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抵抗是神经介入术后缺血事件再发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探讨可能导致药物抵抗的风险基因和位点。方法:以神经介入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为研究对象,对遗传因素导致的阿司匹林抵抗和氯吡格雷抵抗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结果与结论:阿司匹林抵抗的研究结果间存在争议,目前没有公认的基因位点变异与阿司匹林抵抗相关;CYP2C19弱代谢是氯吡格雷抵抗的重要因素,但CYP2C19仅能解释约12%的药物抵抗,因此临床并不推荐常规进行该基因的检测,氯吡格雷抵抗的主要因素仍在研究当中。此外,当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心血管病患者,在脑血管病患者中药物抵抗的研究有待加强。
简介:自媒体曾发文指责某些学者或者某些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雷人语言。当然,不能说自媒体的指责都客观公正,有时确实也有些偏颇,却并非无中生有,这就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学者拥有话语权是社会赋予的权利,应该尊重其话语权;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发声是履行职责,也必须给予应有的尊重。通常认为,学者没权,但细细思量,学者可以在媒体上发声,也可以通过撰
简介:网络“丧文化”不是一个严格的命名,它笼统地指称一种流行于网络社交媒体的亚文化现象。这种现象的主要表现是一些80后、90后的年青人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上,用充满颓废和哀伤的表情包、图片、视频、文字,来表达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绝望的生存状态。“丧文化”现象的代表符号有“葛优躺”、“北京瘫”、网红青蛙PEPE、四肢的咸鱼、日本卡通形象懒蛋蛋、马男波杰克,以及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歌曲《感觉身体被掏空》等。这些符号无一例外都是在传递一种“我已经是个废物”的颓废自嘲式信息。这种现象与屌丝、杀马特、直播等网络亚文化一起构成当代社会青年的心理和文化景观。目前这种以颓废气质为标榜的“丧文化”,正通过各种媒体终端和社交网站,迅速进入到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在一部分年轻人中引起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