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丽水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行病理检查的石蜡切片组织标本500份,分别对石蜡切片组织标本进行常规HE染色(对照组)、改良HE染色(观察组),比较两组染色优片率、染色质量评分,并比较两种染色方法病理检查对各疾病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胃肠道活检组织、骨组织、腹腔脏器组织、甲状腺活检组织的染色优片率分别为95.51%(85/89)、94.87%(111/117)、96.74%(208/215)、94.94%(75/79),均高于对照组的82.02%(73/89)、85.47%(100/117)、91.16%(196/215)、83.54%(66/79)(χ2=8.114、5.834、5.895、5.339,均P<0.05)。观察组各类标本的组织结构清晰度、细胞核染色效果、细胞质染色效果、细胞核质对比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7.146、7.301、7.499、7.566,8.062、8.225、8.287、8.250,10.954、11.044、10.786、11.305,10.941、11.222、10.996、10.750,均P<0.05)。观察组对胃肠道病变、骨病、腹腔脏器病变、甲状腺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63%(86/89)、96.58%(113/117)、98.14%(211/215)、96.20%(76/79),均高于对照组的84.27%(75/89)、88.89%(104/117)、93.49%(201/215)、86.08%(68/79)(χ2=7.869、5.138、5.798、5.016,均P<0.05)。结论改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提高石蜡切片组织标本的染色质量,有利于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的供肾病理评估体系和改良的术式在成人双肾移植(DKT)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并评估其疗效,以期为扩大标准的供者供肾移植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实施的10例按照统一标准实施的成人DKT临床资料,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为(57.9±12.8)岁;体重指数(BMI)为(24.1±4.1)kg/m2;捐献类型中心脏死亡7例,脑死亡3例;获取前血肌酐为107.6(93.3,163.5)μmol/L。所有双供肾均行零点穿刺活检,通过结合Banff标准和Remuzzi评分,优化病理评估体系进行评分,结果提示肾小球硬化左肾为2.0(1.5,2.0)、右肾为1.5(1.0,2.0);Remuzzi评分左肾为(4.4±1.2)分、右肾为(3.6±1.5)分。10例成人DKT受者中,全部为男性;年龄为(43.1±9.0)岁;BMI为(22.2±1.9)kg/m2;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均为阴性。结果10例受者均采用改良的术式,双肾置于髂血管外侧,采用不带瓣方案,上方肾脏的肾动脉首选与髂内动脉吻合,手术时间为(195±54.3)min;出院时血肌酐为125.0(102.0,199.0)μmol/L,肾动态显像结果提示肾小球滤过率左肾(30.0±8.2)ml/min、右肾(29.2±13.9)ml/min,磁共振血管造影结果提示移植肾动、静脉走行规则;手术至出院时间为(22.4±4.7)d。与同期单肾移植(SKT)比较,DKT出院时血肌酐低于SKT,移植物功能延迟(DGF)发生率高于SK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KT手术至出院时间长于SKT(P<0.05)。术后并发症中供者来源感染(DDI)2例、DGF 5例,未发生血管和输尿管等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10例受者肾功能维持稳定,无显著波动。结论优化的供肾病理评估体系和改良的肾移植术式应用于成人DKT中,其安全性较高、实施的可行性较好,术后移植双肾功能恢复顺利,但仍需长期随访并评估其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HE染色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取本院病理科在2020年10月-2022年6月期间检测的200例病理标本,比较两组病理标本染色合格率、标本合格率及不同类型病理组织切片染色合格率差异。结果:研究组病理标本在染色合格率、标本合格率及不同类型病理组织切片染色合格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HE染色可以在病理诊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规范制作,根据不同组织完成对应的固定、脱水、切片操作,提高制片质量,保障病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为医师诊疗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在2017.5-2018.6,研究对象为病理科120份石蜡切片,其中A组:60份,常规HE染色;B组:60份,改进后的HE染色方法。回顾分析不同HE染色病理诊断结果。结果:B组患者病理诊断中应用改进HE染色后对应的染色标准率为95.00%,明显高于A组81.67%的染色标准率,数据对比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c2=3.840,P<0.05)。结论: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依据不同组织的病理特点,针对性的选取制片以及染色方法,通过HE染色病理技术改进提高染色标准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HE染色在疾病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于我院检验科并需要做HE染色进行相关病理诊断的800份石蜡病理切片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病理切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HE染色效果及检测准确度的因素进行探讨,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这800份石蜡病理切片中,来自胃肠肝胆的组织有200片,染色结果达到甲级的有197片,达标率为98.5%(197/200),来自骨组织的病理切片有200片,甲级染色的有170片,达标率为85%(170/200),来自胃肠活检的切片有200片,甲级染色的有182片,达标率为91%(182/200),来自脂肪组织的病理切片有200片,甲级染色的有180片,达标率为90%(180/200),总的染色达标率为91.12%;而在71份染色不达标的病理切片中,染色结果均匀性不达标的有20份,占比28.17%(20/71),染色结果清晰度不达标的有30例,占比42.25%(30/71),病理切片被污染的有11片,占比15.49%(11/71),切片脱落的有10片,占比14.08%(10/71)。且各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染色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其染色的结果直接会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根据不同的组织切片,不同的疾病,应该采取相应的取材及染色措施,并且针对一些影响染色结果准确性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理诊断中病理技术HE染色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6月到2017年7月320例病理组织石蜡切片作为分析对象,随机编号法纳入参照组与实验组(n=160)。参照组实施HE染色,实验组基于参照组操作期间存在的不足之处予以改进,实施HE染色。比较两组切片的染色诊断准确率。结果参照组脂肪、胃肠及胆囊方面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7.27%、90%及89.66%,实验组脂肪、胃肠及胆囊方面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5.56%、98.75%及98.28%,组间差异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诊断中病理技术HE染色的应用价值较高,需要基于组织切片特点实施差异性染色技术,进而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为患者进一步治疗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500例病理诊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HE 染色,对样本的合格率等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探究样本出现不合格的可能性原因。结果:通过将所有样本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发现本次样本中有475例合格,占比为95.00%,而本次不合格的样本数为25例,占比为5.00%。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在本次研究中造成样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染色不均匀,组织切片脱落,切片发生污染,染色较为困难以及染色模糊,发生上述原因的样本数分别为4例、占比为16.00%;5例、占比为25.00%;5例、占比为25.00%;3例、占比为15.00%;8例、占比为40.00%。结论:在对样本进行HE染色时,虽然其成功率较高,但仍需对细节性问题进行注意,对相关的不良因素等进行有效规避,尽量保障诊断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