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时下在煤炭行业,提起兖州矿务局,人们必然会想到高产高效和良性发展。尤其是煤价放开,煤炭企业走向市场后,很多企业跌跌撞撞,出现了生存和发展的严重困难,而兖州矿务局却似乎“风景这边独好”。进入90年代,兖州矿务局煤炭产量以年平均近百万吨的速度跳跃,生产规模80年代末还是全国20余家大型煤炭企业的“小兄弟”,如今已迈入行业前8名;1991年至1993年,逐年实现利润总额翻番,1993年创利税37370万元,在全国利税500强中的位次由1992年的209名上升到113名;1993年在前7年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保持0.5人以下的基础上,降到0.33人,进而至1994年8月5日,创出建局史上第三个安全生产1000万吨的全行业最高水平;继荣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之后,1994年又荣获全国企业管理“金马奖”、“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和“首批全国转换经营机制典型企业”称号。兖州矿务局是如何实现良性发展的?本刊组织这期特别报道,以探其源。希望能对1995年煤炭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有所启迪。
简介:一是确保人力投入。我们按照中央的文件精神,结合企业的实际,本着配齐配足的原则,对从事情神文明建设的职能机构和人员进行合理配备。全局党务、工会、共青团、侨联、女工委机构健全,专职人员配足配强。全局现有政工人员41名,占职工总数近2%.二是舍得花钱解决“四大难题”,即:读书难、就业难、吃水难、住房难等问题。近10年来,矿务局舍得花钱办教育,彻底解决了职工子女读书难问题。“八五”期间投入教育总经费287.86万元,比“七五”期间增加了10倍多。此外,投入260万元,又从联合国难民署贷款4.5万美元,建设欠隆江供水工程,既解决生产用水,又使职工用上了符合卫生标准的自来水。投资1300多万元发展多种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