 ,按回顾式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对比胎儿出生之前与出生之后的超声心电图,分析诊与误诊现象的发生情况。 结果 :经出生后的对比 , 分析发 现 产前检查诊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共 5 例,占总体的 1.27% 。误诊患者共 2 例,占总体的 0.63% 。

  • 标签: 胎儿检查 心脏超声检查 误诊与漏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常见误诊与诊,找出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内到我院行胎儿心脏超声超声检查(孕16~40)342例孕妇检查结果资料,并把检查前和产后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对导致误诊、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常见的心脏异常类型主要包括八种(主动脉弓异常、心包积液、室间隔缺损、瓣膜发育不良、心脏肿瘤、三尖下移、心内膜垫缺损、动脉狭窄)。在342例孕妇检查结果中,超声诊断检查准确332例,准确率为97.0%;误诊4例,误诊率为1.2%;诊6例,诊率为1.8%。结论导致胎儿心脏超发生误诊、诊因素多样,临床诊断中应尽可能避免主观因素,选取适当时机,结合临床经验以及掌握检测技术,进一步提高检查准确性。

  • 标签: 胎儿 心脏超声 误诊 漏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心脏手术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心外科行心脏手术治疗的64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低心排综合征、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心脏手术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稳定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率和整体护理质量,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心脏换瓣手术 重症监护 围术期综合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蒂颅骨膜在治疗慢性脑脊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20年10月,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术后脑脊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彻底清除坏死组织,采用带蒂颅骨膜修复硬脑膜缺损,以局部皮修复软组织缺损,并以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覆盖皮切口创面,负压维持在-50~-80 mmHg(1 mmHg=0.133 kPa)。术后随访观察脑脊液、缺损修复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5例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49~65岁,所有患者均为颅脑术后复合组织缺损,伴局部感染,病程2个月至12年。清创后硬脑膜缺损面积1.5 cm×2.0 cm~2.5 cm×3.0 cm,头皮软组织缺损面积2.0 cm×2.0 cm~3.0 cm×6.0 cm。带蒂骨膜切取面积2.0 cm×3.0 cm~3.0 cm×3.5 cm,局部皮切取面积为8.0 cm×13.0 cm~12.0 cm×16.0 cm。1例患者术后5 d仍有脑脊液,予以持续腰大池椎管穿刺脑脊液引流,1后愈合;1例患者皮缝合口局部愈合不良,经门诊换药2后痊愈。术后随访3~17个月,均未再出现脑脊液,未发生颅内感染、额纹消失、头皮麻木及坏死等其他并发症。结论通过带蒂颅骨膜修复硬脑膜缺损可较好地治疗慢性脑脊液,且供区损伤小、并发症少。

  • 标签: 脑脊液泄漏 带蒂颅骨膜瓣 硬脑膜缺损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心脏手术的护理配合措施展开对比分析。方法对60例需实施重症心脏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探讨,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0例,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护理总有效率为93.33%、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为96.67%同对照组患者的66.67%和70.00%相比,P<0.05。结论个性化干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重症心脏换瓣手术 护理配合措施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常见误诊与诊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孕妇,共300例,对比分析胎儿出生前后的超声心电图,确定常见的误诊和诊情况。结果待胎儿出生以后又一次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10例产前诊的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占总体胎儿的3.33%(10/300)。4例误诊,占总体胎儿的1.33%(4/300)。结论在胎儿心脏的检查中应用超声心电图检查,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促进临床诊断率的显著提高,能够及时的发现误诊和诊的情况,基于其本身的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非常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的应用。

  • 标签: ?胎儿心脏 超声检查 常见误诊 漏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评价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瓣膜置换术中保留二尖装置的临床效果。方法回归分析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共12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保留二尖装置分为保留组(62例)和未保留组(58例)。对比术后3个月2组心功能分级和左室功能指标。结果保留组3个月后心功能分级与未保留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心功能改善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3个月后保留组LVEF高于未保留组(P<0.05),LVEDD和LVESD均低于未保留组(P<0.05)。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换术中保留二尖装置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效果理想。

  • 标签: 二尖瓣装置 风湿性心脏病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0例重症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情况,总结护理经验与护理效果。结果30例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术后2例早期死亡,死亡率4.35%;20例心功能恢复至Ⅰ级,10例Ⅱ级,1例Ⅲ级。结论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有利于提高重症心脏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 标签: 重症心脏换瓣手术 护理 围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