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综合治疗经验。方法通过对我院收治58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护理、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患者均能心情愉快接受治疗,治疗效果好,所有患者均治愈并满意出院。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后路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布氏杆菌病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27例腰椎布氏杆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24~77岁,平均55岁。病程3~18个月,平均9个月。术前、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orthopedicassociation,JOA)功能评分以及X线片、MRI影像学观察,评估该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27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术后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无复发病例,术前及术后3次随访VAS评分分别为(8.6±0.4)分、(3.4±0.7)分、(2.1±0.2)分、(1.7±0.4)分,JOA评分分别为(7.4±0.4)分、(11.2±0.6)分、(14.4±0.2)分、(15.2±0.4)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布氏杆菌可有效清除病灶、改善脊柱功能,达到满意临床疗效。
简介:为了提高鼠李糖乳杆菌在人体胃肠道传递中的活力,以乳清蛋白和低聚异麦芽糖美拉德反应产物为壁材,通过內源乳化冷凝胶方法制作微胶囊,并对微胶囊的包埋率和在模拟胃肠道中活性及释放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乳清蛋白与低聚异麦芽糖美拉德反应条件:加热温度85℃,反应3h,此时反应产物冷凝胶硬度最高(P〈0.05)。美拉德产物微胶囊的包埋率达到88.88%,与乳清蛋白微胶囊相比包埋率提高3.75%(P〈0.05)。经90min模拟胃液、胆盐处理后,微胶囊的活菌数为7.49lgCFU/g和7.17lgCFU/g,分别提高0.97lgCFU/g(P〈0.05)和1.17lgCFU/g(P〈0.05),鼠李糖乳杆菌微胶囊在模拟肠液中60min内可全部释放。结论:以乳清蛋白与低聚异麦芽糖美拉德产物为壁材的微胶囊,在胃肠道条件下可有效保护益生菌的活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所致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对策,为之后的临床治疗给予理论参考。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择取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10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药物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5例,参照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哌酮,或是舒巴特治疗,联合米诺环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5%,前者相较于后者具有极为明显的优势,满足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PDR-Ab所致呼吸机相关肺炎采取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治疗获得了相对较好的临床效果,该治疗方案在临床中可以积极扩大的应用范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泌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和纳入本院消化内科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均给予抗生素甲硝唑、阿莫西林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胃溃疡患者、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胃泌素水平的差异,并对幽门螺杆菌根除与未根除者胃黏膜好转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干预后,胃溃疡患者、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跟治疗前对比均显著降低,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胃溃疡患者胃泌素水平跟治疗前对比下降不明显(P>0.05),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泌素水平跟治疗前对比下降明显(P<0.05)。经干预后,幽门螺杆菌根除者胃黏膜好转情况明显优于未根除者,卡方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患者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提高,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可降低其检测值,但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发病机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促进胃黏膜屏障功能增强。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间诊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序贯疗法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三联疗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的根除率为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为12.50%,对照组患者为22.5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可以使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得以改善,而且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将节杆菌和芽孢杆菌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铅溶液中,并进行不同暴露时间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500mg/kg的Pb(II)处理会使节杆菌中的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产物——硫代巴比妥酸活性物质(TBARS)浓度显著降低(p〈0.05),而Pb(II)质量比变化对其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铅处理会使芽孢杆菌中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GSH质量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节杆菌的可溶性糖质量浓度、GSH质量浓度、SOD活性和TBARS浓度随暴露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芽孢杆菌的可溶性糖质量浓度、GSH质量浓度和SOD活性随暴露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TBARS浓度随暴露时间延长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CAT活性也表现出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铅处理对节杆菌和芽孢杆菌具有一定的胁迫作用,两种菌通过启动不同的抗性系统来抵抗外界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