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大约260万,约占总死亡比例的45%。其中血管斑块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因素,分析血管斑块的形成原因,了解血管斑块的病理变化因素,弄清药物对血管斑块的质变影响,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血管斑块 形成原因 治疗措施
  • 简介:2002年,在内蒙古的集宁古城,出土了一批瓷器,数量非常大,其中完整的或者可以复原的,有文章介绍说是4800多件,有文章说是7000多件。虽然数字并不统一,但对于出土器物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是大家都认可的。这些出土的瓷器,基本上都是盘、碗一类的实用器,专供陈设的艺术瓷并不多。

  • 标签: 随笔 斑块 出土器物 内蒙古 瓷器 文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心脑血脉宁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斑块内血肿、斑块内新生血管成熟的影响状况。方法采用主动脉球囊中皮拉伤术和高脂饲料喂养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把实验中所纳入的90只兔分模型组30只,心脑血脉宁组30只,假手术组30只,时间为15周,处死后,在其腹主动脉给予苏木精-伊红染色处理,观察其新生血管构成,计算出斑块出血量,检测免疫组方式为源性血小板生长因子表达。结果对比假手术组与模型组PDGFR指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模型组与心脑血脉宁组PDGFR指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脑血脉宁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斑块中血肿得到减少,对新生血管成熟有促进作用,机制可能和PDGFR表达上调存在关系。

  • 标签: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新生血管 心脑血脉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软脉化斑汤临床用于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5月-2020年4月期间在宁南县人民医院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对照组用西药治疗,实验组用西药和软脉化斑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脉化斑汤临床用于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的效果较好,促进病情发展,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 标签: 软脉化斑汤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血管内皮损伤、脂质代谢紊乱等。超声检查技术在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准确评估斑块的形态和特征。颈动脉斑块与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针对颈动脉斑块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本研究的结果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标签: 颈动脉斑块 超声检查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测量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平滑肌细胞及巨噬细胞含量,为控制斑块易损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新西兰雄性白兔8只,制作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处死取出腹主动脉,测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厚度,并计算纤维帽的厚度与脂核横截面厚度的比值;测量斑块平滑肌及巨噬细胞负荷;进行相应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斑块纤维帽厚度以及帽/核比值与平滑肌细胞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巨噬细胞负荷均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平滑肌细胞及巨噬细胞负荷会造成斑块形态学改变,从而影响斑块易损性,造成斑块不稳定。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巨噬细胞 平滑肌细胞 易损性
  • 简介:1临床资料患儿男,12岁。主因双耳廓丘疹2年余,于2011年7月8日就诊。2年前,患儿双耳廓无明显诱因出现数个粟粒大白色丘疹,偶有轻度瘙痒感。此后皮损逐渐增多融合成斑块状。追询病史,患儿无冻疮史及外伤史,无局部用药史,无家族史,但有经常性自行揪扯双耳的嗜好,发病后未诊治。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双耳廓内侧及外侧皮肤均可见浸润性淡红色斑块,其上散在分布

  • 标签: 粟丘疹 斑块状 耳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下肢股动脉斑块形成与颈总动脉斑块形成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1月到2012年11月因下肢股动脉出现斑块和颈总动脉斑块前来就诊的患者85例,并将所选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超声进行诊断,共46例。另一组通过常规性检查方法进行诊断,为对照组,共39例,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患者的下肢血管及颈动脉进行超声检查和诊断,测量血管的直径,并观察其是否有硬化的斑块存在。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85例患者中,均经过超声来进行诊断检查,其中超声诊断组在下肢股动脉、颈总动脉的斑块检查上准确率为95.36%、88.23%,高于对照组。结论超声诊断在下肢股动脉斑块形成与颈总动脉斑块形成以及治疗的疗效观察上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超声诊断 下肢股动脉 颈总动脉 斑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维超声(RT-3DU)血管斑块定量分析(VPQ)诊断颈动脉斑块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以76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共计颈动脉斑块84处,对其均行RT-3DU VPQ诊断和病理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RT-3DU VPQ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比较不同血管狭窄程度、不同斑块性质患者的RT-3DU VPQ诊断结果。结果: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RT-3DU VPQ诊断结果与其一致性较高(Kappa=0.755);颈动脉狭窄程度越严重,NWI值越高;易损斑块和稳定斑块患者的最大面积狭窄率、厚度以及体积等比较,(P>0.05),但是易损斑块患者的GSM值更低,NWI值更高,(P<0.05)。结论:采用RT-3DU VPQ对颈动脉斑块的性质进行诊断,能够准确的分析斑块的累及位置、血管负荷的变化情况以及回声强度。

  • 标签: RT-3DU VPQ 颈动脉斑块 斑块性质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管内膜表面温度差在判定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0只,给予球囊拉伤腹主动脉加高脂饮食喂养16周,建立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模型。存活的大白兔通过中国斑点蝰蛇毒和转药物触发,诱发斑块破裂以及血栓形成。行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和周围组织的表面温度差测定。结果16只实验兔顺利完成模型建立,在这些模型上共发现斑块24处。共进行54次斑块表面温度测量。14只兔有17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切片符合易损斑块的特征,共进行了37次测量;6只有7处符合纤维性斑块特征,进行了17次表面温度测量。易损斑块的表面温差水平为(0.94±0.25)℃,而纤维斑块的表面温差为(0.15±0.14)℃,两者有明显差异(P<0.01)。血管内膜表面温度差大于0.3℃识别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5%和85.2%。结论血管内膜表面温度差的测定有助于识别易损斑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第三代双源冠状动脉CTA(CCTA)及斑块定量技术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特征,并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斑块成分、斑块负荷及斑块易损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9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CCTA检查的498例冠心病患者(男296例、女202例),年龄33~87(63±9)岁。根据入组患者TyG指数的三分位数将其分为T1(最低组)、T2(中等组)、T3(最高组)。根据CCTA图像测量并计算病变冠状动脉的斑块负荷、斑块各成分体积和占比以及各组斑块CT易损斑块特征的出现比例。运用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3组间指标的比较,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的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T高危斑块的危险因素,最后采用ROC曲线评估TyG指数诊断CT高危斑块的价值并确定TyG指数的最佳诊断界值。结果斑块负荷、非钙化斑块体积和占比随着TyG指数的升高而增加(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yG指数与斑块负荷显著相关(回归系数=7.267,P<0.001)。斑块的CT易损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正向重构和低密度斑块及CT高危斑块出现的比例随TyG指数的升高而增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yG指数是CT高危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24,95%CI 1.533~3.523,P<0.001)。TyG指数预测CT高危斑块的最佳界值为8.43(灵敏度77.24%,特异度45.60%,曲线下面积0.645,P<0.001)。结论随着TyG指数的升高,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负荷增加,CT高危斑块的比例增高。TyG指数有望成为心血管疾病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简单而有效的预测指标。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桂枝茯苓天麻散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科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颈动脉斑块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给予观察组常规西药的基础上联合桂枝茯苓天麻散,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IMT、颈动脉斑块积分、血脂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中颈动脉斑块患者服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联合服用桂枝茯苓天麻散,能够显著降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颈动脉斑块面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脂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桂枝茯苓天麻散 颈动脉斑块 IMT 颈动脉斑块积分 血脂水平
  • 简介:摘要:利用Landsat8影像数据,提取了昆明市主城区内绿地空间信息;以昆明主城区为范围建立Fishnet渔网,将城市绿地划分区域;提取城市绿地的斑块特征,包括NDVI(植被归一化指数),绿地斑块面积,周长以及绿地板块的形状指数;结合Landsat8数据地表温度反演所得到的LST地温图和城市绿地矢量化得到的绿地斑块,通过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对城市绿地进行缓冲区分析,提取绿地的降温范围,并对其结论进行总结。

  • 标签: Landsat8 城市绿地 斑块特征 降温效应 空间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通心络胶囊在消除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中软斑块的作用。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选取65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划分组别,Ⅰ组30例接受常规基础用药,Ⅱ组35例在常规用药下接受通心络胶囊口服,连续治疗半年,并给予患者1年门诊随访,评估该两种方案对患者软斑块的消除情况。结果Ⅱ组接受治疗后的软斑块消除率、硬化斑块转化率各占20.0%和42.9%,相比Ⅰ组的3.3%和23.3%均显著提高,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治疗前,两组的软斑块体积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治疗后,Ⅱ组的软斑块体积为(57.52±6.48)mm3,相比Ⅰ组的(86.42±8.03)mm3显著缩小,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结论通心络胶囊对CAS斑块中的软斑块具有明显的消除效果,且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复入院率,值得加强推广。

  • 标签: 通心络胶囊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软斑块 干预作用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性质采用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19.1-2022.5收集病例样本,30例均需要颈动脉斑块性质超声检查,予以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结束超声检查24h内予以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病理诊断,评价不同性质血管斑块定量分析结果的差异。结果:易损斑块与稳定斑块存在统计学意义的为NWI、GSM,P均<0.05;无统计学意义存在的为斑块体积、厚度、最大面积狭窄率,P均>0.05。结论: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对临床诊断断颈动脉斑块性质具有重要辅助作用,有利于显著提高易损斑块诊断准确率。

  • 标签: 颈动脉斑块性质 血管斑块定量分析 三维超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作为筛查颈动脉斑块的新型技术,三维超声在临床及科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三维超声结合各种新型算法可有效评估颈动脉斑块负荷及其易损性。三维超声存在容积探头成本高、体积大影响探测角度等问题,尚未在中国广泛使用。文章综述了三维超声在评估易损斑块斑块负荷方面的优势,以期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颈动脉疾病 斑块,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检查 成像,三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