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治疗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2例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急诊行彩超及KUB检查,根据病情进一步行CT和MRU检查后正确确诊,以膀胱镜、输尿管镜、经皮肾穿刺等微创技术对其进行急诊治疗,术后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尿量、加强护理,措施到位;配合检查BUN、BCr,评价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7例肾功能恢复正常,平均恢复时间7天,5例肾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者早期作出正确诊断,应用微创技术急诊治疗,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能尽快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其顺利恢复,最大限度挽救了患者的肾功能,为患者恢复健康提供保证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和分析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URL)治疗输尿管结石导致急性无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8例输尿管结石导致急性梗阻无尿患者接受URL,观察其结石的清除率和尿量、肾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8例患者中,成功碎石取石解除梗阻并恢复尿量及肾功能50例;结石返流入肾腔未能取出结石但解除梗阻恢复尿量及肾功能4例;严重输尿管狭窄并结石嵌顿术中转开放手术2例;手术失败并最终行肾造瘘解除梗阻2例;结石总清除率862%(50例),通过URL成功恢复肾功能及尿量占931%(54例)。结论URL治疗输尿管结石导致的急性无尿不仅操作简单、有效清除梗阻结石、快速恢复肾功能及尿量,而且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无张力性尿道中段悬吊术(TVT)术后留置导尿不同时间对预防和减少尿潴留的影响。方法2003年11月-2006年6月我院TVT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于术后24h拔除尿管。对照组于术后2h拔除尿管,观察拔除尿管后首次自行排尿时间、拔除尿管4-6h排尿后B超下测定的残余尿量及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拔除尿管首次自行排尿时间在1.3-3.7h,对照组拔除尿管首次自行排尿时间在1.6-3.8h,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B超下测定的残余尿量〈100ml43例,≥100ml1例。对照组B超下测定的残余尿量〈100ml36例,≥100ml6例,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有1例尿路感染发生,占2.27%,对照组无尿路感染发生。结论无张力性尿道中段悬吊术(TVT)术后24h拔除尿管可预防和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管理建立在无尿管骨科病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7例入住无尿管骨科病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建立精细化管理进行分组;对照组46例,采取常规的无尿管骨科病房管理;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建立精细化管理,包括规律性护理、注重服务细节、建立关爱链、人文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对比两组无尿管骨科病房的管理质量评分及对操作技术、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的满意情况;管理质量评分指标包括护士性格及特征、护理活动、操作前的准备和解释、护理环节及流程、环境评分。结果观察组护士性格及特征、护理活动、操作前的准备和解释、护理环节及流程、环境评分均较对照组高,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操作技术、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的满意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建立在无尿管骨科病房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管理质量、满意率,对于改善医患、护患关系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单孔胸腔镜辅助手术(VATS)术中无尿管留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的250例择期行肺楔形切或段切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5例。对照组围术期留置导尿管,观察组围术期不留置导尿管,比较两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自行排尿间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下路尿症状量表(IPSS)评分、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自行排尿间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IP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尿潴留、膀胱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尿路感染、尿路刺激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VATS手术术中不留置导尿管有利于提高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康复和舒适度。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袢利尿剂对终末期肾病(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无尿患者减轻容量负荷的效果。方法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92例尿量在50~100 mL的MHD患者分成三组,对照组A(25例,不用利尿剂),实验组B(34例,使用呋塞米片60 mg/d),实验组C(33例,使用呋塞米片120 mg/d)。研究开始前三组患者基本情况:原发病、年龄、平均尿量、血压、心胸比、血浆脑型钠利尿肽(BNP)、血尿酸值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透析间期和透析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肾性贫血及骨病、高血压、控制饮食及水钠摄入等措施三组相同,观察治疗期为3个月,终点事件为死亡及尿量持续>500 mL/d×14 d,比较三组平均尿量、平均透析超滤量、血压控制情况、心胸比、BNP、血清尿酸等指标。结果无尿患者顽固性高血压患病率54.4%高于有尿患者27.5%(P<0.001)。120 mg/d呋塞米对无尿患者4周内的降压、12周内的利尿效果明显(P<0.05),但4周后降压、12周后利尿效果较差(P>0.05);60 mg/d呋塞米对无尿患者仅1周内的降压、8周内的利尿效果明显(P<0.05),其余时间效果较差(P>0.05)。使用呋塞米对无尿患者减低BNP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独立于尿量的增加。120 mg/d呋塞米能降低心胸比例(P<0.05),但60 mg/d呋塞米则无效(P>0.05)。B组治疗后尿酸改变不明显(K=0.080,P>0.05),而C组治疗后血清尿酸有升高(K=2.739,P<0.05)。结论使用呋塞米对ESRD无尿患者能明显减轻容量负荷并因此减少心胸比、BNP等心衰指标数值,并随着剂量的增加能延长作用时间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