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刊1994年3—4两期连载了约翰·肯特恩·加尔布雷斯先生的《"泡沫"的故事——世界金融投机历史的简要回顾》一书的中译稿,引起许多读者的热切关注。诚如加尔布雷斯先生在结束该书时所断言的:类似的"投机事件一定会不止一次地重现于我们的生活舞台"。加氏的故事只续说到1987年的"华尔街股市风暴",对于八九十年代之交日本"泡沫经济"的膨胀,仅是在该书第七章最后一节略有涉及。经济学界将80年代称之为金融投机之风蔓延的时代。然而,进入90年代,金融投机之风似乎更劲。短短数年间,可圈可点的投机风潮,除日本"平成景气"的升腾与破灭之外,还有堕入"金钱游戏"的台湾、从"龙"座上跌落的韩国、曝出"迈赫塔股市超级诈骗丑闻"的印度、搅起"MMM"风波的俄罗斯,以及1992—93年投机热浪翻滚的中国等。1994年12月下旬,墨西哥金融市场比索大幅贬值,资金大量外流,爆发了一场全球为之震惊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其影响波及美、德、法、日等市场经济强国;今年2月23日,中国上证所国债期货交易中出现严重违规行为,"2.23"投机风波惊震全国;三日之后,即2月26日,有着233年悠久历史的英国最古老的商人银行——巴林银行因使用衍生工具失策宣告破产,旋即引起世界股市、尤其亚洲股市的剧烈动荡……"投机的历史没有完结",看来我们的故事还将继续"讲个不停"。
简介:在物资短缺的年代,投机商囤积居奇,牟取暴利,扰乱市场,因此大家痛恨之。现代汉语字典把“投机”解释为“利用时机谋取私利”就不言而喻了。然而,时光流逝到现在,科技高度发达,信息快速传播,物资生产能力巨大,法律制度比较健全,物资短缺不再令人头痛,也难以给居奇者以牟利机会,给消费者以受损的痛苦,投机者的收益不再来自于消费者或需求者的血汗,而来自于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而实现的消费者或需求者的喜悦的剩余。即:现代投机者的成功以他人受益为前提,遵守既定的社会法则的结果,在“利他”中实现“利己”。这样的投机,我们不欢迎难道还要拒绝?我们还要始终认为,投机是一种难以容忍的现象或行为,把它与投资对立起来吗?还需要把它理解为采用“不正当手段”、“骗取不义之财”、“扰乱市场秩序”的同义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