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额窦炎的效果及对患者嗅觉功能和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武装警察部队河南省总队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额窦炎患者的资料,其中48例实施鼻内窥镜下改良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术为观察组,32例实施鼻内窥镜下常规入路额窦开放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临床疗效,手术前、手术2周后嗅觉功能,以及术后6个月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患者平均嗅觉阈值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额窦炎可减少手术创伤,降低复发率,利于患者嗅觉功能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额窦炎治疗中,采取鼻窦药物支架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接诊的42例额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为其提供鼻窦药物支架干预,观察术后治疗效果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Lund-Kennedy评分变化。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Lund-Kennedy评分,术后1个月为(2.23±0.33)分,术后3个月为(1.61±0.30)分,术后6个月为(1.54±0.22)分,术后12个月为(1.23±0.18)分,均低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慢性鼻窦炎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由于手术创伤、鼻部黏膜解剖特点等原因,术后会有少量出血或血性分泌物流出,均属正常情况,不要紧张,可以用面巾纸轻轻擦拭即可。如感觉有液体自鼻腔流至口腔(多为鼻内出血或分泌物有后鼻孔流至口腔)请尽量吐出,不要咽下,以便观察出血量,防止误咽导致胃肠道不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加置换疗法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效果。方法对124例小儿慢性鼻窦炎采用中西医结合加置换疗法治疗。结果治愈75.8%,显效16.9%,总有效率为92.7%。结论中西医结合加置换疗法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小儿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儿童的身体未发育完善和抵抗力低,发生并发症的倾向高于成人,尤其是小儿,因其临床症状不如成人严重及典型,患儿又不能自述,故常易延误治疗,致使小儿鼻窦炎迁延不愈,导致中耳炎、下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的学习及身心健康。传统的鼻窦开放根治术以及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内窥镜下功能性鼻窦开放引流术,不失为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然而,小儿鼻窦结构发育尚未完全,炎症造成的鼻腔鼻窦生理功能障碍可逆性大,且小儿难以耐受创伤性手术,故宜采用保守疗法。儿童急性鼻窦炎以保守治疗为主,无论有无并发症,都应积极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局部用药以通气引流为主,也可行局部热敷及鼻腔蒸气吸入。一部分小儿的急性鼻窦炎可随原发病的痊愈而自行消散。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鼻内可滴用血管收缩剂,有变态反应因素者,可以全身应用抗变态反应药物。儿童的慢性鼻窦炎可作负压置换疗法。对慢性鼻窦炎而有腭扁桃体肥大者,则应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并连同腺样体一并刮除。对迁延不愈的小儿鼻窦炎,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可考虑施行鼻中隔矫正术、下鼻道鼻内开窗术或鼻息肉切除术。上颌窦穿刺冲洗术及冲洗后向窦内注入抗菌药物,是治疗小儿慢性上颌窦炎久治不愈的有效方法。但此法使用时应操作慎重,以免发生意外,穿刺应在全麻下进行。儿童鼻窦炎无并发症时,不要轻易施行手术治疗。可在上述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配合中成药、理疗等方法促使其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4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成护理干预组、对照组。各73例,年龄、性别、病情构成比无差异。两组患者均进行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治疗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康复疗效。结果护理干预组73例患者,康复69例占90.6%。对照组73例,患者康复45例,占61.6%。护理干预组患者康复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慢性鼻窦炎的康复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荔花鼻窦炎片治疗急性鼻窦炎与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经检查确诊为鼻窦炎的患者分为A、B组,A组(急性鼻窦炎患者,50例);B组(慢性鼻窦炎患者,50例)给予荔花鼻窦炎片口服,3片/次,3次/天。7天为1疗程。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为92.00%,B组的总有效率为88.00%。结论荔花鼻窦炎片。治疗急性鼻窦炎与慢性鼻窦炎都有效,但荔花鼻窦炎片对急性鼻窦炎疗效较佳。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是针对患有慢性的鼻窦炎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研究,并根据病因的情况作出一些预防的措施,进行临床的监护以及护理,及时解决患者的一些困难,实现根治鼻窦炎,减轻病者痛苦。方法:通过近一段时间内对医院内鼻窦炎患者 300例的观察,认真研究他们各自的发病原因,并对其进行认真的观察护理,找到合适的治理措施,减轻患病者的痛苦。结果:对于患者本人和患者的技术应该做好很好的护理和管理,注意平时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