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正>访缅之前,我们了解到,缅甸的稻谷产量经过长期(一九七○至一九七七年)缓慢的增长(年增长率为百分之一点九)之后,从一九七八年至今,已迈出了一大步(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一年,年增长率为百分之十点五)。缅甸的稻谷种植面积与我国相近(五百十一万公顷),自然条件与我国相差无几,但一九八一年的产量却达到了一千三百九十万吨,高于我国。因此,我们急欲了解缅甸朋友是怎样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的。

  • 标签: 稻谷产量 缅甸 种植面积 自然条件 年增长率 灌溉
  • 简介:对在赣州市抽取的146个样品共137个品种的稻谷进行质量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品种的稻谷质量与国标优质稻谷标准存在一定差距,不同产地的同一品种稻谷质量也不一定相同。而迟不到高等级质量要求和同一品种不同产地质量不一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标签: 稻谷 品种 质量 标准
  • 简介:稻谷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粮食产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为了进一步推动粮食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规避稻谷价格风险,促进农民增收、强化宏观调控,开展稻谷期货交易是十分必要的。2006年3月28-29日,“大连商品交易所稻谷期货上市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来自中国证监会、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江苏省粮食局以及江苏粮食购销管理办公室、江苏期货经济公司的负责人与来自江苏粮油商品交易市场、江苏粮食集团、江苏粮油企业、南京财经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并围绕稻谷期货上市相关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 标签: 大连商品交易所 期货交易所 研讨会综述 稻谷 上市 南京财经大学
  • 简介:一、丰歉年的划分及代表点的选取(一)资料选用:本文取用1963~1988年全省及各地(市)晚稻单产和相应代表点的气象资料。(二)趋势产量分离:选用5年滑动平均方法模拟趋势产量。个别年份,通过调查分析,并参考10年调和权重方法的模拟结果,作适当调整。

  • 标签: 气候特征分析 代表点 浙北地区 气温日较差 平均雨量 雨日
  • 简介:江苏是全国稻谷主产区,2006年稻谷总产达362亿斤,其中粳稻产量约占85%,有300多亿斤,居全国第一;中晚籼稻约占15%。呈现出面积、单产、总产三增的态势。近期江苏稻谷市场呈现了“粳弱籼强”的格局。本文对2006年江苏稻谷的生产情况、后期市场形势作了简要分析,供参阅。

  • 标签: 市场形势分析 稻谷生产 江苏 预测 稻谷市场 生产情况
  • 简介:<正>实践证明,晚稻秧田采用抽行留苗,既不要拔秧再插秧,减少了返青期,争得了季节,又延长了营养生长期,提早成熟期,是夺取杂交晚稻高产的有效措施。晚稻秧田采用抽行留苗应注意如下几点:

  • 标签: 杂交晚稻 秧田 营养生长期 提早成熟 钙镁磷肥 幼穗分化
  • 简介:棉花、晚稻是我国农村的两大主栽作物。长江黄淮流域收获后一般在10月中、下旬,气温转凉,仅能播种晚茬小麦和早稻,经济效益极低。很多地方如鲁西北棉区、冀中南棉区干脆闲置一冬,翌年春种棉花,如何科学地利用这些闲置土地?这成了粮棉产区干部群众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菏泽高新农业科学研究所近几年开发的冬春一号甘蓝,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

  • 标签: 效益高 晚稻越冬 棉茬晚稻
  • 简介: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加快优质稻谷产业化经营步伐,提高农民收入和粮食经济整体效益,我们到浦北、灵山两县,对其发展优质谷生产的情况进行调查。  一、优质谷生产的现状  要了解优质稻谷生产的现状,首先要对优质谷的质量指标进行界定。最近国家颁布的优质稻谷的质量指标最低标准是:整精米率≥52%;垩白度≤50%;直链淀粉(干基)15—24%;食味品质≥7分。  根据上述标准,1999年浦北县全年种植的优质谷面积只有32462亩,仅占水稻总面积的763%,而其他质量较差的品种占的比例较大,其中特优63号杂交稻为12万亩,占早造水稻总面积

  • 标签: 优质谷 优质稻谷 生产情况 优质稻种子 粮食种植结构 质量指标
  • 简介:毫无疑问,在现代生活中,餐饮早已超越了果腹充饥的需求。吃得新鲜,吃得开心,已经成为了广大食客追逐的享受。在北京的餐饮市场上,更是可以时时感受到各种美味佳肴的时尚。目前,在北京南城龙潭湖畔的金稻谷火锅城就把一道流行于巴蜀的菜肴——冷锅鱼推向了京城食客。

  • 标签: 餐饮业 中国 北京 经营管理 “冷锅鱼”
  • 简介:当前,国有粮食企业面临着诸多困难,比较突出的应该说是粮食难销,库存大量积压,亏损不断增加。究其原因,既有社会粮源相对充裕,城乡居民消费习惯和饮食结构改变的客观因素,也有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的绝大部分粮食品种品质低劣,形不成竞争力,市场销路狭窄和经营手段欠灵活的问题。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我国的粮食生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之内,一直处于调整恢复之中,人多地少,生产力低下,种出的粮食不敷消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粮农的积极性得到释放,粮食生产有了长足发展,产量倍增。但是,由于基础太差,在80年代末期之前,我国的粮食供求起起伏伏,总体上看,仍然处于紧张平衡的态势。“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稳定压倒一切

  • 标签: 优质稻谷 形势变化 粮食生产 国有粮食企业 粮改 粮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