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为了完善松嫩平原西部油田区盐碱化湿地中微生物生态学状况和生态功能研究,对松嫩平原西部6个油田区的湿草甸土壤中石油烃含量、有机质含量、总氮含量、总磷含量、pH、含水量、电导率以及土壤微生物平板计数和微生物群落BiologEcoplate代谢活性进行测定,揭示油田区湿草甸非生物因子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石油污染下的湿草甸土壤微生物数量和代谢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群落代谢活性随石油烃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石油烃含量为5603mg/kg时,二者都达到了峰值;石油烃促进了油田区湿草甸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使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增强,提高了微生物对底物碳源的利用能力;土壤其他非生物因子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群落代谢强度的影响各异;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代谢活性和多样性都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与土壤总磷含量呈负相关。
简介:本文利用100m连续样带上每个样方(1×1m2)中各土壤因子及地上植物的总盖度和生物量,根据地统计学思想,把样带上各样方内的实测值作为依赖变量(Zi),运用区域化随机变量理论(RegionalizedVariabletheory),求得各实测值在不同尺度(即样方间隔)上相对应的半方差值,做成双对数半方差图(Semi-variogram)获得分形维数。通过分形分析知:土壤各生态因子的相似性在一定的尺度范围,这个范围与植物被总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的相似性范围具有一致性。地上植物群落的格局规模与土壤因子的格局规模是相近的,这对植被格局成因分析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说明了土壤因子决定地上植被类型与状况,同时也说明植被对环境的反应是可信的。和以往的样方方差分析对比,分形分析在植被与环境关系的分析上,具有很好的优势。
简介:摘要: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但区域内分布大面积苏打盐碱地,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生产。本研究以松嫩平原典型苏打盐碱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深松处理,研究深松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深松显著降低了土壤pH和交换性钠百分比,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磷钾含量,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深松明显促进了玉米根系扩展,提高了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累积和玉米产量,其中深松30 cm产量提高幅度最大,较对照增产18.6%。深松改良效果与松深和松层次数密切相关,综合考虑成本和增产效果,建议每隔2年秋季进行30 cm左右深松。本研究可为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的治理和农业生产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