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型按压方法预防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局部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皮下注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新型按压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皮下出血率与出血程度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下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出血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新型按压方法对于低分子皮下注射后局部出血具有预防效果,可使局部出血程度有效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 2015年 1月~ 2016年 7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30例。两组均给予口服降压药、抗凝血、血管扩张及促进心肌代谢药物治疗 ,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一周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88.8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 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 预后效果好 ,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钠(Lowmolecularheparinsodium,LMHS)对治疗伴有高凝状态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肾内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30例,且符合高凝状态的相关诊断标准,在其30例患者中随机选取男患者20例,女患者10例,可随机分为治疗、对照两组,每组将分配1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患者10例,女患者5例,治疗组男患者9例,女患者6例,同时对照组将给予糖皮质激素结合免疫抑制剂对症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配合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两组患者需在年龄、病程、不良反应程度、临床症状上均无明显差异,对糖皮质激素无明显禁忌症;经治疗三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一次实验室安全性检查化验,主要包含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血清ALB、血清TP)、24h尿蛋白U-PRO、凝血功能(APTT、PT)及肝肾功能(BUN、Cr)等相关指标的水平,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有无明显差异;若差异明显,可以认为低分子肝素钠在治疗高凝状态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有显著性疗效的。结果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比较,可见两组患者24h尿蛋白、BUN、Cr水平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所下降,血ALB、血TP、凝血APTT、凝血PT均明显上升,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均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患者通过治疗后血ALB、血TP的水平明显升高,提高了血液的流动性,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血ALB、血TP的水平也有所上升,但相对于治疗前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通过对两组具有高凝状态患者的相关实验室安全性检查的临床观察与对比分析,显然治疗组患者通过加低分子肝肾钠的治疗后,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均明显高于对组照,因此可通过此治疗方案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降低患者罹患血栓的风险,减少尿中蛋白的排量,从而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对于有水肿的患者,还应注意多卧床休息和加强营养。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皮下瘀斑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5月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100例,将这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使用普通1ml注射器组,观察组使用无菌胰岛素1ml注射器组。两组治疗均使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I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续用3~5d,观察两组皮下瘀斑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引起皮下瘀斑的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使用无菌胰岛素1ml注射器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可以有效降低皮下瘀斑的发生率并缩小瘀斑面积。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采取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45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3例,采用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心脏事件发生概率为0.00%,冠状动脉再通率为78.26%,病死率为4.35%;对照组心脏事件发生概率为22.73%,冠状动脉再通率为40.91%,病死率为27.27%;实验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脏事件发生概率以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在腰椎减压术后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干预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126例接受腰椎管减压术病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3)与研究组(n=63),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用药方式,同时配合物理预防,研究组于其基础上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对比两组手术切口引流量、D-二聚体浓度、PT、APTT、静脉血栓以及肺栓塞出现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D-二聚体(0.54±0.13)mg/L,明显低于对照组(0.68±0.17)mg/L,且PT(10.94±0.41)s、APTT(27.51±4.02)s,明显大于对照组(8.27±0.35)s、(25.89±3.74)s(P<0.05);两组切口引流量比较不具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静脉血栓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15.87%(P<0.05);两组均未出现脑出血、皮下出血、泌尿系统或者消化系统出血、血小板减少症等并发症。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干预行腰椎减压术患者,可改善各项凝血指标,显著降低术后静脉血栓产生率,同时不会提高出血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推广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