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发展,通过泛在网络、传感设备、智能计算等新型高科技手段,形成的更透彻感知、更广泛互联、更智能决策、更灵性服务和更安全可靠的时空信息云平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的一大主要目的就是要打破信息孤岛、促进数据融合、实现资源服务共享。本文以“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项目”为案例,介绍了该项目中时空信息服务规范化建设和时空信息服务共享体系建设的解决方案。
简介:摘要2014年4月,教育部公布《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多次提到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论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2017版的《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时空观念”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我们一线的历史老师如何才能在新情境教学中做好“时空观念”的历史教学呢?
简介:【摘要】只有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其进行准确解读,并理解其价值所在,进而养成同情之理解过去的自觉意识。笔者结合日常的历史教学实践,以具体案例对如何回归具体时空,准确定位坐标,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习者同情理解过去之自觉提出了如下主张:回到具体的时空,应回到具体的国情及世势中去;应回到时人的认知及观念中去;应回到时人的主观动机中去;应回到时人的思维习惯中去。供同行参考和批评。
简介:摘要土地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研究中国土地整治时空变化及未来发展方向,对发挥土地整治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中国土地整理、开发、复垦新增耕地面积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表明,2001-2008年土地整理、开发、复垦新增耕地分别占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的21.8%、63.2%和15.0%;土地整理新增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区域,土地开发新增耕地以西部和东部地区为主,土地复垦新增耕地在区域与年际方面变异性较大,没有明显的规律性;2001-2011年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加权重心逐渐向中国西部移动,2010-2011年与2001-2006和2007-2009年相比,向西移动的距离为769.59和603.44km;土地开发新增耕地面积加权重心在2001-2006年位于中国地理重心的北部和西部,且有从西部往北部移动的趋势,2007-2011年呈从东部往西部移动的趋势;土地复垦新增耕地面积加权重心移动的方向存在不确定性。基于以上分析,认为在中国进行生态建设和耕地面积基本稳定的背景下,应通过土地整治规划,减少土地开发项目,并在区域间合理布局土地开发项目,防止土地开发新增耕地面积加权重心向西部移动;土地整治应以土地整理提高耕地质量、建设优质农田为主;充分发挥土地复垦对局地的生态修复及建设作用。
简介: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法,通过对中国传统冰雪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梳理、现代冰雪运动在中国传播与普及的分析,就2022年北京冬奥会背景下东西方冰雪文化如何实现对话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研究认为,创造东西方体育文化融合的新篇章、构建现代性世界意义的冰雪文化、赋予世界冰雪文化新的内涵,为大众滑雪文化的兴起提供新的文化支撑以及提升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实现缘起于不同环境中的东西方冰雪运动文化跨越时空文化对话的最终目的。唯有如此,才能让更多人享受到世界不同形式冰雪文化的盛宴,才能让更多人亲身体验注重人性自然表达的中国传统冰雪文化,感受和欣赏注重人性竞技潜能展示的冬奥冰雪竞技文化。
简介:基于广西25个气象台站1958-2016年的气象资料,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法、Lee-Heghinan变异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法、R/S分析法和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对广西年日照时数、年平均风速、年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年平均气温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9年广西年日照时数、年平均风速和年平均相对湿度呈减小趋势,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表现出微弱增加趋势;各气象要素分别在1979年、1974年、2011年、2002年和1997年发生变异;各气象要素均表现出多时间尺度耦合的复杂特性,第一主周期分别为22a、29a、31a、26a和13a;各气象要素的Hurst指数均大于0.5,说明未来变化趋势将继续与过去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在空间上,广西年日照时数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年平均风速、年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年平均气温由北向南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