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明代是一个位尊而不允许觊觎政治的特殊阶层,不少在养尊处优、饱食终日的同时,沉溺于读书、写书、刻书中。因此,他们对丰富和发展明代的文献做出了不小的贡献。1.的著书公元1638年,明王朝建立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皇子封亲王'之制,陆续将其24子和1个丛孙分封到全国各地。后来,历代皇帝仿效之,又陆续分封了一些

  • 标签: 明代 藩王 著书 刻书数量 刻书内容
  • 简介:随着绝嗣等问题的出现,明代统治者以特恩的方式予以解决。但特恩数量的激增导致明代宗室危机日益严重。嘉靖、隆庆和万历时期王室试图通过完善继承制度来杜绝特恩。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特恩的发展,但制度的根本缺陷使特恩现象始终成为明代宗室的一大弊端。

  • 标签: 藩王 特恩 继承制度
  • 简介:明代府是明代社会一个特殊的政治和文化群体,对于明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在综合辨析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所掌握的文献资料,对明代府著作和撰述作了较为全面的钩沉、辑录和考释。

  • 标签: 明代亲藩 宗藩文化 藩府著述
  • 简介:<正>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政权。为了强化君主专制主义的集权统治,他先后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封,二是废相。朱元璋对他的子孙,采取“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的制度,目的是为了既能屏卫天子,又不至于“尾大不掉”,重蹈汉、晋封王的覆辙。然而历史的发展变化不象朱元璋所想的那样,在他去见上帝之后,建文帝开始削,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发动“靖难之役”,攻入南京,夺取了帝位,朱棣即明成祖。燕王朱棣发动兵变,表明了朱元璋的封,和君权高度集中的明朝政治是格格不入的。故

  • 标签: 桂林 藩王 靖难之役 文化 建文帝 朱元璋
  • 简介:全文主要依据考古调查、发掘记录对明朝封洛阳的伊、福王及其后裔作了一些考证和研究,颇具资料价值。

  • 标签: 墓志 明藩洛阳王 考古工作 明朝
  • 简介:福王朱常洵,《明史》有传。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一代孙,神宗朱翊钧第三子,母郑贵妃(1)得宠于神宗。郑贵妃曾数次陷害朱常洛,想废掉朱常洛的太子地位,使其生子朱常洵继承大统,因神宗顾忌臣下非议而作罢,但“爱屋及乌”,封常洵为“福王,婚费至三十万,营洛阳邸第至二十八万,十倍常制”,“下诏赐庄田四万顷”。据说朱常洵体重有360多斤,行走笨拙,李自成陷洛阳,奔逃不及,隐匿迎恩寺被捉处死。之后,福王的的王宫被焚,葬地不明,为史家留下了悬念。

  • 标签: 墓志 明朝 福王 朱常洵 遗址
  • 简介:彭州西北部高山和丘陵区,分布着明代宗室墓,为砖石墓葬;其规模大、堆土高、内涵丰富。这些墓在彭州诸多墓葬中占有突出的位置,有典籍记载和实物佐证。已知的有二郡王、二郡主、二县主墓等,为研究明代宗室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标签: 宗室 墓葬 藩王 明代 述略 西北
  • 简介:兴献是明宪宗之子、明世宗之父,特殊的身份,使其成为研究明代问题的很好样本。兴献在就时,拒绝了不满意的就地点,求得湖广安陆州作为自己的就之地,并获得丰厚的产。根据兴献这一个案,再结合明代其他的史实,可以看出,明永乐以后,拥有选择就地点的自主权。这一自主权是造成全国府不均衡分布的重要原因。兴献将钦赐产及其管理权与就地点结合在一起,使产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从兴献的例子,亦可窥见因产数量、管理权、管理程度上的差异所导致的明代财产极不均衡的状况。

  • 标签: 明代藩王 就藩地点 兴献王 安陆州
  • 简介:<正>靖江明代历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明史》所谓靖江“禄视郡王,官属亲王之半”的记载,并不能全面反映靖江所处的特殊地位。因此,笔者根据文献记载及对靖江王府遗址的实地考察,就靖江初封史实、规制情况和产生原因,试作探讨。

  • 标签: 靖江王 文献记载 实地考察 《明史》 遗址 特殊性
  • 简介:武进明代洛家族墓地的发掘,使我们对明代贵族的舆服制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出土的精美的丝织品衣饰亦反映了当时高超的织造工艺。

  • 标签: 明代 墓葬 王洛家族 丝织品 舆服制度
  • 简介:蕲春位于鄂东南,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厚。2015年浙江省博物馆特展"中兴纪胜——南宋风物观止"中展出的蕲春南宋罗州城窖藏金银器让人印象深刻。今年,浙江省博物馆继续与湖北蕲春县博物馆合作,汇集蕲春境内明荆墓出土的百余件珍宝,以专题展览形式在浙博展出。一、明代与荆明太祖朱元璋秉承"屏王室",洪武二年(1369年)四月,

  • 标签: 浙江省博物馆 明太祖朱元璋 湖北蕲春 金银器 王朱 摩利支天
  • 简介:《收藏家》杂志第15期刊载了署名文章介绍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禹之鼎李合作士禛小像》轴。细读后感到疑点甚多,现提出来商洽,以求方家指正。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禹之鼎李合作士禛小像》,纸本浅设色,纵95.5、横47.5厘米。画右下楷书"禹之鼎写照",钤"慎斋"朱文长方印。上部隶书题"渔洋山人三十九岁小景,华亭李补图并题",钤"介人"朱文方印。另有孙伯渊鉴藏印三方。裱边有清郑文焯(1856—1918,光绪元年举人)、沈秉成(1822—1895,咸丰六年进士)、吴大澂(1835—1902,同治七年进

  • 标签: 省博物馆 合作 康熙 辽宁 扬州 细读
  • 简介:"国本之争"是万历皇帝在位时期君臣争论的重要问题。万历二十一年,时任首辅的锡爵顺从了万历皇帝提出的"三并封",使朝中众多大臣质疑其谀君。而明朝当时正值大举出兵救援朝鲜之时,锡爵顺从"三并封"之提议有益于缓和君臣矛盾,为得到万历皇帝信任、赢得援朝战争并继续劝立太子打下基础,是因时之策。

  • 标签: 王锡爵 万历皇帝 国本之争 三王并封
  • 简介:明代散曲家磐的作品既有徜祥山水之间,陶醉诗酒之中的闲适咏物之作,也有关心民众疾苦、揭露讽刺反动统治、黑暗现实的愤世嫉俗之作。在诅咒黑暗的同时,他的散曲还流露出积极的人生态度。

  • 标签: 明代 散曲家 王磐 题材 通俗文学 文学评论
  • 简介:土木堡之变后,竑于午门率众捶杀马顺等人,打破了振专权以来群臣齐喑的政治局面,为其日后政治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诸史籍记述此事,细节不同之处应予考订。面对正统十三年的黄河大决口与次年军事危机引发的生民及漕运难题,竑全力赈灾,救民百万,千方百计提高漕运效率。虽治理河道建树未丰,但已无损其朝野上下清官与能臣的赞誉。竑总漕在漕运制度史上意义重大,改变了明初以来漕运总兵官主导漕运的传统,开创文官总漕的先河,并成功地将总漕官职制度化。

  • 标签: 王竑 明代 明英宗 总漕 文官
  • 简介:分析了明代前中期散曲大家磐的散曲创作,认为其散曲创作既有冲融恬淡之性、旷达幽默之怀,也有避世、用世之心。秀美的自然环境与独有的个性特点,将其散曲营造出一种清雅、爽丽之境,充斥着一种谐谑之趣,彰显出一种讽世之风。

  • 标签: 明代 散曲家 王磐 曲风
  • 简介:1955年,在山西省榆次市苏村发掘了明晋裕墓,墓主人为第十一代晋朱求桂。该墓的发现对于认识明末社会政治、厘清晋世系,以及订正《明史》等文献记载中的一些谬误具有重要价值。长期以来,该墓的材料都没有得到详尽披露。本文在整理出土材料的基础上,从墓葬形制、建筑构件、随葬器物等几个方面对该墓进行了简要报道,并对墓志内容作了一定程度的解读。依据墓志并结合文献讨论了三方面的问题:其一,解读朱求桂家世以及朱审烜的命运;其二,以晋裕为切入点探讨晋明代礼制的遵循;其三,对晋陵兆域进行梳理,在整理其分布地点与范围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晋陵与同在山西境内的代陵、沈陵兆域的异同。

  • 标签: 明代 晋裕王 墓志 晋藩王 兆域
  • 简介:<正>在省文化厅、武汉市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武汉市博物馆和武昌县博物馆参加并联合组成的考古队,于1990年夏至1991年初,对明代楚昭朱桢墓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获取了

  • 标签: 王朱 文物考古 博物馆 明代初期 武汉市 考古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