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塌房,又称塌坊,是古代供客商存放货物的场所。塌房发端于南宋都城临安,规模较大,便民利商,促进了南宋工商业的繁荣。明代南京设有塌房。明初南京塌房的设置,达到了增加税收、管理商业市场、稳定物价等目的。明初的南京,塌房是官方贸易体系的中心,促进了明初商业的恢复和发展,为明代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但由于迁都北京,加之权贵侵占和私置塌房、政府管理混乱等,南京塌房迅速衰落。

  • 标签: 明代 南京 塌房
  • 简介:近日,南京祖堂山发现一座明代中早期大墓消息,引起社会各方关注。一对能够证明墓主人身份的墓志被秘密运回南京市博物馆,虽然考古专家对墓主身份始终不愿透露一丝风声,但有关人士猜测这座明代大墓可能正是明代功臣郑和之墓。古墓的墓室总长约8.5米,宽约4.1米。古墓的券顶砌筑则十分讲究,为三券三幅式六层,也就是一层竖排砖下叠压一层横排砖,

  • 标签: 南京市 明代 郑和 墓主身份 博物馆 古墓
  • 简介:明代南京皇室藏书规模和数量远胜前代,在中国藏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朱元璋继承了历代帝王开国之初搜求前朝及民间遗书的传统,大力收集四方典籍。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六月,太祖攻克建康(今南京),即命有司访求古今书籍,藏之秘府,以资阅览。洪武元年(1368)十月,太祖下诏,收秘书监图籍,购求民间遗书。洪武二十三年(1390)又诏购遗书,福建布政司进《南唐书》、《金史》等书。

  • 标签: 皇室藏书 明代南京 文渊阁藏书 《永乐大典》 国子监 中国藏书史
  • 简介:南京明代功臣墓石刻是指葬于南京的明初洪武年间功臣墓之神道石刻,它代表了明代初期雕塑的艺术成就,具有时代特征。其规制按照明初礼仪制度而建立,按照人臣墓的形制雕凿石刻,象征地位、礼仪、镇墓和融入人们的祈望。在艺术特色方面,功臣墓石刻继承了唐宋雕塑艺术的特点,形体塑造上用几何化的简略手法塑造雄浑豪迈又略显稚拙的形象,同时局部刻画十分精细,于精巧中追求气势。在写实的基础上,注重石人和石兽的神韵,并具有装饰精美的特征,同时吸收了民间艺术自然朴实的特点。雕凿手法丰富,虽是按照礼仪制度修建,但与明代帝陵相比其表现上略显自由些。明代功臣墓石刻规制的形成和豪放风格的产生与明代初期的社会状况以及统治者个人爱好是分不开的。

  • 标签: 明代 功臣墓 石刻 艺术特色
  • 简介: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是为明初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朱元璋十分重视戏曲艺术的社会作用,设有教坊司,专司梨园乐部。另设有富乐院及花月春风十六楼,"以处官妓,缙绅宴集,用以承值"。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金陵改名南京,为"陪都"、"南都"。"海宇承平,陪

  • 标签: 南京地区 海盐腔 弋阳腔 戏曲声腔 南戏 朱元璋
  • 简介:<正>阶级社会出现以后,阶级斗争激烈的形式是武装斗争,为了打击敌人保护自己就需要建立城堡。南京地区最早的城是春秋时的越城、清凉城;前者在中华门外,依雨花台而傍秦淮河,后者在城西清凉山,踞山顶而控长江、秦淮河。现在的南京城是明初兴建的,周围长37.14公里(内围33.4公里),东西狭约5.5公里,南北长约10公里,约为二与一比。城基宽14米左右,高14—21米,顶宽4—9米,原有垛口13616个,是我国最大的古城,比法国巴黎城周29.5公里还长,也是世界最大的一个古城。今尚存19.08公里,大致还保持了六百多年前的规模。

  • 标签: 南京城墙 秦淮河 清凉山 石头城 中华门 雨花台
  • 简介:20世纪九十年代,有学者利用南京出土的明代宦官墓志,从宦官制度与南京寺观的建置着眼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但由于在基志史料的使用乃至研究方法上的诸多疏误,以至上述明代宦官基志本身所蕴含的重要史料价值几乎未被触及。本文在核对墓志原石的基础上,订正了早先墓志录文中的多处讹误,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史乘笔记对南京出土的这批明代宦官基志逐一进行了考释,为明初以郑和下西洋为标志的开放国策、包括金陵大报恩寺与湖北武当山宫观在内的诸多寺观的兴废、明代皇亲皇族的顽劣不法、正德初年宦官刘瑾等“八虎”的擅权专宠、明孝宗的身世传闻、明代宦官与朝臣的依附关系等一系列史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与认识。

  • 标签: 基志 明代宦官 南京出土 考释
  • 简介:范雄系活跃于明正统、景泰、天顺年问的中高级武官之一,曾参与镇压福建邓茂七农民起义一役。因属正统朝权倾一时的宦官王振的阉党,故范雄在正统年间因屡被迁擢而频繁见诸史载。范雄墓的考古发现,有助于探究明代墓葬形制的演变,而且对于检讨以墓志为代表的哀诔文所普遍存在的诸如隐恶扬善的局限性尤其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南京 范雄 王振 邓茂七
  • 简介:本文介绍了南京鼓楼西侧发现的一处特殊古代建筑遗迹,认为它与明初京师钟楼铸钟活动有关.并结合文献探讨了这处铸钟遗迹发现的重要意义及与南京钟楼相关的其他问题.

  • 标签: 明代 铸钟 遗迹 钟楼 《天工开物》 建筑遗迹
  • 简介:本文对明代全国规模最大的名妓聚居地——南京旧院的兴衰过程进行了历史考察与分析,提出了对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的官妓制的认识,并以期阐明《板桥杂记》的主题。

  • 标签: 旧院 官妓制 《板桥杂记》
  • 简介:南京城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明都南京的规划设计者刘基精通堪舆术(风水术),并将其用于宫城的卜地选址及南京城池的营建,而中国古代风水理论的哲学基础就是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周易》。以《周易》理论为视角,解读南京通济门船形瓮城的各种建筑意象。

  • 标签: 通济门船形瓮城 秦淮河 《周易》 明南京城的规划营建
  • 简介:<正>明代中叶是一个“天崩地坼”的时代,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许多显著的变化。而作为这些变化的外在释放形式就是社会风气的变革。这种变革,虽然在农村也可以找到它的踪迹,但更主要的还是在城市和市镇中进行的。南京是明朝的留都,又是江南地区经济重地,因此明代中期这里的社会风气转变十分明显。生活在此时此地的顾起元在他的《客座赘语》一书中,详细地记载了当时南京的社会状况,为我们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南京社会风气的明显转变是从正德、嘉靖年间开始的。顾起元借一长者之口说:“正、嘉以前,南都风尚最为醇厚。荐绅以文章政事、行谊气节为常,求田问

  • 标签: 社会风气 明代中后期 南京 顾起元 明代中叶 地区经济
  • 简介:《南方文物》2000年第2期所刊《南京邓府山明代福清公主家族墓》一文(下简称《简报》),集中报导了南京市博物馆于1998年6月在南京南郊邓府山先后发掘的明太祖朱元璋第八女福清公主墓及其子驸马舍人张杰墓。按,福清公主是明太祖朱元璋诸女中卒葬较早的一位,据《明史》卷五九《礼十三·凶礼二》:“永乐十五年……二月,太祖第八女福清公主薨,辍朝三日。定制,凡公主丧闻,辍朝一日。自初丧至大祥,御祭凡十二坛。下葬,辍朝一日。

  • 标签: 南京市 公主 福清 家族 明代 1998年
  • 简介:坊厢与字铺是明代南京的两类基层邻里组织。本文通过对坊厢与字铺的比较探讨这样两个问题:地方行政能否借助这些基层组织来对城市事务进行有效的管理?基层组织是否有利于培养城市居民的集体社会与政治意识?基层组织是否对应于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以及基层组织在制度上是否适应明清城市人口流动与增长的大趋势这两个因素不仅决定了各类城市基层组织的性质与功能,也是更好地分析明清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地方行政与城市社会关系的切入点。

  • 标签: 明代南京 坊厢 字铺 城市管理
  • 简介:一、墓葬概况1995年4月28日,南京市博物馆、江宁县文管会联合在东山镇腰二村将军山东坡,清理发掘了一座古墓。(图一)该墓保存完好,方向185°,系以俗称的“三合土”浇筑而成的明代墓葬,十分坚固。墓葬平面……

  • 标签: 南京市 明代 四川 右布政使倪阜墓 中国 文物考古
  • 简介:印象最深刻的是陆川对《南京!南京!》的定位,他说:“《南京!南京!》比《集结号》的战争场面还要多,希望越多人来看越好,这部影片就是部商业片。”

  • 标签: 南京 商业片 影片
  • 简介:有一对相濡以沫的老夫妇,生有6个儿子。60岁那年,老妇人去世,留下了老头儿一个人。此时,6个儿子均已成家立业,住在高楼大厦里。日子久了,邻居和亲戚朋友有了微词,兄弟几个聚在一起商量办法。

  • 标签: 明代 花瓶 老人 富贵竹 老妇人 反对
  • 简介:古代的各种选举制度均有得有失,科举制度不可一概否定。腊生君的状元研究是个系统工程,其第一大贡献在于还状元的本来面目,为科举文化研究廓清了道路,提供了范例;全书“奇谈”部分包含了许多可供研究的内容,不可等闲视之。明代部分修订后更加完善,“谱”的部分成就最大,看似简单,收集资料甚为不易;“奇谈”部分注重资料检择,努力正其视听,既有趣味性,亦不断给人以新收获。作者严谨认真,这套状元系列书多方面的价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显现出来。

  • 标签: 系统工程 本来面目 严谨认真 廓清 道路 提供
  • 简介:宋元以来,潮州的海上贸易活动已经十分发达,并在整个社会的发展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明初,朱元璋因张士诚、陈友谅余党勾结倭寇,行锁海政策,严禁人民私自进行海外贸易。后此诸帝继续实行这一政策,时常重申禁令。因而,自宋元以来潮州人民努力建立的与海外通商的传统,陷于停顿状态,未能再进一步发展。这一政策,对明代潮州的社会状况、经济结构,乃至文化风俗等等方面的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标签: 海禁政策 潮州 海上贸易 《永乐大典》 嘉靖 人口数量
  • 简介:明代中晚期城市园林的大量建造推动了明代绘画中以园林为表现题材的作品日益增加,成为明代绘画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明代园林画并不是简单的“清风朗月”、“小桥流水”的园林山水景观的再现,而是文人画家市隐心态的流露。

  • 标签: 明代 园林画 隐逸思想 市隐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