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合理用药以及不良反应。方法于2017年09月--2018年09月,针对接受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统计分析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类型,并探讨喹诺酮类药物合理应用措施。结果100例采用喹诺酮药物治疗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10/100),不良反应类型包括皮肤、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毒性反应以及肝肾毒性反应等,各自占比40.00%、20.00%、20.00%、10.00%、10.00%。结论临床应用喹诺酮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容易引起诸多不良反应,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根据药理作用,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来提高用药的合理性,进而确保药效作用充分发挥的同时还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治疗中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近几年在我院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和累及系统分布以及其临床表现。结果在此次研究中,共有6种药品涉及到药物不良反应,其中导致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大的药物是左氧氟沙星,达到了36.3%,加替沙星导致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小,为3.7%;给药途径中,通过静脉滴注氟喹诺酮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占比例最大,达到了52.5%,静脉注射的方式占比例最小,为13.8%;累及系统分布中神经系统发生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38.8%,血液系统所占的比例最小,为2.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必须充分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确定出最佳的应用药物和给药途径,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从而有效的降低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方法: 选择 2018 年 9 月到 2019 年 10 月期间到我院开具的 3000 张喹诺酮类药物的处方单,分析其中开出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和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3000 张处方中共有不合理处方 75 张,不合理处方占比 2.5% ,不合理用药处方的主要问题有药品选择错误、过度和过少用药、处方使用时间不合理、用药规格不合理,用药禁忌不合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有 304 张,占比 10.13% ,其中包括了神经系统反应、消化道反应、肾毒性反应、肝毒性反应、皮肤反应和血液系统毒性反应等。 结论 : 喹诺酮类药物 处 方 的不合理用药,本质上来说还是开 处方 的医生存在问题,因此要解决 不合理情况 ,必须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 为了降低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配药的药师要严格审核 处方 再拿药,避免不合理用药 处方造成对 患者的损害,提高 处方的 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层医院对ADR信息的利用,提升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通过回顾检测本院近五年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例,判断基层医院不良反应的现状;通过调查问卷、电话回访等方法,探究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整合信息分析数据,得出其对合理用药的指导意义。结果本院近五年内出现的不良反应颇多,但是呈逐年递减趋势;根据统计导致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颇多,主要是,患者本身体质问题、药物的刺激效果。医师用药方案及药量出现偏颇。结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才会导致ADR结果出现,若没有不良反应ADR出现率很低,利用ARD的信息监控,有助于更好地分析不良影响出现的原因和现象,以此来促进医师的合理用药。
简介:目的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中的合理用药及其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探究,更好的指导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使用。方法将我远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并发生不良反应的120名患者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观察药物的临床给药方式,分析患者在药物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高发年龄阶段,不良反应的高发系统范围。结果患者在41-50岁年龄范围的不良反应发生较多,且在药物使用中主要不良反应系统范围为皮肤系统及神经系统。患者在静脉给药时的并发症发生率较药物口服高。结论若要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将进行合理科学的使用,需要对药物的给药方式进行优化,同时要注意药物的使用禁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能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关键字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合理用药;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抗菌药物,该类药物抗菌种类多,抗菌活性强,在对应用泌尿生殖系统临床治疗及呼吸道肠道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1。但药物在临床的使用中,存在着使用方法不合理导致的药物相互作用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在过敏、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骨关节等部位。这不仅会对患者的药物治理效果产生影响,还会造成不良反应加深患者的痛苦。故我院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级临床用药方法进行探究,旨在对不良反应发生进行原因分析,并研究如何合理用药,研究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远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进行抗菌药物治疗的共计120名患者纳入研究,共计男58例,女62例,年龄为21-79岁,平均年龄为(42.5±7.2)岁,使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为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及莫西沙星、第四代加替沙星。患者对研究均已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2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统计患者在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情况、不良反应的类型及发生范围、药物使用状况、用药方法等数据进行分析1.3观察指标记录患者的临床药物类型,使用人群比例;记录患者药物使用类型对应的不良反应类型;2结果2.1人群占比在120例患者临床治疗中,不良反应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更多,且41-50年龄段发生概率较高。如下表1表1.不良反应的年龄性别分布年龄性别占比男女20-3011916.6631-4010815.0041-50201529.1651-6091318.3361-709814.1671+547.502.2不良反应表现范围例数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不良反应类型中国,皮肤过敏反应较其他系统更多。见下表2.表2.不良反应系统范围及临床表现统计系统反应类型例数占比皮肤皮疹、瘙痒、潮红6251.66神经系统头痛眩晕1512.50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胀1915.83心血管系统胸闷、静脉炎1310.83呼吸系统鼻塞54.16全身性发热65.003讨论氟喹诺酮药物抗菌谱广且体内分布广泛,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治疗的使用中,由于出现不良反应例数少、反应症状较轻而受医者用药青睐,但如用药不合理或未针对病症用药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导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上升。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神经系统药物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剂量的依赖性,主要有头晕、噩梦、困乏等症状,如有不良反应出现则应立即停止治疗。胃肠系统与肝胆系统环丙沙星有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症状,胃肠系统的不良反应最为常见。循环系统在左氧氟沙星河环丙沙星使用中,有心悸、胸闷、心慌等不良反应。血液系统长期或大量服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患者,血液系统会有白细胞与血细胞减少的情况,有乏力、低热,严重的有溶血性贫血等不良反应。运动系统氟喹诺酮类药物会对年幼动物的关节软骨产生损害,影响患者发育,故严禁18岁以下儿童使用。皮肤反应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后有光毒性皮疹出现,此反应春季为高发、女性患者多发,多在用药后几周内,症状在停药后症状消失。皮肤过敏主要发生在用药30分钟内,但可以通过口服其他药物治愈症状。经研究发现2,静脉给药的用药方式虽然能够实现药物快速融入血液,加快疗效,但在此种用药方式下,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最多,所以医者必须尽量使用口服用药方式,减少静脉注射方式使用次数。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时必须进行停药观察,并判断患者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根据情况采取相关措施。本次研究中,虽然加替沙星还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但结合目前其他国家的情况,还是要对加替沙星持有谨慎的态度3。综上所述,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途中,需要医者对各类药物的使用禁忌和不良反应等情况严格把握,认真分析患者过往病史,谨慎进行药物使用的选择,准确调整剂量,合理的临床用药,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参考文献1叶月华,许伟杰.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调查及临床合理用药的分析J.海峡药学,2016,28(2)261-262.2黄塘娟.120例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研究J.海峡药学,2016,28(10)269-271.3冯亚奇.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6)28-29.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及不合理使用该药物会导致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于我院就喹诺酮使用记录2000作为对象,分析不良反应、药物使用特点。结果:2000例患者中,32例患者发生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2%,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涉及胃肠道事件,如恶心、呕吐和腹泻、以及神经病变,其中,神经病变较多。结论:虽然在经验上,喹诺酮类药物通常足以在门诊治疗患者,但医生必须跟进患者,以确认治疗的有效性,并确保其抗生素疗程的完全完成;在有培养和敏感性的情况下,患者应服用更有针对性的抗生素,以便及时停止对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探究。方法:实验对象68例为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患者,分析其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提出科学有效的用药指导。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6月-2023年5月。结果:实验结果显示,68例患者中过敏反应共32例,泌尿系统不良反应13例,消化道反应15例,神经系统反应8例。其中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为47.06%。68例患者通过临床治疗后,病情恢复并出院,不良反应彻底消失。结论:造成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诸多,在用药期间以充分了解药物的使用禁忌证,并科学合理使用,确保用药过程中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