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8 mm微切口预劈核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E)治疗核性白内障的效果及其对角膜内皮细胞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12月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120例核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1.8 mm微切口预劈核PE治疗60例(预劈核组),采用1.8 mm微切口未劈核PE治疗60例(未劈核组)。记录两组有效超声时间、超声能量及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1 d及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全眼散光程度、角膜内皮细胞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预劈核组有效超声时间和超声能量明显低于未劈核组[(44.04 ± 8.93) s比(59.03 ± 9.98) s和(11.29 ± 1.08)%比(14.15 ± 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4.139和5.289,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术前1 d和术后1 d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劈核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明显优于未劈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全眼散光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劈核组术后各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例明显大于未劈核组,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和变异系数明显小于未劈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 mm微切口预劈核PE治疗核性白内障,可以有效改善术前全眼散光程度,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度更低,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8 mm微切口预劈核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E)治疗核性白内障的效果及其对角膜内皮细胞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12月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120例核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1.8 mm微切口预劈核PE治疗60例(预劈核组),采用1.8 mm微切口未劈核PE治疗60例(未劈核组)。记录两组有效超声时间、超声能量及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1 d及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全眼散光程度、角膜内皮细胞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预劈核组有效超声时间和超声能量明显低于未劈核组[(44.04 ± 8.93) s比(59.03 ± 9.98) s和(11.29 ± 1.08)%比(14.15 ± 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4.139和5.289,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术前1 d和术后1 d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劈核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明显优于未劈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全眼散光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劈核组术后各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例明显大于未劈核组,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和变异系数明显小于未劈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 mm微切口预劈核PE治疗核性白内障,可以有效改善术前全眼散光程度,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度更低,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更好。
简介:摘要上橄榄外侧核为声源定位强度差线索信息的主要编码场所。虽然上橄榄外侧核内存在7种不同形态的神经元,但依据其功能学特点,学者们将此核团神经元分为两类:外侧橄榄耳蜗核神经元和主神经元。其中主神经元负责编码声源信息,接受来自同侧的兴奋性投射和对侧的抑制性投射。在发育过程中,兴奋和抑制两通路的优化同时进行,优化核团结构,使强度差的编码更加精确。当听觉被剥夺后,无论是单侧还是双侧,核团功能和主神经元形态都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声源定位的编码能力。本文将就上橄榄外侧核兴奋-抑制性信号整合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面肌痉挛患者面神经运动核团的兴奋性是否存在增高,从而佐证面肌痉挛的发病机制。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应用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的30例面肌痉挛患者,于术中监测其接受单脉冲刺激和多脉冲刺激时患侧、健侧的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FNMEP)的波幅、刺激阈值电压,并监测患者吸入七氟烷前后FNMEP波幅的改变。结果在患侧可以用单脉冲刺激诱发出FNMEP波形者有26例(89.7%),明显高于健侧(5例,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侧记录到的FNMEP波幅[(207.2±62.1) μV]与健侧[(180.2±55.0) μ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侧获得相应波幅的刺激阈值电压[(140.3±26.8) V]却明显低于健侧[(177.0±23.2) 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吸入七氟烷前及吸入七氟烷的0.5、1.0倍最低肺泡浓度时,患侧的FNMEP波幅分别为(207.2±62.1) μV、(133.0±36.5) μV、(70.4±40.2) μV,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肌痉挛患者患侧存在面神经运动核团的兴奋性增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面肌痉挛发病的中枢学说。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进行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术(SAH)后生活质量改善达最小临床重要差异(MCID)的独立预测因子。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收治的42例接受SAH手术的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并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18个月的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的评估,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达到MCID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42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SAH术后QOLIE-31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其中78.6%(33/42)达到生活质量改善的MCID标准。根据QOLIE-31总分,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的患者和无明显改善的患者,两组间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OR=0.081, 95%CI 0.009~0.728, P=0.020)、抑郁自评量表评分(OR=0.107, 95%CI 0.019~0.615, P=0.016)、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OR=0.143, 95%CI 0.025~0.806,P=0.025)及术后癫痫完全控制(OR=13.000, 95%CI 2.194~77.037,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最终的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对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达到MCID的独立预测因子为术前无抑郁诊断(校正OR=10.528,95%CI 1.195~92.783,P=0.034)和术后无癫痫发作(校正OR=9.669,95%CI 1.103~84.734,P=0.040)。生活质量显著改善达到MCID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9%和77.8%,模型总准确率为90.5%。结论术前无抑郁和术后无癫痫发作是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SAH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改善达到MCID的独立预测因子。对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在术前应注意心理障碍的评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制定核应急医学救援演练考核体系。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通过理论分析和专家咨询,确定考核体系,采用网上问卷调查学生对其的满意度。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用Matlab 6.5软件计算权重,授权问卷数据给SPSSAU平台在线SPSS分析学员对演练的态度与考核体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结果构建了多指标组成的核应急医学救援演练考核体系,得出了该考核体系各指标权重,其中综合素能、理论口试、个人实操及虚拟系统所对应的权重分别为0.108、0.557、0.280及0.054。同时,调查了学员对考核体系的评价,发现学员对演练的态度与考核体系满意度存在相关关系。结论本研究形成的核应急医学救援考核体系,为考核学员的知识、能力提供理论方法,有助于提高学员核应急救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