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产程标准对临床问题的管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04例产妇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AAA组和BBB组,每组n=52,AAA组采用旧产程标准,BBB组采用产程标准,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及不同时间点新生儿的Apgar评分。结果 BBB组产妇的潜伏期和第一产程时间长于AAA组,P<0.05;BBB组新生儿不同时间点的Apgar评分均高于AAA组,P<0.05。结论 产程标准的实施有效延长了产妇的产程时间,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对分娩管理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新产程标准 临床管理 产程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程标准对产程中临床指征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初产妇112例,随机分为采用旧产程标准的对照组(n=56)以及采用产程标准的观察组(n=56),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产状况和新生儿预后状况。结果(1)生产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分娩时间(5.1±1.3h)略长于对照组(4.3±2.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后出血量(423.6±11.4ml),产后感染率(7.14%)与对照组的(417.6±10.2)ml、(7.14%)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2)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达73.21%,高于对照组的48.21%,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0±0.6)分,略高于对照组的(8.6±1.3)分,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标准能有效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对母婴预后无显著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产程标准 临床指征 母婴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无痛分娩联合产程管理对产妇产程时间、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2022年9月-12月初产阴道分娩者40例,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无痛分娩(药物无痛分娩、非药物无痛分娩)和产程管理。对照组实施非无痛化分娩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娩结局自然分娩率85%,对照组自然分娩率65%(P<0.05),疼痛级别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分娩和产程管理有助于加快产程、减缓产妇疼痛症状,改变初产妇生产结局。因此可以在临床上对无痛分娩进行推广,从而提高产妇生产意愿,减少生产副作用。

  • 标签: 无痛分娩 新产程管理 初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程处理工作中将产程作为标准的具体方法以及对分娩结局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初产妇资料100例加以分析,根据随机法将所选病人实施分组,给予对照组旧产程标准指导产程处理,给予研究组病人产程标准作为指导,对比两组病人的分娩结局,将所得各项数据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总产程时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剖宫产率、产后发热率、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和旧产程对比,产程标准能够显著提升产程质量,改善初产妇分娩结局,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新产程标准 产程处理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程标准下总产程大于24h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我院产科经阴道分娩且总产程超过24h的产妇3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产科经阴道分娩且总产程小于24h的产妇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产程标准管理。观察并对比两组的产妇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结果:研究组产钳助产、产后出血、尿潴留发生率显著更高(P<0.05),两组产褥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阿氏评分、脐部动脉血PH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实施产程标准管理实践的过程当中,当孕妇总产程超过24h时不会增加新生儿发生不良结局以及产妇发生产褥感染的风险,但是会增加产妇发生尿潴留、产后出血及产钳助产的风险及比率。

  • 标签: 新产程标准 总产程 母婴结局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新旧产程标准与处理方法临床应用效果,以此评价产程标准及处理方法对母婴分结局的影响。方法取2011年3月-2016年9月先后就诊的我院妇产科的3164例待产孕妇为研究对象,1328例沿用旧产程即处理方法的孕妇为对照组,1836例采用产程及处理方法的孕妇视为观察组,组间比较母婴分娩解决以此评价产程及处理方法在临床分娩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剖宫分娩、会阴切开术、顺产转剖宫、催产素应用观察组孕妇例数分别为196例、154例、66例、206例明显少于对照组255例、163例、100例、353例(P<0.05)。结论产程及处理方法在产科应用能大大降低剖宫分娩率,尽量减少或避免产程干预,有助于提高母婴安全性。

  • 标签: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方法 临床应用 母婴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程标准实施以来,剖宫产指征变化,及对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剖宫产病历的临床资料及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两年在产程管理上,采用产程处理理念后,剖宫产病历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新旧产程的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对比分析4年来剖宫率的变化。结果旧产程实施中平均剖宫产率38.5%,产程实施后平均剖宫产率30.5%,剖宫产率明显下降。结论产程实施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可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

  • 标签: 产程 剖宫产 标准 指征
  • 简介:目的讨论分析产程标准在临床的应用效果及对产房工作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产程实施前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产妇5742例作为对照组,产程实施后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产妇5874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顺转剖宫产率、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顺转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第一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标准能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顺转剖宫产率,对新生儿短期无影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但随着产程时间的延长,对产房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 标签: 新产程 临床应用 分娩方式 新生儿窒息
  • 简介:<正>SonoVCADlabor(三维超声计算机辅助产程监测系统)是帮助您监测产程进展的好工具。目前,监测产程进展主要是通过医生将手指深入阴道内检查宫口来进行,这一方法具有高度主观性。作为对产程中的手动检查结果的支持

  • 标签: 产程进展 产程监测 监测系统 计算机辅助 三维超声 阴道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妇产程标准中第二产程时限延长对妊娠结局及母婴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2019年3月~2020年1月从我院选取50例单胎足月头先露初产妇作为观察组,观察第二产程时限大于3h为观察组,在同一时间从我院选取50例第二产程时限<3h的单胎足月头先露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妊娠结局和新生儿不良结局。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显著较低,阴道助产、中转剖宫产、产后出血以及会阴侧切发生率均显著较高(P

  • 标签: 新产程标准 第二产程时限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产妇分娩时采用产程标准管理下第二产程时长对其盆底功能与产程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共有150例纳入本次研究。按照产程标准分组,每组均纳入50例,对照组施以旧产程标准管理;研究组按照产程时间分成第二产程在2-3h与≥3h组,对其施以产程标准管理,重点分析产妇盆底功能指标。结果:在肌纤维强度方面,研究组第二产程时间≥3h组Ⅰ类与Ⅱ类肌纤维强度较2-3h组与对照组低;在肌纤维≤3级比例方面,第二产程时间≥3h组Ⅰ类与Ⅱ类肌纤维≤3级比例较2-3h组与对照组高,尿失禁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在产程标准管理下延长第二产程会影响产妇盆底功能,增加并发症的风险,需密切监测产程进展,有异常及时处理。

  • 标签: 新产程标准管理 第二产程时长 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产程管理下,第二产程时长对分娩镇痛初产妇母儿结果的影响。方法:研究按照初产妇的健康筛查标准,选取我院于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10月1日分娩的6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在应用产程管理的基础上,根据第二产程的时长将初产妇分成三组,A组时长低于2h,B组时长为2至3h,C组时长大于3h。比较三组初产妇的产钳应用率、剖宫产率以及并发症出现率的情况。结果:在产程管理下,A组在各项观察指标表现上,均优于B、C两组,因P值小于0.05,故具备基本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程管理下,随着第二产程的延长,产钳应用率、剖宫产率以及并发症出现率会变得越高,且分娩结果出现不良情况的概率也越高。

  • 标签: 新产程管理 第二产程时长 初产妇 分娩镇痛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产程管理自由体位方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使用自由体位待产的产妇200例作为观察组,使用传统方法待产的2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视觉模拟评分,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满意度指标。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新产程管理 自由体位方式 分娩结局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本研究称为产程标准)的实施对低危产妇母婴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并且采用产程标准进行产程管理的2066例低危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研究组。选取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在本院采用旧产程标准进行产程管理的2108例低危产妇纳入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孕龄等一般临床资料,以及分娩方式(经阴道试产失败转剖宫产术分娩、产钳助产和经阴道分娩),经阴道试产失败转剖宫产术分娩指征构成比,产后出血量及其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及窒息发生率。采用成组t检验,对2组产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身高、体重、孕龄),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等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Mann-WhitneyU秩和检验,对产后出血量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对于经阴道试产失败转剖宫产术分娩率、产钳助产率、经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发生率等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文号:2014年科研第(102)号],与产妇本人及其家属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2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孕龄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的经阴道试产失败转剖宫产术分娩率及产钳助产率,分别为27.4%(566/2066)与2.4%(50/206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7%(774/2108)与8.1%(171/2108),研究组的经阴道分娩率为70.2%(1450/206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2%(1163/2108),2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592、67.412、100.451,P<0.001)。③经阴道试产失败转剖宫产术分娩的指征构成比中,研究

  • 标签: 分娩过程 新产程标准 试分娩 产式 麻醉 硬膜外 围生期医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程助产护理服务模式对会阴切开率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是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接收的孕产妇,共100例,依据数字表法评价划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选择常规产科护理服务模式,乙组采用产程助产护理服务模式,观察两组孕产妇的会阴切开率、产后出血量与第二产程、产后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对应护理干预以后,相较于甲组,乙组孕产妇的会阴切开率明显更低、产后出血量明显更少、第二产程明显更短、产后疼痛评分明显更低,且甲组孕产妇的护理88.00%,乙组孕产妇的护理98.00%,P<0.05,则在统计学上具备意义。结论:对于孕产妇而言,通过给予科学有效的产程助产护理服务模式,可以降低孕产妇的会阴切开率,有效缓解其心理压力,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第二产程,获得更优的护理效果,在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新产程助产护理 会阴切开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产程助产护理服务模式对会阴侧切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2~9月收治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采用产程助产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的产后出血量、第二产程、会阴切开情况、产后疼痛评分和产妇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第二产程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新产程 护理模式 会阴切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