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公元6世纪中期,在地中海世界爆发了一次大瘟疫,由于当时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统治,后人因此称其为“查士丁尼瘟疫”。有关这次瘟疫的史料主要来自当时的作家普罗柯比。学者们一直怀疑他直接借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相关部分来描述这场瘟疫。我国近年出版的相关书籍也提到对普氏记载的怀疑。笔者认为,上述推论形成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直接认真地阅读古代作家的原文,缺乏细致的比较分析。本文将通过《战记》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相关史料的对比分析,确定普罗柯比对“查士丁尼瘟疫”的记载并非抄袭之作,而是其亲身经历的真实事件,进而说明“怀疑论”是不成立的。
简介:诗歌是非常独特的文学体裁,我们在欣赏诗歌时需要注意到的是诗歌所选用的意象和所营造的意境。意象是作者把感情寄托于一事物,而意境则是诗歌希望传递给读者的整体印象。在《美学原理》中克洛齐提到了艺术的整体性,他指出了:“艺术作品的不可分性。每个表现品都是一个整一的表现品,心灵的活动就是融化杂多印象于一个有机整体的那种作用。”中国的古典美学尤其重视意境的理论研究,中国古典美学认为“意境的基本规定是境生于象外。也就是说审美客体不应是孤立的、有限的象,而应该突破有限、孤立的象,由有限进到无限。”“境是象外之象,是有与无、虚与实的统一。”意象和意境是诗歌欣赏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如果说诗歌中的意象是作者借物喻情,那么意境则是诗人想要营造的整体的氛围和想要传递的终极内涵,因此意境的理解是诗歌欣赏的灵魂,是点睛之笔。
简介:<正>90年代伊始,在汉译法学学术著作的园地里,又增添一枝绚丽多彩的花朵,这就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一译《法学阶梯》)。它为了解和研究罗马法提供了重要资料。《查士丁尼法学总论》(TheInstitutesofJustinian)是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公元527—565在位)下令编写的一部法学教科书。当时,罗马帝国已日趋衰落,由于奴隶和隶农的不断起义和斗争,帝国已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为了巩固帝国的统治,恢复昔日强大的罗马帝国,查士丁尼接位之后,采取了两项有力的措施:一方面加强法制建设,继续其前任已经开始的法典汇编工作,另一方面大力扩充军队,强化国家官僚机构,对外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公元528年,着手编纂罗马历代皇帝所颁布的宪令,共编出10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