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植被覆盖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子,本文在对湖北省近16年来植被覆盖在不同类型区变化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植被覆盖在不同坡度、土壤、高程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规律,探讨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自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平均海拔高、坡度大的武陵山和秦巴山山地丘陵区年际变化NDVI相对值比平均海拔低、坡度小的江南和长江中游丘陵平原区要高,NDVl年际变化趋势增幅也较大,春、夏、秋三季的NDVI值变化幅度也相对较大。年均NDVI退化和改善的区域主要出现在坡度〈5°、高程〈500m的区域,退化的区域最主要是城镇及周边地区,改善的区域最主要是江汉平原等农作物主产区。
简介:在USLE/RUSLE中,降雨侵蚀力与地表植被覆盖度因子具有季节变化特征.本研究考虑到两者的时空耦合性,采用基于混合像元分解的计算-y法,得到了海坛岛不同月份的地表植被覆盖度因子C。值(第i月的地表植被覆盖度因子值)和不同地类的年植被覆盖度因子C值,为岛内土壤侵蚀预报和水保工作提供参考.对第i月的地表ND啊值与年C/Ci值进行分析,发现它们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两组线性回归参数.年C值与11月份的地表NDVI拟合程度最好,NDVIi与C1值的拟合程度好于年C值与NDVLi最后得到海坛岛通用的Ci值估算模型G=1.007—1.119-ND%,该模型的决定系数达到0.8,可用于计算岛内各月份的Ci值.
简介: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为探究拉萨市本地气候变化对植被覆盖度的关系,并找出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本文从国家气象局收集了2000年到2020年的拉萨市气候日数据(包括降水、气温、光照强度)为基础,利用美国地球观测系统计划中的EOS所携带的MODIS[1]传感器观测的250米的地面分辨率得到2000年到2020年的植被覆盖度,之后进行偏相关性分析得出气候单因子影响,在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2]得出各因素对降水的预测模型,本文以拉萨市为例。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对绿化面积与河道治理的力度不断增加,因为河岸植被的存在才能让河道变得更加的稳固、让河道的水流速与水流量得到保证,良好的河道植被的覆盖率才可以保障洪水来临时两岸的稳定。为了得出最优的植被覆盖种类分配与植被的覆盖程度对河道的稳定的影响,在实验中实验人员使用了自然的模型,在实验中人工的进行植被的种植,保证其种类与植被密度满足实验的要求,让实验在真正的河流边进行,保证实验的真实性。将植被的覆盖成都分为4个等级,每个等级的的差距为百分之二十。在实验中得到了如下的结论两岸都进行植被的种植对稳定性的保证好;植被覆盖密度大的情况下,河道内水流与河岸的稳定系数才能达到一个稳定值;
简介:为了解植被与坡面径流侵蚀动力的关系,通过野外模拟冲刷试验,研究不同处理条件下草类植被坡面径流的水动力学特性和侵蚀产沙规律。结果表明:植被完整程度的差异,对坡面径流的流速有显著影响。试验小区上坡面径流流速的大小顺序依次为:裸地小区(0.27m/s)〉铲草小区(0.24m/s)〉剪草小区(0.16m/s)〉原状坡面小区(0.1m/s)〉除草剂小区(0.08m/s),径流雷诺数也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植被越完整,径流运动所遇到的阻力也就越大;相应的坡面径流深也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径流含沙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各小区的径流含沙量都随试验进行而逐渐降低,植被结构越完整,径流舍沙率降低的趋势也就越明显,相应地径流输沙率也从最大裸地小区的400g/min降低到3g/min。
简介: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探讨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对于区域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重建具有积极意义。利用空间数据分析软件GeoDa和ArcGIS地统计分析模块,采用1998、2003、2008和2012年8月21日的SPOT—VGTNDVI数据代表黄土高原地区相应年份植被覆盖最大的时期,对黄土高原植被覆盖随时间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8--2012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经历了先降低后增加的过程,且1998、2003、2008和2012年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值均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关系,NDVI值冷点区的位置和范围均较为稳定,热点区变化较大,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山西境内。
简介:遥感技术已成为监测矿区生态地质环境变化的重要方法。以永定矿区为研究区,选择山地植被指数(NormalizedDifferenceMountainVegetationIndex,NDMVI),利用像元二分模型方法,对矿区山地植被覆盖度进行遥感估算,并利用热红外波段反演地表温度来研究矿区的热环境状况变化。结果表明,从2000-2014年永定矿区植被覆盖度呈显著提升趋势,平均植被覆盖度从68.23%增长到81.45%,但空间变化不均衡,矿区、经济开发区、村镇居民区等局部地区植被覆盖度降低比较明显。植被覆盖度与矿区热环境效应关系密切.回归分析表明植被覆盖度与地表温度之间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尤其2014年的负相关性更为显著,R2达到0.55。据此可预测,植被覆盖度每增加10%,地表温度降低0.3~0.8℃。因此,矿产资源开发将使植被覆盖度降低,并引起一定的热环境效应,导致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简介:摘 要:传统土壤水分测量手段在对大范围地表监测时会耗费较大成本,而遥感技术为大范围地、实时地进行土壤水分测量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其中,SAR技术因具有穿透性强、对土壤水分敏感等特性在土壤水分领域备受关注。使用SAR反演土壤水分时,主要受到植被覆盖和地表粗糙度两个因素的影响,当前主要方法是选择适用的植被微波散射模型以去除植被的影响,再选择适用的裸土微波散射模型,通过模型中后向散射系数、地表粗糙度和土壤水分之间的数学关系来反演土壤水分,以消除地表粗糙度的影响。
简介:摘要:旺洞-双济桥锰矿区是永州市环境破坏较严重的矿区之一,矿山环境治理迫在眉睫,生态修复责任重大。本文基于GEE平台,采用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分析矿区2010~2022年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规律。裸地面积由2010年的2.04km2下降至1.44km2,且不断向核心开采区缩小。低植被覆盖度的面积较大、变化较缓慢,且多分布在核心开采区的周围;中植被覆盖度的面积从2010年的15%增加至2022年的43%,西部和北部分布最多。高植被覆盖度由2010年的0km2增加至2022年的0.37km2,由零散分布在边缘地区向北部和南部不断增多。研究该矿区的植被覆盖及时空变化,可为矿区生态环境监测、修护以及矿区土地资源利用等提供理论参考及技术支撑。