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论述了敦煌莫高窟飞天艺术的起源,分析了各个朝代飞天的艺术特征,以及飞天的构图、造型和色彩所形成的浪漫主义装饰风格。

  • 标签: 敦煌 飞天 艺术 特征 装饰美
  • 简介:敦煌石窟,是敦煌地区石窟的总称,包括敦煌市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县的榆林窟、东千佛洞、肃北县的五个庙石窟敦煌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麓。它开创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营造时逾千年,现存洞窟735个,窟群南北长1680米,分南北两区。至今保存有彩塑2000余尊,壁画45000平方米。是我国最早被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石窟

  • 标签: 敦煌石窟 敦煌莫高窟 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地区 敦煌市 千佛洞
  • 简介:论述了敦煌石窟彩绘艺术颜料的研究背景、科学分析方法和结果.并根据史料所载以及现代科学的实际勘探考察,结合颜料的科学分析,对敦煌石窟艺术所用的朱砂、铅丹、赭石、绛矾、雄黄、雌黄、密陀僧、金粉、金箔、石绿、铜绿、石青、青金石、群青、铅粉、石膏、白垩、云母、二氧化铅等主要矿物质颜料的化学成分、应用及其产地进行了探索.

  • 标签: 敦煌石窟 彩绘艺术 颜料应用 产地
  • 简介:<正>沿着有名的河西走廊到新疆,通往苏联的兰新鉄路正在修建。在鉄路沿线,一些新的工业据点也不断出现。今天,这里是一条正修建着的幸祖的友誼之路。它是我国各族人民以及中苏等国人民进行物貭文化交流的道路。在古代这里也曾經是条光荣的友誼之路——在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的时候,沟通中西交通的要道。当今天我們通过这里,看到社会主义建設正給我們和我們的后代带来幸福的时候,我們还可以看到那些古代遺留下来的,祖先們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所作的貢献。特别是文化上的伟大貢献。河西走廊是黄河以西、祁連山以北、龙首山和合黎山以南的一条狹長的地带。在带形的原野上,只有稀疏的村落和田园,大部分是待开垦的处女地和荒漠。远处祁連山上的积雪是一片銀白,融雪通

  • 标签: 文化交流 壁画 净土变 本生故事 敦煌莫高窟 敦煌石窟
  • 简介:于阗国王供养人画像等形象作为一类独特的图像出现于敦煌石窟中,文章首先简略交代此类图像出现于敦煌石窟的社会历史背景,即是与五代宋曹氏归义军时期沙州与于阗的特殊关系密不可分。接着从图像学角度对该类图像进行了解读,分别探讨了于阗画像的宗教象征意义和邈真写真特性。最后又分别从供养人盲像与洞窟窟主关系、洞窟新题材的出现及其相互关联两个方面就此类画像在洞窟中的性质与意义表明作者的观点。

  • 标签: 敦煌石窟 于阗国王画像
  • 简介:DunhuangGrottoartintheTangDynastyiscategorizedbyscholars,intermsofitslocalhistoricfeatures,intofourstages:EarlyTang,PrimeTang,MidTangandLateTang.Thispaperfocusesontheperiodfrom786to848(MidTangduringtheTuboperiod).

  • 标签: 中的时代 吐蕃统治 敦煌石窟艺术
  • 简介:本文以敦煌中唐时期的涅槃像与涅槃经变为主,探讨其中涉及的思想内涵,并重点讨论莫高窟第44窟与第158窟。第44为中心柱窟,对延续北朝中心柱窟的涅槃思想有其意义;第158为涅槃窟,在涅槃的主题思想下,统合显密,并以十方三世净土来诠释主尊涅槊佛之清净法身体性。中唐石窟造像的涅槃主题仍以法身为核心,法身实相本就清净,但早期义学以中观为主导,故强调其不生不灭,唐代唯识思想兴盛,相对于染依而强调其清净本性。法身之清净体性与实相不悖,而更能彰显涅槃常乐我净之最高境界!

  • 标签: 中唐 敦煌 涅槃 44窟 158窟
  • 简介:出版全集由敦煌研究院主编。舞蹈卷由王克芬主编。该书收入了敦煌有壁画的492个洞窟中的舞蹈图像。从公元4世纪的北凉时代至公元14世纪的元代,共202幅舞图。其中包括臆想中神佛世界的天乐舞和人间俗乐舞两大类。天乐舞含天宫伎乐,飞天伎乐、化生伎乐、经变伎乐以及各种护法神如金刚

  • 标签: 全集 舞蹈 乐舞 俗乐 金刚 壁画
  • 简介:十六国北朝时代,是敦煌莫高窟营建的第一个阶段,这期间,敦煌艺术家们经过吸收西域传来的艺术风格,并结合汉晋以来的传统艺术,创造出了具有敦煌本地特点的佛像艺术。又在北朝后期受中原文化的冲击,而形成了新的时代特点。本文在对莫高窟早期佛像作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佛像的类型,从而探讨不同类型的来源等问题。

  • 标签: 佛像艺术 敦煌石窟 早期 十六国北朝 敦煌莫高窟 源流
  • 简介:本文是首次对敦煌石窟壁画儿童图像系统考察的简报。莫高窟和榆林窟中有关儿童图像的资料非常丰富,时间从北朝延续至宋元。在长达一千年的时间里,儿童图像风格大体经历了简略、细腻、程式化的过程。佛传故事、本生故事、经变是儿童图像的主要绘画依据。众多儿童图像,反映了中古时期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一部中古儿童生活史。

  • 标签: 敦煌 儿童 石窟
  • 简介:21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文介绍了该书的主要内容、特色及价值。

  • 标签: 敦煌 石窟营建 佛教考古
  • 简介:煌莫高窟共490余窟,只有列285号的西魏大统四、五年禅窟中的壁画,绘著象头人身的誐尼沙(Ganesa),位于大自在天的下面。窟中这样的像从来只出现一次,以后便消失了。闻说榆林窟亦有一幅,惜未获睹。誐尼沙在印度教的神话里,地位甚高,他是代表智慧和学问之神(godofwisdom),又是淫婆(Siva)与婆罗和底(Pāravatī)的儿子,从古事纪(Purānas)时代以来即受到崇高的歌颂。何以敦煌石窟只有一见?我在膽拜该窟之后,这个问题一直回旋在脑海中,久未解决。

  • 标签: 敦煌石窟 莫高窟 榆林窟 印度教 西魏 壁画
  • 简介:这是一部从美术史角度系统研究敦煌石窟艺术发展史的专著。本书入选了敦煌研究院学术史库、北京市“三个一面”原创出版工程,属于“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顺目,受到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北京市文创专项资金的资助。

  • 标签: 敦煌石窟 美术史 十六国北朝 简介 出版规划 艺术发展史
  • 简介:本文通过对敦煌石窟壁画进行系统的调查,揭示出壁画图像所反映的古代伦理亲情下的儿童生活,指出在传统"好孩子"的观念下,传世文献中对母子天性及儿童在父母慈爱之下所享受的快乐和成长过程表现不足。

  • 标签: 敦煌石窟 壁画 儿童生活
  • 简介:商朝的奇幻之旅今天我和伙伴们一起去参观著名的敦煌石窟,可是很快,我们跟导游走散了。在一个最不显眼的石窟内,运气异常“好”的我“靠了个空”。这是一道暗阁,里面有数不尽的楼梯。古老的墙上记载着许许多多没有出现过的历史故事。越往里走,光就越显稀疏。忽然,脑袋一片眩晕……

  • 标签: 敦煌石窟 商朝 世界 历史故事
  • 简介:从沙州回鹘时期敦煌石窟的供养人衣冠服饰看,沙州回鹘供养人像与西域高昌回鹘供养人像相似,说明沙州回鹘与西域回鹘既有文化上交流的密切联系,又体现生活习俗上的相融;将回鹘民族的服饰与中原、中亚、西亚等地区的服饰相比较,又不难看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这说明了回鹘服饰与中原、中亚、西亚等地服饰的相互影响和渊源关系。

  • 标签: 敦煌壁画 沙州回鹘 高昌回鹘 中原服饰 西域服饰
  • 简介:本文从图像学和图像义理的角度,依序从经典、义理、造像仪轨、图像比对等,对敦煌现存的几个遗例加以细部考据,希望寻得其中的发展脉络。发现了它们呈现一种既有传统可遵,又有个别时空差异的丰富变化现象。其发生和演变的过程,显然是与吐蕃占据敦煌、归义军重奉中原有关,成为敦煌佛教文化转型的象征载体之一!

  • 标签: 敦煌石窟 卢舍那并八大菩萨曼荼罗
  • 简介:敦煌石窟保留下来的北魏时期洞窟与写经较前代大大增多,石窟画塑极其精美,与同时代中原佛教艺术相比也毫不逊色。本文认为,敦煌在北魏时期具有较高的军事地位,北魏诸州置三刺史制度(宗室一人、异姓二人)是一些北魏宗室成员活动于敦煌和写经流传到敦煌的重要原因,因此敦煌北魏佛教艺术与中原地区佛教艺术保持一致。

  • 标签: 三刺史制度 元荣 《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