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马克思(1818—1883)与波德里亚(1929-2007)是分处两个世纪的两位思想家,尽管他们各自所处时代的特征与哲学主题不尽相同,从两者的著述中也可明显觉察到研究方法的差异,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社会批判的题域和靶心,即对拜物逻辑的批判——不是对碎片式的拜物形式的批判,也不是对一般感觉形态的拜物现象的批判,而是以一种成熟的哲学历史观和人学观念,综合性地运用社会科学体系框架内的若干方法,对工业文明发端以来人的逻辑与物的逻辑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关系的揭示、反思及其追问。“物化-幻化-异化”乃是拜物逻辑的内在模式。波德里亚对拜物逻辑的批判和解读,反映的正是马克思关于货币化生存世界哲学批判的学术传统。[著者文摘]
简介:11世纪拜占廷史家阿塔雷亚迪斯作为最主要的记录者,详细记载了陆政大臣尼基弗鲁斯施行于70年代间的谷物改革。改革给当地人民的财产和生活带来沉重打击,遭到当地人民的强烈仇视。阿塔雷亚迪斯认为尼基弗鲁斯施行改革的原因在于天性邪恶的他妄图用帝国大权来不断满足其过度膨胀的贪欲。但实际上,该大臣施行改革是以国家整体利益为出发点,为了应急处理帝国面临的种种危机。只不过,帝国政府执行公务时暴露出的腐败低能侵害了试点地方民众正常生活的权益,而且它借谷物改革暴力打击地方权贵势力的政治意图更侵犯了以阿塔雷亚迪斯为代表的地方权贵的实际利益,这是作者仇视改革和陆政大臣的根本原因。阿塔雷亚迪斯对谷物改革的态度实质上反映出地方与中央、地方权贵同帝国政府之间存在的尖锐对立与冲突。
简介:我老家把扫墓叫"拜祖"。农历三月三除了"歌好"的内容之外,还有拜祖的活动。我父亲于四十年代初为了寻求理想,离开了家乡,浪迹天涯半世纪,在外成家立业,养育儿孙,极少回乡。其中许多原因只要是经历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人便不言而喻了。因此,我出生之后,就生活在革命的氛围里,早先的教育使
简介:我是在搞地方志那年的夏天,走遍我所居住的这个城市的周边村镇时认识再乃拜的。那时的再乃拜住在红石镇上,已是一个年近八十岁的老太太,我就管她叫再奶奶。我说:“再奶奶,给我拿两个烧饼,要豆沙馅的。”再乃拜就笑呵呵地边递给我烧饼边对我说:“小魏同志,你写地方志写到哪儿了?”我看着再乃拜头上的白色头巾,曾经很好看的脸上洋溢着对晚辈异乎寻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