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对辽东文化生态保护区内的文化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个案分析,提出辽东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过程中应避免两个认识误区,即文化遗产保护并不等同于文化生态保护和文化生态保护不是一项孤立的文化保护工作;认为辽东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要实现对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就需要重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以此营造一个多元文化平衡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从而有利于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同时也可为辽东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最后从文化整体保护视角提出了辽东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策略。
简介: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建设与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整体性保护和维持可持续性保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山东省梁山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区域,是中华武术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设立"水浒武术文化生态保护区"对于传承、弘扬这一地域性优秀传统文化,维护文化生态平衡,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综述法,在对山东省梁山和郓城等地区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探讨了设立"水浒武术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思路,有利于推动山东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简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特别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的颁布及其近期建设规划的实施,使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十三五期间保护区非遗保护工作走向新水平.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制度和机制的建设与完善,是解决目前保护区中存在的问题的有效途径.
简介:利用2009年和2011年分辨率为10m的法国SPOT卫星和日本ALOS卫星遥感资料,以ArcGIS9.3软件ArcMap模块为平台,采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对辽河保护区地类特征进行提取,并监测分析保护区生态恢复状况。结果表明:2009年保护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旱田、芦苇型湿地和水域为主,三种土地类型所占比例为72.9%;2011年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水域、芦苇型湿地和草地为主,三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例为62.9%。2011年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旱田大幅度转出,转化为水域、草地和林地,与2009年相比,耕地显著减少,植被覆盖度增加了15.4%。
简介:摘要:以某项目渡槽为研究对象,对渡槽临近河道生态保护区基坑开挖方法进行论述,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对生态保护区造成破坏。
简介:我们已经幸运地跨入了21世纪,享有着人类在漫长的文明里程中所创造的前所未有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与此同时也应负有保护、优化我们生活的共同家园-地球的历史责任。这个话题并不新鲜,却比较沉重。因为以工业革命为起始的人类现代文明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由于缺少自觉的环境意识-忽略了自然生态保护,我们确实付出了过多的代价,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遭到了大自然不同方式的报复。于是,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发出了“为地球减负”的呼吁-关注自然生态保护,旨在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响亮地倡导“维护地球的文化色泽”-关注文化生态保护,旨在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促进相互间的交流。遗憾的是,它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或仅停留于抽象概念的认识),这正是本文想要着重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