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长期以来,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主要是从经济维度阐述的,几乎一切人类历史问题都试图从经济基础上加以说明,甚至包括共产主义这样的根本性原则问题。但就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批判了单纯从财产关系(也即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来解释共产主义。海德格尔已经认识到,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深度理论,有时间箭头,比萨特存在主义等更深入本质。相比之下,葛兰西真正推动了这一问题的深化,他明确指出,尽管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主义、历史经济主义有本质的不同,但只要其仍然植根于经济的基础,它就不可能是真正深刻的,为此葛兰西将历史唯物主义深入到无比复杂的文化维度,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哥白尼偏转"。如果说有什么是我们这个当代在现代性批判中最有价值的转变,这个转变正是从经济维度向文化维度的转变。
简介:本文认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集体意识大都经历了一个从兴起、衰落到重建的历史过程。在当代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道德虽然提出了集体高于个人的思想,然而由于只强调个人服从集体,没有给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以应有的地位,片面强调应尽的义务,使得义务与权利严重失衡,抑制了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后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此时人们往往过分强调集体对个人的工具性作用,即只有满足自己的欲望,才有价值;个人时刻所想的是能从集体那里得到什么好处,对那些没能在短期内给自己带来利益的集体,大多持拒斥的态度,集体不再是寻求人生意义所依存的地方了,集体主义道德的意义维度被遮蔽,道德认同感也大大降低。
简介:《巴黎协定》是第一个纳入人权法视角的国际环境法条约,其中涉及人权法的内容主要集中体现在序言部分。该协定呼吁缔约国要关注“健康权”“土著居民权利”“移徙者权利”和“发展权”等具体人权的保护,也对“气候公正”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回应。本文系统梳理《巴黎协定》序言中的人权内容及其法律地位,并探讨在新的国际环境法框架下进一步推进人权与气候变化的融合问题。鉴于当前国际社会正在进行关于《巴黎协定》的规则细化特别是遵约机制的具体规则的谈判,应该积极利用这一契机,在遵约机制的具体规则设计中把人权保护作为衡量缔约国遵约的必要元素,并在国家的自主贡献目标(INDCs)上纳入实体人权和程序性人权的视角,使人权法的语言与考量真正落实到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和适应性措施之中。
简介:美学意味着一种感性的分配。康德的去功利的审美判断,以理解力与感受力之间等级关系的中立化确立了审美维度的核心,即以一种审美分离为前提的平等的'歧见',由此带来新的感知世界的方式。此乃'美学的政治'。存在两种试图取消审美的政治潜力的伦理模式:其一是以'习性'为基准的社会学批判,其二是以'崇高'为中心的绝对他者原则。'政治的美学'则表现为'民主'政治乃一种'仿佛'的操作,是任何人之共同权力的平等展演。柏拉图式的共识性的'仿佛'导致了以社会分化为前提的伦理秩序的循环,德里达式的异质性的'到来的民主'则排除了人民主体的歧见力量。总之,为了强调美学的政治和政治的美学,一种蕴含了知识的美学的思考方式和话语实践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