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建立PICC护理专科门诊的规范管理对PICC患者的作用。方法向院部申请建立PICC门诊护理业务项目,获批后设置独立的PICC门诊区域。选派3名PICC专科门诊护理人员,确定护理服务范围及内容、工作职责,安排诊室的治疗时间,制定操作规程。建立PICC护理档案和维护手册。结果开设PICC护理专科置管门诊3年来,共置管662例,传统方法置管195例,B超引导下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387例,基于心电图高尖P波用于PICC尖端精准定位置管100余例,穿刺成功率100%,无一例出现置管中意外和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开设PICC维护门诊一年来,共维护导管2500例次,输液港护理288例次,接诊外院来我院门诊溶栓11例。结论开展PICC护理专科门诊,满足了PICC置管患者连续性护理的需求,为患者提供规范、便捷、优质的专科护理服务,降低了置管并发症,提高穿刺成功率,促进了护理专业化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耳鼻喉手术护理专科组的设置及效果评价。方法按专科化模式培养手术室耳鼻喉护理专科组组长和专科护士,设置耳鼻喉手术护理团队及培训考核体系,并对此体系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和手术配合质量得到了提高,提高了专科手术医生和病人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结论手术室专科护理团队的设置和培养,能适应外科手术日益专科化发展的需求,提高专科知识水平和工作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专科门诊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状况,为提高护理专科门诊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提供依据。方法:某院逐步开设了11个护理专科门诊,对2021年1月-2023年1月之间的护理专科门诊工作量及护理质量控制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将开展门诊专科护理前后专科护理门诊工作成效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门诊实施专科护理以来,护理质量控制成绩逐年提高,门诊接诊病人13561人,工作量增加了近2千人,护理质量提高了8个百分点。护理人员通过上门服务获得较高的职业认同分值,得分为(122.57±15)。结论:开展专科门诊护理,满足病人的个性化需求,多部门合作,可提高专科门诊服务质量,拓宽专科护士职业发展平台,增强其职业认同感。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营养支持护理专科小组在我院的实践经验,探讨其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2589例需进行营养支持的患者为对照组,收集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院3105例需进行营养支持的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营养支持护理的常规护理。观察组由营养支持护理专科小组采用专业化营养支持管理,成立营养支持护理专科小组、小组运作与管理、开展专业化营养支持护理与管理。比较两组肠内、肠外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我院营养支持护理专科小组成立以来各种营养相关的小组活动、质量督查、全院年会诊量等开展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肠内、肠外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为4.3%,对照组患者肠内、肠外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为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院营养支持护理专科小组开展营养专题学术报告和讲座10次、营养主题护理查房5次、典型个案护理讨论8次、营养相关操作竞赛2次;制订了护理标准2项,技术操作规范4项;开展肠内营养督查80例次,肠外营养督查55例次;在全院年会诊量增长了39.2%。结论成立营养支持护理专科小组,采用专业化营养支持管理,可减少营养支持过程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营养支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科护理专科敏感指标的构建对临床护理的作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实施儿科护理专科敏感指标构建后43名护士以及30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另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实施儿科护理专科敏感指标构建前的43名护士以及300例患儿进行对照组。比较两组护士专科技能掌握情况,患儿跌倒坠床、皮肤损伤、留置针非计划穿刺情况以及患儿父母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的专科技能掌握合格率为100.00%(43/43),高于对照组的90.70%(3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跌倒坠床、皮肤损伤、留置针非计划穿刺发生率分别为0.33%(2/300)、1.00%(3/300)、0.33%(1/3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8/300)、3.67%(11/300)、3.00%(9/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父母满意度为95.67%(287/3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67%(275/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专科敏感指标的构建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减少患儿跌倒坠床、皮肤损伤、留置针非计划穿刺发生风险,同时有利于提高患儿父母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