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近年来核安全设备事件频发,事件发生后对核电厂工程建设、核电设备采购单位、核电设备制造厂等都产生重大影响。不禁让人深思,核安全设备事件频发原因。主要是由于质量保证体系运转失效、核安全文化宣传贯彻培训不到位、操作人员按程序办事意识不强、规章制度不完善等。在新一轮核电工程建设中,核电设备质量对整个核电工程建设起到非常关键作用,如何减少核安全设备质量事件的发生值得思考。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8 mm微切口预劈核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E)治疗核性白内障的效果及其对角膜内皮细胞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12月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120例核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1.8 mm微切口预劈核PE治疗60例(预劈核组),采用1.8 mm微切口未劈核PE治疗60例(未劈核组)。记录两组有效超声时间、超声能量及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1 d及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全眼散光程度、角膜内皮细胞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预劈核组有效超声时间和超声能量明显低于未劈核组[(44.04 ± 8.93) s比(59.03 ± 9.98) s和(11.29 ± 1.08)%比(14.15 ± 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4.139和5.289,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术前1 d和术后1 d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劈核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明显优于未劈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全眼散光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劈核组术后各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例明显大于未劈核组,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和变异系数明显小于未劈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 mm微切口预劈核PE治疗核性白内障,可以有效改善术前全眼散光程度,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度更低,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8 mm微切口预劈核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E)治疗核性白内障的效果及其对角膜内皮细胞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12月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120例核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1.8 mm微切口预劈核PE治疗60例(预劈核组),采用1.8 mm微切口未劈核PE治疗60例(未劈核组)。记录两组有效超声时间、超声能量及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1 d及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全眼散光程度、角膜内皮细胞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预劈核组有效超声时间和超声能量明显低于未劈核组[(44.04 ± 8.93) s比(59.03 ± 9.98) s和(11.29 ± 1.08)%比(14.15 ± 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4.139和5.289,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术前1 d和术后1 d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劈核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明显优于未劈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全眼散光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劈核组术后各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例明显大于未劈核组,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和变异系数明显小于未劈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 mm微切口预劈核PE治疗核性白内障,可以有效改善术前全眼散光程度,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度更低,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更好。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了很严重的破坏,很多地区在发展时只注重了经济发展,却忽略了对于环境的保护。太湖蓝藻事件就是因为过于重视经济,而忽略了环境导致出现的生态问题。本文基于太湖蓝藻事件的发生,进行全面探析,针对事件中的重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引发了对于该事件的工作思考,希望今后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一起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和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后偶合死亡案例,为今后类似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置提供经验。方法:收集受种方、接种方、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等相关资料,对患儿接种疫苗后死亡事件进行调查。结果:调查诊断专家组结合现场调查、查阅病历资料和现场询问等方式,确定患儿接种疫苗后出现化脓性脑膜炎、严重脓毒症等疾病与预防接种无明确因果关系,属于偶合症。结论:预防接种前准确把握受种者健康状况及接种禁忌筛查,做到充分询问告知,做好“三查七对一验证”等核心制度,确保接种安全;出现预防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时,应及时救治,及时报告,配合调查处理,同时做好与家属、媒体的沟通,减少社会负面影响,使监护人能按照相关法律程序做好事件的救治、调查、取证、鉴定和补偿工作,维持预防接种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