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战后初期,从1945年到1949年,短短四年时间,是台湾文学史发展过程中,少见洋溢“左翼思潮”的时光,同时也是“台湾文学”与“民国文学”初相会的时期。本文带入民国历史文化语境,指出在民国机制下“登台”的左翼文学,是战后首波“横的移植”,为台湾注入富于五四与鲁迅经验的“三民主义现实主义”以及“新现实主义”思潮;同时也将国统区和解放区的争议转嫁来台,因此台湾《新生报》“桥”副刊上的“新现实主义文学论争”,实质上正是民国机制的问题另辟台湾战地的讨论。同时,“台湾文学”自身也有对日治时期文学发展的“纵的继承”,因而与民国文学呈现出的左翼/异关怀,已有“阶级与省籍”“理论与实务”的分化。战后初期台湾文学与民国文学交锋的结果,实是二者各行其道,无论是合纵抑或连横,皆不可得。不过,“民国视野”至少为既有的台湾文学研究带来了三项新的可能:一是重新看待“桥副刊论争”的方法;二是关于省籍的问题,并非“本省/外省”的“人”的问题,而是更大的“台湾/民国”的“机制”碰撞结果;三是关于“中国”,因此有“民国/共和国”的区隔,以及深化讨论的可能。
简介:《国声报》“南光”副刊在雷石榆和吴忠翰的主持与影响下,秉承文艺大众化的办刊宗旨与现实主义的文艺观,强调通俗性与现实性,追求内容与形式的丰富多样,传承“五四”新文化精神,培养台湾青年一代与祖国思想文化接轨,致力于文学新人的教育与重塑,为光复初期台湾新文化的重建做出贡献,实现了当时台湾政治阴霾下的文化突围。
简介:新文化媒介人是在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新兴阶层,他们在追求情感探索和审美体验的过程中,以新的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促进了消费文化观念的转变,推动了文学艺术作品的商品化,逐渐模糊了文学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对日常生活审美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新文化媒介人诸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辩证看待新文化媒介人的文学艺术作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文学教化功能有待进一步强化等问题,可以为当下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为部分不健康消费文化观念进行正确导向,同时,有利于及时对文学艺术作品过度商品化带来的文学研究边界进行新的划分,并促进相关文学理论的批评反思。
简介:我们从不否认启蒙运动的伟大功绩,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启蒙之后的世界无论在文化上还是在社会实践中,已经显示出了启蒙运动中所蕴含价值观念的局限。其内在根源在于:其一,启蒙精神自身蕴含着欧洲文明危机的种子,在今天已经展现出来。其二,“时空压缩”与“网络社会”的出现,造就了超越地域与国家限制的金球化经济。因此,以现代的观念与原则去面对全球化问题,常常表现为一种文化滞后。实际上,无论是在现实还是在理论中,“新文明”已经开始萌芽。对此,马克思指出,这将是在经济社会形态终结之后,有别于技术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则进一步说明,新文明应以“互存共生为原则,构建以人、自然、技术、文化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另一种全球化。
简介:有关郑镇奎诗的研究非常多样,但是对于他初期诗的研究并不多,大多数评论家对于郑镇奎的初期诗的评论是,非常抽象和模糊不清。创作初期的诗,即其根源是诗人不想让人轻易理解诗的真正含义采用的散乱的表现手法。如果把表层含义视为“陌生”,深层含义视为“熟悉”的话,这时得到的感觉非常“怪异(Uncanny)”。本文以这种“怪异”的样态解释了郑镇奎的初期诗。初期诗的诗的主体一直想要逃避到想象界的理想社会但都以失败告终,诗的主体想要回去的幼年的故乡是不存在的,诗的主体依然感到很不安。诗的主体在陌生和熟悉的感觉中抗衡,但在资本主义产业化、势利的近代化秩序中是得不到自由的,因而不断地感到疏远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