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规范手工交叉配血的工作流程,减少由工作人员非技术因素,而导致定型或配血错误的情况发生。方法设计一种新交叉配血试管架,此本试管架共分以下几个分区1、病员标本区;2、献血者标本区;3、交叉配血检验次侧样本区;4、交叉配血检验主侧样本区;5、血型试验区;6、自身对照区。本试管架在制作的过程中对上层的平面应用不同颜色的框线或实物横隔以区分不同的分区,并用文字对各区标本孔进行标示,可以采用三层式,底层、中层和上层的平面结构一致,孔径的直径以稍大于常用检验试管的直径(12mm-14mm)为宜,尺寸以长270mm、宽110mm、高70mm左右为宜,底层可制成U型。可以根据需求增加或减少放置献血者标本、交叉配血标本、定型标本的孔数。结论本试管架解决了目前医院在交叉配血工作中无专用试管架的不足之处,可以统一工作人员的手工交叉配血流程,避免反复取样,交叉污染,遗漏,错加血样等现象。具有结构紧凑、制造简便、使用方便,为医院交叉配血试验提供了一种非常实用的新型试管架。
简介:目的:探讨玻璃珠柱凝集法在临床应用中鉴定血型的准确性。方法:用全自动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统和传统试管法分别对我院住院患者22919例抗凝样本进行血型鉴定并比较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全自动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统鉴定血型的准确率达到100%,鉴定结果中Rh(D)阴性为70例,阴性率为0.3%,且鉴定出1例弱D。结论:全自动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统将血型鉴定从加样到判读整个过程实现了标准化和自动化,能消除许多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判定,为安全输血提供了保障。
简介:目的:比较微柱凝胶法与试管法对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免疫性抗体的检出率。方法:对临床表现为高胆红素血症、疑似HDN的患儿血标本同时用微柱凝胶法和试管法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游离试验及抗体放散试验,并对患儿阳性血标本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及其效价测定。结果:在275例临床表现为高胆红素血症、疑似HDN的患儿血标本中,用试管法检出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180例(65.5%),抗体游离试验阳性197例(71.6%),抗体放散试验阳性210例(76.4%);用微柱凝胶法检出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224例(81.5%),抗体游离试验阳性238例(86.5%),抗体放散试验阳性251例(91.3%)。微柱凝胶法比试管法的凝集强度高1+~2+。结论:微柱凝胶法的敏感性略高于试管法,具有操作简便,影响因素少,易于标准化,结果客观及保存时间长等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试管酶试验检测法(TCT)和微柱凝胶卡氏检测法(MGCT)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3项试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的210例HDN标本同时用TCT法、MGCT法对患儿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血游离抗体检测及患儿红细胞放散液鉴定3项试验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拟诊的210例HDN标本用TCT检测出符合ABO-HDN血型血清学特征阳性为160例(76.2%);MGCT检测阳性190例(90.5%)。TCT和MGCT直抗试验、游离试验和释放试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66.6%、71.9%、76.2%、和81.4%、86.2%、90.5%。两种方法的HDN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MGCT比TCT检测凝集强度高1+—2+。结论MGCT法快速准确检测出HDN,操作简单方便,方法学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结果能较长时间保存,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达90.5%,可为HDN提供可靠的实验室诊断依据,适用于临床常规检测项目。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柱凝胶卡和试管法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ABO-HDN)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出生的高度疑似ABO-HDN的患儿132例,男70例,女62例,日龄1~10 d,体质量2.7~3.6 kg。所有患儿均行血型检测,分别采用微柱凝胶卡和试管法进行红细胞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抗体放散试验,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溶血三项试验阳性率。结果132例疑似ABO-HDN患儿经综合分析临床确诊125例,微柱凝胶卡的红细胞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76.80%,96/125)、血清游离抗体试验阳性率(90.40%,113/125)、抗体放散试验阳性率(99.20%,124/125)均高于试管法(59.20%、66.40%、7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卡诊断ABO-HDN与试管法比较能提高溶血三项试验的阳性检出率,可用于ABO-HDN的早期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试管法、凝胶卡法两种方法对ABO血型不相合肾移植受者不同血型抗体效价检测的界值,为ABO血型不相合肾移植术前抗体效价临界值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行ABO血型不相合214例肾移植受者的681例次血型抗体效价资料,A型135例次,B型168例次,O型378例次。对使用两种方法进行ABO血型IgM抗体效价测定的结果进行差异性、相关性以及一致性的统计分析。结果试管法检测结果比凝胶卡法低2个梯度(4倍稀释),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Spearman检验结果提示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呈显著相关(P<0.000 1),组内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于A型受者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一般[组内相关系数(ICC)=0.640],对于B型受者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ICC=0.751),而对于O型受者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差(ICC<0.4)。当试管法检测结果界值设定为:A型抗B效价为16、B型抗A效价为8、O型抗A与抗B效价均为8时,与之对应的凝胶卡法界值为:A型抗B效价为32、B型抗A效价为16、O型抗A和抗B效价为16。结论试管法与凝胶卡法在IgM血型抗体效价的检测结果上存在相关性,凝胶卡法操作更易标准化且结果判断更客观,我们推荐使用中性凝胶卡法进行ABO血型抗体效价测定,为临床提供相对稳定且具有一定可重复性的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患者诊断中将微柱凝胶卡与试管法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展开对比研究,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接收的100例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患者为例,将对患儿进行诊断时,以不同方法为主,将其分为两组,一组50例采用微柱凝胶卡检测诊断,为试验组,另外一组50例患儿采用试管法进行诊断,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直接抗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和放散试验方面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并与对照组形成显著差异,P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患者诊断中将微柱凝胶卡与试管法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展开对比研究,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接收的100例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患者为例,将对患儿进行诊断时,以不同方法为主,将其分为两组,一组50例采用微柱凝胶卡检测诊断,为试验组,另外一组50例患儿采用试管法进行诊断,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直接抗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和放散试验方面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并与对照组形成显著差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