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尤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其中一部分应用氯吡格雷治疗患者由于对氯吡格雷反应性差而未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这就是"氯吡格雷抵抗"现象.近年通过对不同他汀类药物种类、药物剂量、联用时其他因素的干扰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直接独立影响个体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的反应证据不足,但这些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氯吡格雷抵抗机制及明确他汀类药物与氯吡格雷相互作用提供依据,从而指导临床医师及时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的用药方案,以避免恶性血栓栓塞事件发生,本文综述了他汀类药物与氯吡格雷的相互作用.
简介:目的:应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通过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比较,评价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等格雷类药物联合阿司匹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检索国内外中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CentralRegisterofControlled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CBM)、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收集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坎格瑞洛、沙格雷酯相互比较的用于治疗冠心病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Stata软件,应用间接比较的逐步策略,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文共纳入33项随机对照试验(RCTs),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70,95%CI:0.64~0.77,P〈0.001)。普拉格雷和氯吡格雷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OR=0.92,95%CI:0.84~1.01,P=0.487)。替格瑞洛和普拉格雷间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76,95%CI:0.67~0.86,P〈0.001)。结论:在冠心病术后预防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方面,替格瑞洛疗效最佳,其次是普拉格雷,最后是氯吡格雷。
简介: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一线用药,非常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在冠心病的初级和二级预防中,该药可减少急性冠脉事件、冠脉介入治疗以及其他冠心病终点事件的发生。它可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活性,使肝内胆固醇合成减少。在所有调脂药物中,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作用最强:可使LDL-C降低18%~60%,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5%~15%,使甘油三酯降低7%~30%。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门诊于2016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36例)2个组别。给予两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增加普伐他汀钠片口服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及6min步行距离变化。结果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6min步行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6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延长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冠心病患者PCT治疗后实施他汀类药物联合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资料为2018年1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70例经PCT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5例常规组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治疗,35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29%,显著低于治疗组患者的94.29%,组间差异明显,(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PCT治疗后实施他汀类药物联合替罗非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综合效果。
简介:摘要科学合理的使用安定类药物,充分发挥其良好的治疗作用,也不可忽视其毒副作用,应在较短时间内、治疗量范围内规范合理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